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平平 秦春莉 闫增印
(1.重庆医科大学体育医学学院,重庆 400000;2.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000;3.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00)
功能性动作测试(FunctionalMovementScreen,FMS)是由美国矫形专家 GrayCook 和训练专家 LeeBurten 等人于2001 年设计的一套预测体系[1,2],主要通过7 组简单、可测量的动作模式(深蹲动作模式、跨栏步动作模式、直线弓步蹲动作模式、肩部灵活性动作模式、主动直腿上抬动作模式、躯干稳定俯卧撑动作模式、旋转稳定性动作模式)和3 组(肩部灵活性排除性测试、脊柱伸展排除性测试、脊柱屈曲排除性测试)排除性测试组成[3]。通过对人体最基本的动作模式的检测,能够快速评价出一个人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关节活动度、协调性、平衡及本体感觉、稳定性、灵活性、动作控制能力等[4],暴露受试者的功能障碍和/或疼痛,发现受试者的弱点、局限、不平衡性、不对称性等问题[5],广泛运用于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康复训练和体能训练等领域中。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之一,是在一定的用力条件下所进行的高频率动作,属于体能和技能相结合的体能主导类速度性竞技项目[6]。其专项体能是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柔韧、专项节奏和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5 个部分组成。专项技术主要是由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部分组成[7]。运动员的基础动作是运动表现和专项技能的基础,通过对短跑运动员进行FMS 测试和下肢运动损伤风险评估,及时筛查错误动作。通过功能性训练,重建优化动作模式,对规避或降低运动风险,提高运动成绩或运动表现有着重要意义。
以重庆市某短跑运动队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其中男队员14 人,女队员12 人,年龄16.13±1.02 岁,均无身体疾病。
1.2.1 文献资料法
运用 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以及台湾学术文献等数据库,以“短跑运动员、功能性运动测试、功能动作筛查、下肢运动损伤风险筛查、单腿蹬台阶筛查、跳箱落地缓冲动作筛查、Track And Field Athlet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等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
1.2.2 实测法
在训练室内(干净、明亮、安静、体感恒温)进行测试。FMS 运动筛查,测试者按照口头指令进行测试,记录者记录测试结果。下肢运动损伤风险筛查(单腿蹬台阶筛查、跳箱落地缓冲动作筛查)采用等速摄像仪拍摄,对图片进行打点处理,进行动作模式评估。
1.2.3 数理统计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FMS 的评分单中包含原始评分、最终评分、总评分3栏。各项原始评分标准均以4 等级为准(3 分、2 分、1 分、0 分),即如果运动员在没有任何调整的情况下按要求正确完成动作,该名运动员将得到3 分;如果运动员重复完成动作时,出现不稳定或身体调整的现象,有代偿运动或异常运动模式,得2 分;如果运动员即有代偿运动,也无法完成动作得1 分。但是如果测试中出现疼痛现象,不管前面的动作表现如何,那么该名运动员得分为0[8]。
7 项测试中有5 项测试的原始评分中包含左侧和右侧评分,可以用于对比两侧肢体的具体表现能力。最终评分是左、右侧原始评分中最低的评分。其余2 项不分左右,只记录一个评分。排除性测试用于三种筛查,该测试不计入评分,只用于确认是否有产生疼痛。结果记录“阳性”表示有疼痛感,“阴性”为无疼痛感。排除测试如呈“阳性”结果,则该项最终评分为0 分。
总评分为最终评分相加的结果,7 组动作总评分范围从0-21 分,满分为 21 分,临界值(cut - off) 设为14 分[9]。但现在越来越多学者不再单纯的以总分进行评定,而建议对评估结果更多的是要关注受试者的0 分项、不对称项目。
完成深蹲动作时受试者需发挥全身力量和自身神经肌肉控制的能力[10],可以非常全面的展示受试者的下肢灵活性、姿势控制能力、骨盆和核心稳定性。配合长杆举过头顶的动作可测试髋、膝、踝、肩关节、肩胛区、胸椎的对称性、灵活性和稳定性[11]。
根据表1 可知,深蹲动作模式测试最后得分中得3 分者2 名,得2 分者11 名,得1 分者2 名。运动员总体上表现良好,但由于运动员肩关节和或胸椎灵活性差导致上躯干灵活性低,双膝、髋部灵活性差及髋关节等身体紧张等原因导致下肢灵活度低,在测试中会出现上体前倾、稳定性、控制力差等表现不佳现象。
跨栏步模式是移动和加速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动作构成,可测试髋部两侧、双膝、双踝的对称性、灵活性、稳定性[12],对运动员踏步和跨步的力学方式进行筛查,检测是否有代偿、不对称。
跨栏步动作模式原始评分中被测试者有2 名运动员存在左右腿得分不对称现象,表现右腿得分优于左腿,有4名运动员左右腿测试得分均为1 分,最后得分中得3 分者4名,得2 分者18 名,得1 分者4 名。这与运动员站立腿稳定性或跨栏腿的灵活性差、髋关节不对称性体现灵活性和动态稳定性能力不足或紧张、踝关节力量不足等原因有关。且两腿测试结果表示出不对称性,优势腿评定结果优于非优势腿。
直线弓箭步的测试要求被测者在髋部不对称的姿势下使髋部两侧平均受力,持续有力地控制骨盆和核心。对运动员踝、膝、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髋关节的外展能力,踝关节的背屈能力以及背阔肌、股直肌的灵活性要求比较高。直线弓步蹲动作模式测试原始评分中有6 名运动员左右腿得分存在不对称现象,最后得分中得3 分者4 名,得2 分者22 名,得1 分者2 名。这与前腿或后腿踝、膝、髋关节的灵活性不足、核心力量差、动态稳定性差等原因有关。
肩关节灵活性可检测肩胛胸壁区域、胸椎、胸廓在上肢相对的肩部动作中是否自然互补,评估肩关节内收、内旋、外展和外旋的综合能力[13]。肩部灵活性动作模式原始评分测试中有6 名运动员存在左右肩膀的得分不对称状态,在以一手手掌放在另一侧肩膀上,保持手掌与肩膀接触的情况下,将肘关节尽可能的往上提的动作模式进行左右肩部排除性测试后,所有测试结果均呈阴性,无测试者表现出疼痛感。最后得分中得3 分者20 名,得2 分者6 名,得1 分者0 名。整体水平较好,肩胛稳定性、胸椎灵活性较好,但有两侧不平衡性现象,与两肩稳定性、灵活性有关,也可能与胸小肌、背阔肌、腹直肌过分发达、两肩肌肉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有关。
主动抬腿测试有效的考验了保持骨盆和核心稳定时下肢的分离能力[14],对臀大肌、髂胫束、腘绳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的柔韧性、伸展性有一定的要求[15]。
在主动直腿上抬动作模式原始评分测试中有2 名运动员左右腿得分不对称,有4 名运动员左右腿测试得分均为1分,最后得分中得3 分者14 名,得2 分者6 名,得1 分者6 名。这与运动员股后肌群柔韧性和稳定性差、髋部及股后肌群僵硬、骨盆控制能力不足、步长短等原因有关。
躯干稳定性动作测试是一种特殊的单次俯卧撑,可检测上身对称的闭链运动中,脊柱在矢状面的稳定能力、原动肌稳定肌群能力[16]。躯干稳定性动作模式原始评分测试得分中,动作测试得3 分者6 名,得2 分者10 名,得1 分者10名。在通过完成俯卧撑姿势伏地起身动作进行脊柱伸展排除测试后,有6 名运动员排除测试结果呈阳性,有疼痛感,故最后得分中得3 分者6 名,得2 分者8 名,得1 分者8 名,得0 分者6 名。这可能与运动员核心反射性稳定性差、上身力量不足、腰肌力量不足、肩胛稳定性差等原因有关。运动员易产生腰背肌损伤,在排查性测试有疼痛现象者,应引起重视,进行原因评估,加强纠正性和加强性练习,优化动作模式。
旋转稳定性测试是综合性模式,可检测多平面内的盆骨、核心、肩带稳定性、水平面的反射性稳定和重心转移能力[17]。旋转稳定性动作模式测试原始评分中有4 名运动员存在左侧、右侧得分不对称现象,有6 名运动员左侧和右侧测试得分均为1 分,在以四肢着地、弯曲背部,臀部向后摆触碰双脚后跟,胸部触碰大腿,双手保持尽可能向身体前方伸展的动作模式检查基础屈曲的排除性测试中,有2 名运动员测试结果为阳性,有疼痛感,故旋转稳定性测试最后得分为得3 分者0 名,得2 分者16 名,得1 分者8 名,得0 分者2 名。这与躯干和核心的反射性稳定性差、肩胛和髋关节、膝关节、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不佳有关[18]。在排查性测试有疼痛现象者,应引起重视。
据Kiesel 等人[19]的研究FMS 总得分以14 分可作为及格分数线,FMS 总得分≤14 的受试者较FMS>14 的受试者具有更高的损伤风险。FMS 总得分:14.15±1.83,由图1 可知,其中有6 名运动员得16 分,有8 名运动员得15 分,有16名运动员得分≤14 分,占总体的23.1%。说明有部分运动员存在有缺陷的动作模式,功能动作整体水平较低,协调稳定性较差、存在代偿性动作模式,训练或比赛中具有较大运动损伤风险。
但现在越来越多学者不再单纯的以总分进行评定,而建议对评估结果更多的是要关注受试者的0 分项、不对称项目。尤其是测试中出现的0 分(有疼痛)需引起重视,应积极消除存在的问题。总分高于14 分且明显左右不对称严重的受试者更应进一步进行评估,要加强对薄弱部位和不对称肌肉的练习,解决疼痛,改善不对称现象。
根据FMS 测试结果,并结合短跑运动项目特征,对被测运动员进行下肢运动损伤风险筛查。在单腿蹬台阶筛查结果中,有10 名运动员模式基本合理,没有明显问题;有16名运动员左右侧下肢完成单腿蹬台阶动作时有差异性,表现为:左右侧膝关节存在内扣(单侧或双侧)、骨盆倾斜(倾斜程度不一);在跳箱落地缓冲动作筛查结果中,发现部分运动员两侧下肢动作存在差异性,落地缓冲时,出现两脚不在一条直线、左右脚外旋(单脚或双脚)、做右侧膝关节内扣(单侧或双侧)现象。
短跑是爆发性和高冲击性运动方式,运动员比赛、训练时要求跑动时两侧下肢动作基本保持平衡,如果下肢两侧动作差异明显,生物力学位置不正确,巨大的冲击力会对运动员的膝关节和腰椎产生高度刺激,运动损伤的风险就会大幅度增加。
表1 FMS 动作模式检测结果
表2 FMS 各动作模式的人群分布
4.1.1 FMS 测试总得分14.15±1.83,≤14 分者有6 名,占总体的23.1%,但更该关注的是受试者0 分项和各测试动作分值分布不平衡的现象。有部分运动员存在有缺陷的动作模式,功能动作整体水平较低,存在代偿性动作模式,训练或比赛中具有运动损伤风险。
4.1.2 在左右侧测试模式中(直线弓步蹲、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腿上抬、旋转稳定性),均出现左右两侧得分不平衡现象,程度不一。旋转稳定性差异最大,多与核心力量不足、肌肉僵硬紧张、关节稳定性不足和灵活性不足等原因有关。
4.1.3 排除性筛查:脊柱伸展排除性测试、脊柱屈曲排除性测试两项测试中,分别有6 名、2 名运动员排查结果呈阳性,表现出有疼痛感,需明确原因。
4.1.4 单腿蹬台阶筛查结果中,有10 名运动员模式基本合理,61.54%运动员左右侧下肢动作模式有差异性,表现为:左右侧膝关节存在内扣(单侧或双侧)、骨盆倾斜(倾斜程度不一)。
4.1.5 跳箱落地缓冲动作筛查结果中,部分运动员两侧下肢动作存在差异性,落地缓冲时,出现两脚不在一条直线、左右脚外旋(单脚或双脚)、做右侧膝关节内扣(单侧或双侧)现象。
4.2.1 明确需要纠正的动作模式,优先解决测试0 分结果(有疼痛感)。对动作质量不佳、左右侧不对称等问题的运动员,在训练中注重纠正训练和功能训练,优化动作模式,加强弱则的练习,逐渐纠正和改善两侧差异。
4.2.2 根据运动员自身具体情况,加强对局部紧张部位的拉伸与方松。重点可围绕胸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髂腰肌、髂胫束、胫骨前肌等易紧张部位的灵活性练习,可借用泡沫轴、筋膜球、弹力带、瑜伽球等器械,配合牵引拉伸加强放松;
4.2.3 加强关节稳定性练习,比如:髋关节、膝关节。重点进行臀中肌、臀大肌力量练习如迷你带侧步、分腿下蹲等动作练习;
4.2.4 强化核心练习,根据运动员具体情况,可加强平板支撑、俯卧撑练习、抗旋练习、抗侧屈练习等,逐渐可增加悬吊、瑞士球、抗阻的核心训练;
4.2.5 加强下肢动作模式优化、强化练习,重点强化下蹲、硬拉、上台阶、落地缓冲等动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