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养成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实践

2019-04-30 11:11余扬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职业素养课程教学

余扬

【摘 要】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有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即职业素养。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教育系统的完备过程中,很多院校越来越重视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在人文素质的课程教学上,许多学校深入研究探讨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课程的统一,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推进国家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职业素养;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实践

职业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学习过程,在对职业素养的训练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完成,如果追求短时期内的效益,那么职业素养的养成结果必然与预期结果相悖。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单位需要综合性的人才,在不同方面多有涉猎,任何一家单位都愿意任用职业素养高水平的人才,不仅可以在预期内完成工作任务,也可以减少对资源与时间的浪费,达到高效的业务水平。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很多学生的学习都是呆板的知识灌输,特别到了大学期间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职业素养方面的欠缺能力表现的更加充分。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培训和独立走向工作岗位,并且最终结果也不能让人心悦诚服。那么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职业素养的灌输显得尤其重要,在学习人文素养知识的同时也更加兼顾对职业素养的提升,才可以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的需求,符合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计划。

一、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方方面面的与时俱进,在教育方式上,传统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简单的学历证明已经不能充分说明自身的才能优势,缺少了说服力。很多人在离开课本、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展现出越来越多缺陷,如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了对客观事实分析结合的能力。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益,也越来越凸显出人才的社会优势,同时也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企业要求与自身能力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能够让走向社会的学生更好的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潜力,在课程教学上必须与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相结合,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展开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在着重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的同时,也要着重对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对学校的学生而言,一般只注重人文素质的学习,脱离了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直接从学校到社会身份的转变,导致他们基本能力缺乏和不健全。为了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发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校需要针对社会岗位的发展重点打造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结合的优秀人才。

二、如何具体落实

在基于职业素养的人文素质教学上并不是一种固执单一的模式,随着社会对人才的不间断需求、学生从多到优发展的趋势,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长期的发展方向、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简单机械的学习并不能为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潜力,学生在自身能力方面也无法获得有价值的发展与进步。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中依托于职业教育,结合学生的方方面面,如兴趣、天赋等,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质量的优化。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保证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以学生综合水平为目标,在学生从事专门的工作后,可以在其他领域凸显自身的价值。对教学系统自身来说,在实践方面的内容也是重中之重,除了当前的综合能力培养外,还应该加强学生课程的培训,不可以仅依靠单纯简单的专业获得。明确课程方案的目标与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通过对素质人才的培养上,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深入,兼顾学生的综合职业水平,兼顾知识水平、素质水平的统一,秉承“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原则。

大力开展涵盖关于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校园活动,通过环境的熏陶锻炼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内容要求

在职业素养方面,首先要学习职业化精神,了解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学习践行职业精神的方法;第二要学会如何沟通,掌握沟通的技巧和基本原则;其次要注意个人的形象、职业礼仪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规范学生的礼仪活动、如何加强学生的面试礼仪技巧,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还要学会如何与团队进行积极性合作,树立良好的合作共赢精神,加强团队精神的内涵和培育。职业素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具体灌输,不能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上,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随着社会对素质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积极反响。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中心,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第一,要加强学生爱国热情、爱国精神、爱国思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把人文思想融入到现实的教学中,加强思想品格的培育;第二,要加大力度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学生如何学习优秀的为人处世之道,开设全面而又优秀的课程教学,加强素质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建设具有特点的校园文化。

四、二者实践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个好的老师给学生的影响是无限的,在职业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求老师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具有创新的精神,能够熟练的用教学技巧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不光停留在课本教学,全方面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教学能力。

(二)采取开放的措施

在对职业素养为基础的人文素质课程进行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应该对课程采取开放的教学模式。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不同水平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储备,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学生提高就业率。

(三)提高教学条件

很多学校由于专业技术的限制,只能顾一不能顾二。学校可以采集优秀的教学资源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可以聘请一些权威的專家学者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导,通过具体的实践锻炼学生。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传统的人文素质课程在培养学生道德的同时忽略了对职业水平的训练,而在一味对学生进行职业水平的学习时,又忽略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所以,基于职业素养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是符合社会发展、符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要不断加强实践、不断创新发展,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丽华.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

[2]姚和平.大学生素质教育缺失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3]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7) .

[4]杨明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5(17) .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职业素养课程教学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