智慧养老之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健康养老模式优化

2019-05-05 01:05韩彩琼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青岛市

韩彩琼

摘要:青岛市于2006年开始发展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经过十多年的摸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对青岛市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调查基础上,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青岛市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建议,以期给青岛市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提供有价值意见。

关键词:青岛市 智慧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059-02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增广贤文》中有言:“千万经典,孝义为先。”进入新世纪,人口结构老龄化形式严峻、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使得传统的家庭和机构养老面临严峻考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十一五”时期政府大力推行且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的新兴养老模式,能够有效连接社区、家庭和社会三方资源,实现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提供综合性服务。青岛市自2006年开始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仍處于初级阶段。

(2)研究目的及意义。当下,老龄化现象严重。通过此次实践的实地走访和调查,掌握城乡老人的基本现状,构建出城乡老人的基本情况,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更好地实现“互联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蓝图。同时基于构建的数据库和搜集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盈利模式、投资模式、法律问题的分析,探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模式优化。

(3)文献综述。社区养老基本原理由三大理论基础支撑,即需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福利多元理论。目前,在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方面国内外已有深入研究,主要包括:

第一,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现状。以青岛市为例,胡杰成(2017)整体养老服务业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与分析;王梅欣、殷婷(2015),李春松(2015)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现状进行调研。此外,田秋雨,梁赉(2012),陈鹏、刘宇、王敏(2013)分别以合肥市、深圳市、港澳台地区为例对日间照料中心进行了研究。

第二,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王锦涛(2016)调研了机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青岛市方面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5年发布了青岛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民政局于2014年印发《青岛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规范》的通知。

第三,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优化完善和新的养老发展模式的探索。陈欲晓(2014)提出了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商业化模式;刘翰林(2015)、母潮航(2016)分别提出了民间、社会资金投入;时小喻(2016)、杨贞贞(2014)均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新模式;马文科,文如泉(2016)构想出“互联网+养老医疗”;应世海(2015)提出智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二、调查过程

(1)调研小结。为了了解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及精神面貌,明晰社区养老所存在的问题,文化传播学院“智慧养老”调研团于8月3日至8月29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展开实地调研,并通过现场参与、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此次实践的实地走访和调查,掌握了城乡老人的基本现状,构建出了城乡老人的基本情况,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推进“互联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蓝图的实现。同时基于构建的数据库和搜集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盈利模式、投资模式、法律问题的分析,针对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健康养老模式的优化给出了对策建议。

(2)存在问题与原因。一是投资模式单一。目前青岛市的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兴建并支持运营的,对政府投资严重依赖,加大了政府财政的压力,而社区自身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照料中心的日常运作发展。二是盈利模式不完善。许多日间照料中心没有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盈利模式的不完善也制约了民间资本的投资,削弱了日间照料中心的活力。三是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照料中心目前难以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照料中心工作人员包括志愿者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足,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不能满足养老服务的要求。四是社区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认可度低。社区老年人普遍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了解不多,表示不愿意去照料中心,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

三、对策建议

(1)投资模式方面。第一,政府要加大投资,解决养老求大于需现状。政府投资是日间照料中心的主要经济来源,长远来看,要想提供高质量全面的服务,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第二,构建多渠道投资体制,充分引导和帮助社会团体、商业机构、境外资本等加入,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例如,本次实践前往的胶州市市南小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力量介入运营,运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第三,积极吸取民间资本,通过社会组织或企业,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通过采用竞争与互助体制,达到政府资源和民间社会力量的最优整合,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2)盈利模式方面。第一,应利用社会力量介入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使运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第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资金支持的是政府,而这一资金来源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制约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更新设备、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应引入民间资本,走上市场化发展的道路;第三,走市场化道路并不代表完全脱离政府,恰恰相反,政府仍然是资金的主力军,以防止资金短缺问题,应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中心资金使用机制,加强对各个日间照料中心所需资金的评估,投放相对应的资金,切实把每笔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去。[1]

(3)法律政策方面。第一,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及监督机制。积极借鉴日本、香港等地的优秀经验,在评估时引入保健、医疗和福利专家三方实现评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兼顾;评估监督机制包括事前和事后评估。[2]第二,完善顶层设计。由于受到国家立法限制,青岛市虽然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却只能在基本保险制度框架内进行改革,顶层设计制度完善迫在眉睫。第三,加强完善护理制度,加强地方试点探索和经验总结后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保障;在责任主体方面,目前青岛市的照料中心大多实现多元化主体,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照料中心主体对应法律责任,让养老机构组织、企业、个人能够充分发展。

(4)机构建设与养老体系方面。第一,提高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老年人服务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同时引进人才加快本地社工培养,外聘优秀社工或者外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对接高校资源,为对口专业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3]第二,按照实际市场需求对服务项目内容进行设计,通过试点试验的方法进行修改,另外,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经验,对服务内容进行分类细化并在提供的服务上体现专业化优势,获取市场竞争力。第三,政府应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行业规范,鼓励社会化资本力量加入养老体系,推动老年服务产业化,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完善养老模式配套措施。

四、结语

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智慧养老新型养老模式正处在新兴发展阶段。此次调研,团队已经取得初步进展,针对青岛市多处日间照料中心展开实地调研,并进行分析研究。面对青岛市日间照料中心低落发展的趋势,团队会继续在之后的时间对青岛市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实践,产生对比分析,并筹备建立服务基地,为智慧养老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龚艳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研究——以荆门市为例的养老产业PPP项目思考[J].荆楚学刊,2016,17(1):36-40.

[2]付舒.“互联网+”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构研究[J].现代交际,2017(24):3-4

[3]陈霜洲,李美华.智能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开发与推广使用[J].社区心理学研究,2017,3(1):86-100.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青岛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南昌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乌镇“智慧养老”引习近平关注
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