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结构及变迁机制

2019-05-05 08:28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年5期
关键词:戏迷黄梅戏剧团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我国戏曲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形成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元,繁荣于明清,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者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融合美术、艺术、音乐、声腔、地方方言、社会地理认知、个人情感、文化礼俗等要素于一体酝酿而成,自诞生之日就被打上地域特色的烙印,蕴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1],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多学科融合交叉已成为研究趋势。戏曲地理学是戏曲学与地理学的边缘学科,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其空间结构和规律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重现戏曲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和总体风貌,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丰富戏曲地理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

我国学者邓宏兵、吴述席、胡兆量、柴国珍等较早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分别研究了地理环境与戏曲的关系[2]、河南戏曲的地理分布[3]、中国戏曲地理特征[4]、山西省戏曲剧种文化地理[5],研究尺度大,对区域内的戏曲文化特征研究较笼统;吴康、方嘉雯、李蕊蕊等着眼于微观案例,基于文化扩散理论,分别对淮剧文化扩散和文化区演变[1]、秦腔文化扩散与整合[6]、南音的空间扩散与文化区演变[7]展开了深入分析,从微观视角剖析了戏曲文化扩散的动态情景。但鲜有研究从文化群体视角探究某一戏曲文化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戏曲文化群体空间结构变迁机制的探讨更少。

黄梅戏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随着“三进安庆、两入上海”,几经城市文化的洗礼和改造,两度与新兴影视媒体联姻,华丽转身,香飘海内外,成为演绎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2006年,黄梅戏被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振兴、改革、创新、发展出路探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8,9],夏玢从地理学视角初步研究了地理环境对黄梅戏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0]、黄梅戏文化区演变[11],但主要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流于现象分析,不够深入。基于此,本研究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出发,借助网络搜索、电话访谈、文献查询等多源数据,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分布特征、空间结构演变、扩张路径,揭示黄梅戏文化群体在空间上变迁的内在机制,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丰富戏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选择依据与来源

文化群体是携带某种文化基因和特征的人或群体,具有流动性特质,群体内部有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和语言[12]。本研究的文化群体主要有剧团、戏迷和戏迷协会三个群体:①剧团。剧团是戏曲创新、制作、排练、演出的职业化团体,在空间上是相对固定的中心地,是“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周边能形成自己的服务市场。剧团中的戏曲演员是戏曲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征的人”,是戏曲事业传承和创新的核心和精神支柱。剧团分为专业剧团和民营剧团,专业剧团具有文化创新能力,不断改编、创作剧目,而民营剧团不具备创新能力,直接把专业剧团的成果加以复制,临时搭班演出[11],所以专业剧团是戏曲文化传播和扩散的源头,选择专业剧团演绎黄梅戏文化时空变迁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剧团和演员是文化扩散的源头,哪里有观众市场,剧团便能生存下去,反之剧团所在之处就是戏曲文化的流行区。②戏迷。戏迷是戏曲的忠实粉丝和观众,是戏曲流布和演绎下去的重要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与电影传媒、互联网等的结合,戏迷群体的分布开始打破地域空间距离的限制,逐渐脱离文化核心区,进入新的文化土壤。③戏迷协会。为了加强各区域或城市内黄梅戏戏迷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自发成立的黄梅戏戏迷俱乐部或戏迷协会散落在异地他乡,以戏会友,增强戏迷对黄梅戏文化的依恋和认同感。因此,戏迷数据也是反应黄梅戏扩散范围和影响力的重要资料,可从戏曲视角透视人口空间流动的趋势。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①黄梅戏剧团数据。网络搜寻1952—2016年65年间剧团的成立与解散情况、剧团团址,数据来源于《安徽戏曲网》和电话访谈调查。②戏迷联谊协会数据。通过黄梅戏专家微博、戏迷微信、QQ交流群调查2016年全国戏迷协会会址和数量。

1.2 数据处理

本文将获取的剧团数据进行了统计分类,借助WOLFMAP和ArcGIS10.0软件将剧团进行空间可视化显示,选取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1984年(文化繁荣鼎盛时期)、2000年(新旧世纪交叉点)和2016年5个节点,与我国地级市行政区划图叠加,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时空演化特征和规律。

1.3 研究方法

最邻近指数:最邻近指数是判别空间点要素的分布形态的典型方法,公式为[13,14]:

近邻比(NNI)=实际平均距离(D0)/预期最近邻距离(DE)

(1)

(2)

式中,di为第i个个体与其最近邻点之间的距离;n1为个体数;n2为每个种类的点数量;A为研究区域面积。NNI接近1,服从随机分布;NNI<1,为集聚分布;NNI>1,为均匀分布。

2 1952年以来黄梅戏文化群体动态变化特征

黄梅戏专业剧团从无到有,从5个增加到53个。黄梅戏剧团数量年际变化见图1。

图1 1952—2018年黄梅戏专业剧团年际变化

透视着黄梅戏历史发展兴衰史诗和动态格局。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仅有5个剧团,1952年的上海华东汇演让黄梅戏迅速成名,剧团纷纷成立,出现了第一个小高峰。1966年,国内主要矛盾和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戏曲文化事业一度陷入低迷,文化群体逐渐萎缩。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进入了文化发展大繁荣时代,文化市场百家争鸣,各大戏曲争相成立剧团,1984年黄梅戏文化剧团数量高达53个,迎来发展的“第二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国内文化走出国门香飘海内外,外来文化亦极大地冲击了本土文化的市场,戏曲市场受到沉重打击趋向萎缩,迫于生存危机剧团纷纷解散。黄梅戏发展进入瓶颈,面临着发展与改革、保护和传承两大难题,日渐衰退。

3 1952年以来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演化特征

3.1 剧团空间分布特征

借助ARCGIS10.0软件并选取1952年、1966年、1984年、2000年对黄梅戏剧团和流行区进行可视化表达,见图2(2018年与2000年变化不大)。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黄梅戏剧团空间集聚性特征黄梅戏剧团空间结构特征(表1)。

图2 黄梅戏文化区空间结构变迁

表1 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分布特征总结

从表1、图2可知,1952—1984年黄梅戏文化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其中,1966年的集聚程度最强,集中分布在安徽省;1984年影响范围最广,扩散到十几个省份,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剧种。专业剧团的集聚程度与影响范围变化趋势一致,总体扩张路径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东至上海,北至山西,南至福建。同时,为了扩大黄梅戏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一些剧团被组织选派到边缘地区扎根展演,形成了西藏、山西、山东、福建等“文化飞地”现象。从时空分布看,黄梅戏群体最初落脚于怀宁县,发展于安庆市,盛行于安徽,成名于上海,其空间路径大体上沿长江流域这一水运交通要道不断向东扩散,沿途选择合适的城镇安定下来,并寻找人流量多的城镇区位作为固定演出场所,成立专业剧团,成为重要的传播源和文化核心,这些城镇均位于长江两岸地区,在空间上形成典型的点轴结构。受当时社会经济的限制,交通可达性差,长江是重要的水路交通线路,华东地区作为全国繁华地带吸引着文化群体顺长江而下,华东汇演的一举成名奠定了雄厚的观众基础,由此沿长江向南北两个方向蔓延逐渐流传开来,黄梅戏文化群体足迹不断向周围延伸,形成以长江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的缓冲带区。

1985—2016年黄梅戏文化分布范围从边缘区向核心区和外围区萎缩,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渐被山东吕剧、国粹京剧、江浙越剧、无锡锡剧赶超,此时黄梅戏文化群体主要聚集在皖鄂赣交界地区,剧团经过整合改编分布在安庆、黄冈,黄冈成为黄梅戏文化群体的又一根据地,主要是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黄冈致力于振兴乡音黄梅戏,提出将黄梅戏请回“娘家”[15],高度重视黄梅戏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黄梅戏入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庆和黄冈是黄梅戏保护区,文化区形成了两个核心区,即“安庆—黄冈”双中心结构。从扩张路径看,从东、北、南三个方向扩张,整体向东和南北方向缓慢推进。由此可见,戏曲扩散的空间结构存在着一般规律,从最初的点轴模式逐渐演变为带状,最终形成稳定的双中心结构。

3.2 戏迷空间分布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黄梅戏在改革与守旧的路上徘徊前进。由于前期的戏迷资料难以查询获取,1952—2000年评判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格局的指标只能依靠剧团数据。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戏迷携带着黄梅戏的基因迁移到全国各地,成为活跃在各大城市或地域中的文化群体之一。本研究通过网络搜寻、联系黄梅戏联谊负责人获取黄梅戏戏迷协会的数量和位置,获取最新数据,利用ArcGIS10.0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经最邻近指数分析和检验,邻近比=0.77,表明戏迷在空间上服从集聚分布形态,集中分布在安徽、湖北(图3)。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空间的频繁流动和迁移,大多数人为了工作或学习离开本土,会将自己的乡音乡曲带到新的城市,戏迷们为了心中共同的乡土记忆和戏曲情结组织在一起,寻找内心的归属感,成为黄梅戏立足于城市的突破点,也是扩大黄梅戏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群体,使黄梅戏群体分布不再局限于皖鄂赣周边,遍及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湖北、江西、湖南等18个省(市)的大中城市。

图3 黄梅戏戏迷空间分布

4 黄梅戏文化群体变迁机制

通过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时空特征可知,文化群体空间结构是由社会、政策、距离、观众市场、交通、经济等多元化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黄梅戏文化是流播于皖鄂赣区域的乡间小戏,其唱念白和声腔都已融入了当地方言、腔调等要素。由于地域文化的根植性和距离衰减理论,远离黄梅戏文化核心区的文化受众面小,当地人们对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大大降低,对这一文化产生排斥现象,文化群体的空间展演难以为继,这是文化群体空间变迁的重要理论基础所在。基于这样的前提,文化群体的空间变迁受到区域吸引、环境、交通可达性、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

4.1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群体所在的自然、生产、生活、文化等环境因素,环境不仅影响文化群体的迁移和流动,还关系到戏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如歌风盛行的黄梅县成为黄梅戏发源的摇篮,“百戏之乡”怀宁县戏曲之风浓厚为文化群体专注于戏曲创作和革新提供了良好的展现舞台,吸收当地的戏曲艺术的养料,孕育了黄梅戏文化的成长。另一方面,文化群体周边的自然环境一旦突然改变,迅速打破了人们原来生活的平衡状态,迫使文化群体离开原地向周围迁移扩散,融入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圈层,促进了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因此,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浓厚的文化环境为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而自然环境的灾变事件又刺激了文化群体在空间上的变迁和移动。

4.2 区域引力

逃荒的灾民、艺人、演员等文化群体的每一次向外迁移,大多会选择人流量大、消费市场广阔的城镇落脚。这是因为与经济落后的区域相比,经济繁荣地带集聚了大部分经济、财富、资源、人口等,地理位置优越,不仅集聚了大批剧目、专业的人才和民间演出团体,且观众市场规模大,拥有广阔的演出市场和可观的收入,为文化群体规模的壮大和表演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当今,戏迷这一文化群体为了工作、学习等目的在空间上的流动更为频繁,在远离黄梅戏文化本土的地域凝聚了大批戏迷,成为大城市重要的文化携带群体。

4.3 交通条件

文化群体的迁移离不开交通工具,“南船北马”是文化群体早期克服空间距离的基本交通方式。由于皖鄂赣地区不开阔的地貌形态,山川成为文化群体向外流动的天然屏障,大大限制了其空间活动范围,只能沿水路交通线向外迁移,流播范围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区,难以深入山区地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趋于多样化,自从改革开放后,文化群体的足迹遍及全国甚至走出国门,这都得益于交通可达性的大大提高。

4.4 政策制度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黄梅戏是扎根于农村的乡村小戏,弥补富足物质生活的精神需求,表达劳动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自由、爱情的渴望,但在统治者眼中被视作“淫戏、伤风败俗”。黄梅戏被冠上污名,曾一度被禁止传唱,抑制了文化群体规模的扩大。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梅戏得到大力支持,文化群体日益扩大,曾发展到巅峰时期。但受改革开放和国际大发展潮流的复杂影响,国内文化呈多元化,外来娱乐文化、网络文化迅速侵占了年轻群体市场,观众市场的萎缩让剧团步入生存绝境,黄梅戏发展和传承该何去何从成为当前最大的难题。由此可见,社会的制度和政策也会对文化群体的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黄梅戏文化群体变迁是基于文化根植性和距离衰减规律理论,并由社会环境、区域引力、交通可达性、政策制度等要素共同驱动形成的(图4)。

图4 黄梅戏文化群体结构变迁机制

文化根植理论和空间距离衰减规律是文化群体迁移和延伸的理论基础,无论空间范围和距离如何作用,文化群体均与原始土壤保持着天然的联系,以原始地域为核心区。生存环境一方面为文化群体实现主动的内在融合,另一方面实行被动的迁移扩散;区域引力作为拉力因素吸引文化群体在空间上实现主动迁移;交通条件为文化群体外向迁移和交流搭建桥梁,决定了文化群体的空间活动范围和足迹。政策制度对文化群体实施外在调控作用,当社会制度阻止文化群体迁移形成了屏障作用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文化的传播,但也会刺激文化在其他地域上的扩散;当社会制度支持这一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速度和传播范围会大大扩大,文化群体足迹在空间上更为活跃。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本文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时空演化特征,揭示了黄梅戏文化群体变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梅戏文化团体数量的增减与黄梅戏文化事业的兴衰是密切相关的。从空间结构上看,黄梅戏文化群体从最初的点轴结构逐渐演化为带状结构,最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演变为双中心结构,聚集在安庆和黄冈两地,影响力范围以1984年为界先膨胀后收缩。②戏迷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更为广泛和随机,集中分布在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江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等省份,尤其分布在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武汉、深圳、苏州、南京、黄冈、安庆等大中城市。③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结构变迁主要由社会环境、区域引力、人口空间流动、社会制度等内外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2 讨论

流传千年的戏曲文化是我国广大劳动者的绿色生态精神食粮,一直传唱和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如今戏曲却被迫退守农村市场。但从乡村旅游发展角度看,戏文化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据调查,当前国内戏曲观众3.72亿人次,农村观众占比79.07%,其中老年观众(>50岁)占绝大部分,如此不均衡的分布结构,未来戏曲的传承问题令人堪忧。除了观众老龄化问题,还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出现断层、城市市场难以打开、精品与市场错位、创作与演出反差等诸多难题,在传承与发展、创新与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

针对黄梅戏的发展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①从政府方面看,湖北和安徽是黄梅戏的保护区,两省政府应齐心协力促进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加大戏曲方面的资金投入,设立激励制度,为黄梅戏人才免除后顾之忧,以全身心投入到戏曲的创新和改革事业中去。②从剧团方面着手,专业剧团和民营剧团双管齐下。专业剧团创新能力较强,是黄梅戏发展的关键,应革除文化体制弊端,重点培养戏曲的新一代传承人,提高专业剧团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效率,扩大剧团巡演范围,努力挽救城市观众市场,让戏曲成为城市居民内心新的乡土记忆和情感寄托。民营剧团复制文化,大多扎根于乡村“送戏下乡”,为戏曲文化守住农村市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当前民间剧团收入极其低下,改善民间剧团演员收入同样需要足够重视。③从市场方面看,守住农村市场,突破城市市场,大城市的娱乐方式对中小城市的示范带动,应着眼于国内一线大城市,选拔一批人才扎根于大城市定期演出,循序渐进,扩大戏曲的影响力;借助电视艺术和网络手段举办戏迷大赛、演员戏迷互动、选拔戏曲人才大赛等比赛类节目,举办戏曲艺术走进中小学和高校,让年轻群体消除对戏曲的偏见,培育年轻戏迷,帮扶学校戏迷剧社、戏迷协会、戏迷曲社的建立和发展,同创良好的社会艺术环境,重还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戏迷黄梅戏剧团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小戏迷登台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