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项目设计实践与思考

2019-05-05 02:12段志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城镇小镇特色

段志博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1 特色小镇的政策指导意义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复杂现象,既表现在人口不断被吸引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实现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城市生活方式,也表现在非农业生产和活动向城市空间的集聚,这种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乡村与城市关系变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既表现在已有城市向外围的扩展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发展,也包括新城市和城镇的形成。

近些年,从国家政策中可以看出,在不断推动大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坚持并不断推进小城镇发展的策略。2000年,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最近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要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从国家政策设计的角度来看,小城镇作为城乡区域结合的社会综合体,是乡村地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具有上接城市、下接农村、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特色城镇上可承接城市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等,下可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增长极,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地域载体,是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组合的中介,也是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1]。

2 特色小镇设计与发展路径

2.1 特色产业培育与设计相结合

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灵魂,只有准确定位适合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产业,才能聚集人才、资金和资源等发展要素,并吸纳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只有适合本地特色的要素资源推动下的小城镇特色产业才具有足够的生命力[2,3]。

“丽江东巴谷雪域秘境庄园”项目,位于整体开发的东巴谷景区(见图1a),在当地产业结构上是以丰富的旅游产业结合当地成熟的手工业银器作坊,整合出极具特色的匠人工坊小镇,并辅以大型剧场《银秀》的全景化实景演出,不但丰富了常规游客的游览路线,还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此手工业商业街区和秀场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能工巧匠及民族艺人的积极性,成为了支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典范项目。

“青花街陶瓷文化小镇”项目(见图1b),结合云南玉溪陶瓷作为国内三大手工陶瓷的文化底蕴,利用并改造基地内及周边的古窑遗址及衰败的陶瓷工厂,使原本了无生机的手工陶瓷业重新焕发活力。政府也通过招商,引入具备成熟的陶瓷商业运营经验的建水紫陶街开发商进行策划和管理,使本项目具有运营保障。此外,本项目的打造也带动了周边“瓦窑三村”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原来的自住用房由于周边特色商业业态的支持和政府的扶持,升级为和陶瓷体验相结合的特色民宿,不但对主商业街区的业态形成了良好的补充,也切实增加了本地居民的收入,提升了生活品质。商业项目的开发与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大营街温泉小镇”项目(见图1c),依靠当地已具备的温泉酒店和生态庄园项目资源,响应当地政府棚户区改造政策,结合当地特殊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摸索出一条极具当地特色的发展产业模式,取之于民造福于民。小镇打造与城市更新、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流经大河改造工程、总体规划道路系统建设工程相结合,项目的打造与市委领导及区委领导充分沟通,使本项目作为整体城市项目振兴的激活点,打通各项城市脉络,通过“针灸疗法”的具体操作,帮助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梳理更广阔视野的城市发展和设计的视角。当地酒店产业、文化古迹(如博物馆、观音阁、古寺及古桥等)等资源与本项目的开发统筹考虑,形成复合立体化的特色小镇体验。

综上可知,只有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才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当地资源的发展潜力。

图1 特色小镇全景图

2.2 传统文化与美丽宜居环境

小城镇的最大环境特色在于小城镇建设区域与其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因此,小城镇的美丽宜居环境也应是多层次的,包括小城镇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河流水系、地形地貌等)、小城镇周边区域的景观环境、绿化景观环境和小城镇建设的整体空间布局等,这些要素应构成小城镇建设环境特色的全部。

针对不同地域类型的小城镇(如山区、平原、滨水地区等),应重点研究并提出这些小城镇在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环境、协调老城与新区空间格局等整体布局方面的具体规划技术方法,针对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风貌协调区和新建区的整体格局与风貌提出特色培育建设的指引要求[4]。

“丽江东巴谷雪域秘境庄园”项目(见图2a),位于风景区内,项目打造的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了借景与对景的运用,通过空间序列感的营造,提升了项目整体的凝聚力。多处观景平台能够远眺风景秀丽的玉龙雪山,把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

“青花街陶瓷文化小镇”项目是与当地的大型海绵城市项目统筹设计的(见图2b),主街区的多处开口,既考虑到了步行街道体验的尺度感,又兼顾了眺望海绵城市景观的互动感,真正实现了“步移景异”。

“大营街温泉小镇”项目(见图2c),凭借基地周边2个4A级景区、100多处温泉泡池以及30多亩荷花池景观,使用湖面水景、景观水景、庭院水景、主街水景、庭院水景及毛细水景等手法,结合手汤、足汤和泡池等功能业态,将景观水与体验水的主题贯穿整体项目,使其极具特色。

综上可知,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及自然资源特色,并通过设计加以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项目品质。

2.3 特色小镇的特色建筑风貌

图2 特色小镇的环境特点

笔者负责设计的3个项目均为云南特色小镇项目,在结合滇中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不但要考虑当地建筑特色的特殊性,还要兼顾建造工法的普世性,以及色彩运用、周边特色民居和自然环境相协调。既体现了项目特色,凸显项目内核,又不破坏既有乡村城镇肌理脉络,既寻根,又创新。笔者提炼了3种设计手法:①承——选择性吸收传统建筑特色元素;②破——从乡村城市肌理中脱颖而出,突破传统风格;③创——植入现代开放空间和高端生活品质。

2.4 新时代特色小镇的智能化设计、运营和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色小镇的设计与建设一定要与新的科学建造技术相结合。

1)基于BIM的优化设计:基于先进的BIM设计系统,对于日照,通风,节能,动态模拟径流动态分析等,可以实时可视化呈现计算结果,指导设计师及领导判断。

2)雨水收集系统:对场地及屋顶的雨水进行收集,经过处理用于景观绿化的浇灌与道路浇洒,充分利用当地较丰富的雨水资源,从而大大减少对常规水资源的消耗。同时,通过智能系统的检测,对水质情况实时更新。

3)空气质量监控:在人员集中处设置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人体健康。通过二氧化碳含量的数据,指导并调整被动式节能设计。

2.5 特色小镇的特色设计流程

由于特色小镇项目复杂、复核,从设计者角度出发,需要不断挖掘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逻辑,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流程,笔者认为“以联合体来共同面对系统性课题”的工作机制最为适宜。

近几年,在特色小镇项目上,经常面临着这样的情况:①没有任务书;②建设时间短、建设要求高;③没有可借鉴的建设经验。这些问题让人们意识到必须要承担设计之外很多的责任。

工作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更有广度、有深度的全面解决特色小镇的问题,更好地打造特色小镇的“特色气质”[5]。

3 结语

特色小镇的兴起时间较短,但已得到各界的极大关注,这充分说明了特色小镇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笔者有幸近两年参与了多个特色小镇项目的设计,通过项目的历练和不断总结反思,希望能不断设计出极具特色又极具品质的特色小镇项目。

猜你喜欢
小城镇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