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观体验的创造力培养

2019-04-29 00:14王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作坊空间设计空间

王娟

[摘要]直观体验作为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空间设计教学初期阶段不可或缺。日本AtelierMobile一级建筑设计事务所所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丸山欣也于2018年3月在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开展了以“造型剧场”为主题的工作坊教学。本文就工作坊的课题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作了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直观体验造型方法创造力教学研究

工作坊概况

1.课程背景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自2010年开始,陆续开设国际课堂进入人才培养的工作坊课程。一方面,工作坊的灵活性能够很好地融入专业教学之中,为人才培养提供国际视角。另一方面,工作坊能够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拓展人才培养的维度与内容。因此,近年来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曾多次邀请国外专家,以各个培养阶段特点为导向,开展学科交叉、形式开放的体验式工作坊教学。

“造型剧场”工作坊自2018年3月至5月,针对设计启发培养阶段的二年级本科生开设,共9周18次课程,有30名学生通过报名选拔后参加。课程由丸山欣也教授主导,助理翻译由具有专业背景的孙婷博士担任,系内4位专业教师跟课辅导。课前对相关课程设置、内容设计、阶段目标、成果形式等环节进行了细致设定与讨研。

2.课程内容与框架

丸山欣也教授希望通过工作坊课程的系统训练,与学生探讨一种向大自然学习和借鉴的空间创造方式,使学生通过不同内容的体验实践,将身体记忆合并到设计思考中,用直观的体验学习抽象的设计知识,从而养成多向的空间设计能力。

工作坊依据预定的课程计划进行,每堂课预设知识板块与能力要素等内容(详见表1),学生通过“知识学习—任务领取—任务完成—成果交流”完成课程任务。每周领取两次任务,在下周初进行过关评定与答疑讲解。其他时间助理教师与学生结成1对10的辅教小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助理教师辅助任务推进,并在教学周期内设置中期回看与终期展览汇报。

工作坊教学内容及过程解析

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31个知识板块分为观察与辨识、理解与转换、分析与应用三个由低至高的能力训练层级,对应引导性、分析性、开放式三类问题,由情景代入、原理及转换应用、解决方案构成的三大类解决方法。学生通过存在vs空间、媒介vs空间、非存在vs空间三大课程板块训练(详见表2)。

1.存在vs空间

第一板块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一种全新的观看方法,发现事物存在的新空间。根据不同课程内容选择一种物体(手、枯叶、石头等)作为假定“空间”,通过转换身体尺度与复制形体重新认识空间的意义。之后,在空间中代入情景进行思维演绎,定位空间的功能、形态、用途,通过图像绘制完成新空间的使用设计,完成“发现—复制—演绎—记录”的过程。“发现—复制”是启发学生用原发观看方法探索空间,还原先会看才会说的孩童意识,在观看中发现惊喜。通过二维或三维方式成形空间。“演绎—记录”是个人对问题的体验与思考,通过情景演绎与艺术想象探究人与空间的关系,重新定义新空间,并完成图纸记录。该板块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认识空间设计的意义,通过意识转换,提升观看与发现空间的能力。

2.媒介vs空间

第二板块课程中,学生以观看为基础,通过思考原理选择媒介探究存在于传统观念外的空间。根据课程设置,学生需完成气泡的空间、风的空间、最安定的角、蜘蛛的网等任务。丸山欣也教授通过“抛出问题—分析原理—讲解媒介—具體答疑”授课。学生选择相应的媒介(气球、纸张、细沙、棉绳等)再现任务空间,利用影像或模型记录完成“发现与捕捉”的任务,探讨人与新空间的关系,形成有应用潜力的空间形态,通过模型或绘画完成“设计与制作”的任务。

该板块课程重在训练学生找到合适的方法与媒介,将非直观存在的空间有“形”化的能力。任务的完成往往依赖于有效的方法与媒介的选用,既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难度与深度均有所加强。丸山欣也教授通过带领学生寻找有“形”的方法,打通抽象概念与空间的有形之道,在向自然界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空间设计与发现的本源关系根植于学生动手体验的过程之中。

3.非存在vs空间

在基本掌握了观看与有“形”空间的基础之后,第三板块课程需要学生捕捉一些无形的物态,通过朴素的方式将其再现,并运用在空间表达之中。根据丸山欣也教授的讲解与引导,学生需再现水流墨的形态、声波的形状、光影的形态、平面立体化等。学生可以利用影像或模型记录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完成“体验与记录”任务之后,将捕捉到的形态与体验应用于空间设计之中,完成“创造与表现”的学习任务。

从静态到动态的有“形”,任务使课程难度升级,将自然界非客观存在的物态有“形”化,该板块更加强调方法的重要性。丸山欣也教授引导学生绕到科学原理的外围,用身体感受力的流动、水的形状等,以提升学生抽象思考、媒介选用、主观模拟与形式预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直接感知抽象设计的新鲜与神秘,成为学生在设计启蒙阶段难得的经验与收获。

基于工作坊教学的思考

丸山欣也教授的造型训练课程强调用“造型”的方式将自然界的事物有“形”化,用身体参与创造的方式理解人与空间的关系,从一个反向的因果渠道启发学生对设计的认识[1]。作为吉阪隆正的弟子,丸山欣也教授的理论来源于吉阪隆正1963年提出的“有形学”建筑创作方法论,即用人创造的有形之物对事物进行学习,从而找到人与环境的关系[2]。

1.用身体理解空间的课程设计

工作坊31项课题按照难度递增划分为三大课程板块,各课题完成步骤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四阶段模式,简化流程而强调内容的深入与拓展。完成31组模型与设计绘制工作,任务量与工作强度较大。面对没有太多空间设计经验的学生,如何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快速进入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课程设计从建筑专业学生感知与体验入手,强调从视觉学、心理学、现象学等综合角度理解人与空间的关系。

“用身体理解空间”就是以空间感知训练为起点,强调将感知形态化,通过一套用身体“探寻—体验—记录—理解—拓展”空间的方法,启发学生空间设计的潜在能力。在此系统中,事物是主体,身体是客体,身体的使用方式应随着空间条件进行转变。如在课程第一板块训练中,身体的尺度需要变成昆虫大小,信息感知需要通过想象与模拟,并非来自日常感知。在第二、第三板块训练中,身体除了改变尺度还需要变成不同的测量器,用眼、手、皮肤、肌肉等测量拉力、弹力、振动力、水流力等,通过实验模拟与空间复制的方式记录直观感受,通过记录的辅助手段唤起身体记忆,完成设计延伸,从而理解人与空间、人与物态、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这是通过直觉体验构造空间设计内涵的重要方式。

2.有“形”化的方法与结果的多样性

将事物有“形”化是课程目标,方法是通向目标的渠道,也是激发学生空间设计潜力的关键因素。对初涉空间设计的学生来说,方法的选择应适合该阶段学生的特点,且具备朴素而直观的操作性,以及开放而多样化的结论性特点。一方面,朴素而直观的方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利途径,能使学生转变思路、发现其中的关系、借助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设计训练的关键所在,也是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开放化与多样化的结论会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支持个人的主观判断,使学生在感性判断与理性确认中树立信心。

在事物有“形”化的训练中,丸山欣也教授创造了很多有效而直观的方法再现抽象事物。如利用镜子的镜像功能,将空间倒置于视线中,在行走中体验身体与空间错位的矛盾关系。再如敲击装细沙子的方盘,通过形态干预,使沙子形成有形的振动波等。类似的方法既简单有效又具备设计的智慧,刷新了学生固有的认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探究抽象事物的兴趣。

事物形态化之后,学生需要用绘画的方式完成空间的二维表达。在此过程中,丸山欣也教授以“剧场”演绎为命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梳理主观感知与空间的关系,忽略空间与建筑专业的绘图模式。学生利用个人擅长的方式完成设计推演,使空间应用结果有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创新价值。

3.不确定性与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就是把不同的东西结合起来,没有人能真正“做出”新的东西,他们只是能“看到”东西,能把自己的经验和“新”东西结合起来。蒂姆·哈福德在《混乱》中提出“任意的震动理论”,没有精心布局,没有特定方向,就这么随机地、简单地给你震动一下,这对你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机会[3]。所以经验也好,任意震動也好,其实就是给创造过程增加一些不确定性。真正的创新者不但不怕不确定性,还时刻欢迎甚至主动增加一些不确定性。因为创造力不是一个“技能”,而是一个头脑的“状态”。

在工作坊课程中,没有既定的理论理解,只有有“形”的方法模拟;没有特定的任务指数,只有学生直观经验的增减;没有“技能”训练,只有学生头脑“状态”的变化。丸山欣也教授在课堂上像是一位制造混乱与解决问题的高手,反复精心辅导学生,不按常规方式教学,对创作形式与作业成果甚少规范。

结语

工作坊作为国际课堂引进的重要载体,既是探索国际化教学模式的通道,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体验式工作坊教学以形式开放、内容活跃、结果多元化为特点,为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实践、操作平台,强调启发式与体验式教学,强化课程前期设计与过程引导,弱化制图标准,重视学生成长的个体化特性。

9周18次课程的工作坊,不同于短期密集的工作坊课程,教学周期拉长使内容与深度得到了拓展,学生有一定的沉淀与反馈周期,能力成长才能更加稳健。建筑学背景的丸山欣也教授与艺术学背景的学生在课程中均体验到了非常态的教与学,授课过程有“形”方法的探索与尝试,以及绘画表达形式的多元化与发散性,充分体现了体验式工作坊学科交叉、多元探索与思维开放的教学精神,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参考文献:

[1]丸山欣也:《新空间教育》,学苑出版社,2017,3。

[2]吉阪隆正:《環境と造形》,日本勁草書房,1986。

[3]蒂姆·哈福德:《混乱》,中信出版社,2018,1。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工作坊空间设计空间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空间是什么?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创享空间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