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论视阈下的诺贝尔文学奖

2019-04-30 13:19张晓冬方灵芝
牡丹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诺奖诺贝尔文学奖瑞典

张晓冬 方灵芝

褔柯、葛兰西等人提出的权力理论认为,文学与权力是捆绑在一起的。文学经典、文学阅读、文学机构等与文化权力之间有着深层的联系。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性文学大奖,对界定文学经典,引导大众阅读有着至高的话语权与权威性。本文拟运用权力理论解读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历程,揭示文学奖光辉背后的权力话语及其运作机制。

一、权力论与文学

褔柯、葛兰西等人提出了权力理论,认为文学与权力是捆绑在一起的。史蒂文·卢克斯认为,所有关于权力的讨论的根本的共同核心或者存在于背后的基本想法是A通过某些方式影响B。权力具有文化性、潜在性、多向性、微观性和生产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潜在性是指权力通过各类文化、文学文本来塑造人们的观念、意识和品位,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无意识方式将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合法化。

褔柯进一步明确了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共谋关系,其权力系谱学就是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权力论指出:文学与权力、文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紧密,权力与文学机构/制度在文学机构中运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具有功利性、目的性、政治性和公共性。文学一直在阶级政治、性别政治、身份政治、种族政治等政治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学通过话语彰显权力,权力通过文本、文学机构等掌控文学话语,二者互为依托,共生共谋。文学经典由于其典范性与权威性,最具话语权力。

二、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力话语与运作机制

(一)评奖任务与权力

评奖对瑞典学院来说既是任務更是权力,用院士维尔森的话说是权力和荣誉一举两得的好事。瑞典学院成为世界文坛的“审判官”和“执法官”,从一开始就把诺贝尔文学奖(下文简称“诺奖”)定位在欧洲大陆,使诺奖成为褒奖欧洲文学大师的奖项,并在欧洲诸国实行配给制,轮流坐庄。后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配给的范围逐渐扩大,首先北美洲,然后南美洲、亚洲等,诺奖成为瑞典学院在世界文坛占据强大影响的契机。

(二)诺奖的评委机制与权力

诺奖的评委由瑞典学院的18名院士担任。院士是终身制。即便是院士自己主动离职,一般都保留其院士身份,除非犯罪,否则不能被除名免职。这种体制赋予了院士极大的权力与自由,但同时又存在许多弊端。其一,院士普遍年龄偏高,不能充分履行职责。这些院士基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有的长期卧病,有的宣布退出,总有几张椅子常年空着,有十二三个人正常工作已属不错。其二,学院内老年人居多则思想陈腐、保守。大部分时刻都被几个积极、活跃的院士所左右。例如,维尔森时代,当时最应该获奖的大师托尔斯泰、斯特林堡、易卜生等都受到批评无缘诺奖。哈尔斯特罗姆时代强调伟大的风格。第三,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贪腐滋生。尽管评委会采取严格的规范与保密机制:任何与诺奖有关的事情,都有50年的保密期。院士们被要求公正、保密,也不能完全杜绝贪腐现象。2018年,瑞典学院卷入性丑闻与贪腐后,宣布取消文学奖,这便是一例。

(三)诺奖的推选机制与权力

诺奖的推选机制更彰显了西方话语与权力。每年9月,诺奖委员会要向世界各地发出上千封征询函,请有关专家和机构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有资格提名者包括:瑞典文学院,或各国同样性质的全国性研究院;各国大学文学史教授;过去曾获诺贝尔奖的作家;作家组织会长等。尤其是一些历史更悠久、声望更高的机构,如法兰西学院、英国作家协会、西班牙学院等,而这些机构与人士以欧洲居多。从1901至2018年,诺奖共颁奖110次,获奖作家114人。各大洲获奖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数据对比可知,诺奖获奖分布极端不平衡。欧洲获奖占比最高,为72.80%,其次是美洲,其他洲占比极低。法国15次、英国11次、美国11次、德国9次、意大利7次、西班牙5次,波兰、爱尔兰和俄国(俄罗斯)各4次,挪威3次。瑞典历来不是文学强国,却能获奖6次(7人)与瑞典学院有莫大关系。而挪威、丹麦、波兰等国家多次获奖,也与瑞典地缘、文化的相近不无关系。

(四)评奖标准与权力

诺奖的评奖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评委的变换不尽相同。既是文学奖,自然要用文学的标准,可是在诺奖评定过程中经常采用非文学的标准,导致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等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被排除在外。颜尔纳时代采取文学中立政策,把诺奖当成减轻矛盾的手段。学院还多次通过分享文学奖达到政治公正、友好。正如诺奖秘史所说,既是奖,就有它特有的背景、特有的尺度、特有的方式以及它特有的体制。而这尺度被少数人长期掌握,就难免有它独具的缺失。

(五)获奖作品运用的语言、翻译与权力

褔柯在《话语的秩序》中阐明话语即权力。一百多年来,诺奖获奖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流传,这些作品体现的话语权力远远超出了作家及作品本身的范围,成为其民族与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截止2018年,根据https://www.nobelprize.org公布的数据,诺奖涉及语言仅25种,其中英语达29次之多,其次是法语14次、德语13次、西班牙11次及瑞典语7次。还有不少获奖作家虽非出生英国,却用英语写作。比如,泰戈尔虽为印度作家,其获奖作品《吉檀迦利》却是英文所写,其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至为清新而又至为优美的诗篇。借着它,借着高超的技巧,借着他自己的英文,他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在东西方不平等的权力语境下,西方语言占据中心位置,语言和翻译都成为权力的工具。川端康成曾说:“我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归功于日本文坛,其次归功于我的作品的翻译者。”以西方文化、西方人的价值观、文艺观乃至世界观作为取舍标准的诺奖因而被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六)诺奖的影响力与权力——诺贝尔效应/现象

在当今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项中,诺贝尔文学奖因其历史悠久、奖金丰厚、影响巨大、遴选广泛而备受瞩目,其权威性与影响力也远非其他奖项可比。瑞典学院通过诺奖成功地将无数地方性、区域性的文学家推向世界,成为誉满全球的文学大师。由于诺奖的巨大宣传效应,获奖作家名单公布后,获奖作品的译介、出版及销量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猛增,相关评论与报道也如火如荼,这就是诺贝尔现象。

三、结语

瑞典学院通过采用一系列措施与策略,使得诺奖成为其行使话语权力的工具,为世界提供了西方文学的经典范例,提供了西方文化的普遍话语基础。回顾诺奖百年历史,每一次的诺奖角逐都是一场权力的博弈。诺奖之争既是文学经典之争,更是文化权力、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之争。

(巢湖学院)

作者简介:张晓冬(1971-),女,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诺奖诺贝尔文学奖瑞典
瑞典没有“剩宴”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古老的瑞典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