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洋(全国畜牧总站)
为了解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生猪产能及产销形势变化,研判2019年生猪稳产保供形势,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会同全国畜牧总站组织人员分别赴吉林、江苏、江西、河南、广东、重庆、陕西等省市,开展了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形势及市场供应影响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各地生猪产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仔猪价格上涨较快,肥猪价格淡季不淡,受猪价上涨预期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有所恢复,但仍较为谨慎,后续生产恢复较为缓慢,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生猪生产,缓解下半年猪价可能出现的大幅上涨带来的供给压力。
1.生猪产能明显下降,后续产能供应受影响。各调研省市产能普遍下降,其中,生猪生产大省、大县降幅更为明显。据初步统计,河南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30%左右,开封、洛阳、新乡等地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接近50%。吉林省定点监测村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3%;定点监测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8%。生猪调出大县公主岭市当前能繁母猪存栏约7万头,同比下降50%。江苏省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8%,重庆市、江西省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其中重庆市同比下降16.3%,江西省同比下降15%左右。
2.仔猪价格急速上涨。受非洲猪瘟疫情和能繁母猪快速减少影响,现在市场可供补栏的仔猪已出现供应短缺现象。据对河南20个万头猪场调查,目前2月龄以内仔猪存栏5.9万头,占总存栏的23.4%,远低于正常水平。为减少非洲猪瘟影响,种猪企业选择不配种或推迟配种。从仔猪价格来看,各地仔猪价格急速上涨,河南、吉林20千克仔猪价格为500元/头,陕西、重庆15千克仔猪600元/头,较春节前均翻了一倍。除吉林、河南等疫情较重省份仔猪有价无市补栏积极性不高外,其余各省(区、市)均出现供不应求情况。
通过调研了解,造成当前生猪产能下降的原因以及目前影响生猪生产和销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担心疫情风险减少饲养。尤其是散户和中小规模户,对疫情的担忧情绪最重,多数都不敢补栏。吉林省农安县养殖大户符孟说,现在主要考虑的不是怎样把猪养好,而是怎样把猪养活,一旦发生疫情,所有的身家都要赔进去,风险太大。为避免疫情带来风险,河南等地出现提前出栏情况。河南省新安县联伟养猪场因担心非洲猪瘟疫情,春节前将大小猪全部清栏,郑州双汇屠宰企业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屠宰生猪的平均活重为103千克,较同期降低10千克左右。
2.活猪调运不畅影响生产。一些种猪场受种猪销售困难影响,调整正常生产经营计划,不敢生产种猪,推迟配种甚至不配种。还有种猪场生产出来的种猪受调运不畅、养殖场户补栏不积极等影响,造成压栏滞销或作为商品猪出栏。广东温氏集团吉林公主岭市年产9万头仔猪的扩繁场,由于无法从河北温氏种猪场调运二元母猪,能繁母猪存栏由4000头减少到3000多头,减少20%,已建成的年生产仔猪20万头的扩繁场也未能按期投产。据对河南省5个种猪场调查,二元母猪售价由疫情前的1600元/头,逐步降至1200元/头,2018年12月后,基本没有订单,超过90千克的种猪只能作为商品猪出售。江苏等省也有提前出栏情况。
3.因资金紧张被迫压减产能。
受非洲猪瘟及销售不畅等因素影响,大多饲料企业不再赊账销售,养殖场户只投入,没有资金回收,周转困难。据调查,年出栏万头猪场正常运营需流动资金500万元,而目前需要800万~1000万元才能维持运营。另外,受非洲猪瘟影响,金融机构支持养猪企业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尽管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仍在咬牙坚持,但养猪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1.中小养猪场户生物安全体系薄弱。中小规模养猪场户占比较大,养猪设施设备条件简陋,面对新传入的非洲猪瘟疫情全无应对经验,防护、消毒等方面不得要领,有的甚至在购买饲料、出售肥猪等方面都唯恐疫病传入,处于极度焦虑状态。屠宰场作为重要的生产销售中间枢纽,陕西省兴平双汇屠宰场反映,该场通过建立洗消烘干中心,强化屠宰前肉品质量查验,对收购对象进行评价,存栏规模在2000头以上,且防疫情况达标的场才可以进行合作。相对来说,大型屠宰场自身的疫病防控软硬件条件都相对较高,而中小散户生猪出栏只能由小型屠宰场屠宰,两者防控能力都相对较弱,疫病传播风险较高。
2.非洲猪瘟检疫不便和费用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非洲猪瘟监测费用高低不一,但都加大了企业运营成本。据调研,目前非洲猪瘟检测费用在80~100元/批,供港生猪监测费用更是高达300元/批,养殖企业出栏成本增加,同时需要提前20天送至省级和地级市相关机构检测,比较耗时。
3.保险政策名存实亡,对减小疫情损失风险效用不大。陕西省针对生猪有两种保险,一是生猪死亡保险,由个人和政府分别分摊保费;一是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由大北农农信互联提供,每年1月定期开办。对于疫情扑杀保费兑现,前者要求必须提供国家扑杀数量单据,作为理赔依据,而该单据几乎无法提供。后者则在保险合同里指出,遇到疫情,免赔额由15%提高到70%,非洲猪瘟疫情赔付率极低,且由于风险过大,该保险早早停止售卖,受益人寥寥。
当前生猪产能下降较多,而恢复生产的有关措施还不到位,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生猪生产,避免猪价过快上涨。
1.加强信息宣传。一是要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和产销形势研判,强化信息预警与指导服务,积极引导养殖场户科学有序补栏,适时出栏。二是要利用报刊、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消除恐慌心理。抓好生猪养殖前景宣传,防止养殖企业过分减栏,最大限度减小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业的影响。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议由中央政府全部承担疫情导致的病死猪扑杀补贴,为地方财政负担解绑,减少瞒报情况。二是建议以规模猪场和屠宰场为抓手,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资助建立洗消中心,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非洲猪瘟。三是出台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对加大对核心群母猪保护的补贴力度。
3.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力度。一是构建和完善重大疫情生猪保险体系。协调保险政策落实,提高保险补贴,减小养殖风险,提升养殖户的信心。二是鼓励各省畜牧管理部门、协会组织畜牧担保公司与养殖企业对接,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做到不抽贷、不断贷,多渠道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三是要增加对屠宰场的非洲猪瘟检测补贴,进一步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改进操作流程,完善风险产品检测处置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生猪肉品的供应。
从监测和调研情况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超过15%,对应2019年下半年产能会明显下降,猪肉市场供应将出现明显短缺,猪肉价格会有大幅度上涨,养殖效益将有较大提升。今后一段时间内,非洲猪瘟疫情和产业发展机遇将并存,严抓非洲猪瘟防控,狠抓生猪生产恢复,才能平稳渡过疫情动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