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待情景 理性思考 回归数学

2019-04-29 01:47杨克冬
关键词:理性思考情境

【摘 要】情境引入课堂符合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数学学习的特点,能够促使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情境的创设应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引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

【关键词】理性;情境;数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9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情境的创设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活生生地展现给了学生,情境教学法的出现更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生活化的数学,也让数学学习和数学思考变得更加有实践意义。当我们侧重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时候,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精神实质往往就被“搁浅”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数学思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发数学思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情境的创设,其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引发数学思考。

“需要思考、愿意思考”是学生主动思考的前提。因此,情境的创设应该是能引發数学思考的需要,它绝对不是为了摆设而摆设的。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课件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这种所谓的“情境”看似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恰恰打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它未能借用好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一有着较强“磁场效应”的形象深入课堂,引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这样情境的创设并不是适时而需,更谈不上相机而行了。

如在进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一师创设了变勤快的懒羊羊开饭店和爱美的美羊羊搭配着漂亮的衣服去挑选懒羊羊的美味盒饭的情境。在这个情境里,到处有着搭配的学问,勤快的懒羊羊做了美味的荤菜和素菜供人挑选,从视觉和听觉上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引发学生在不断质疑中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学思考的无穷乐趣。

二、再现情境,促进数学思考

情境再现课堂符合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数学学习的特点,能够促使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而“怎样思考”是学会数学思考的核心。学生有了疑问之后,接下来需要提出某种暗示以促进学生通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当现有的资料无法提供数学思考的帮助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再现以往的经验。思考是体验的保障。有了经历并不等于有了体验,只有经过真正的思考,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才能上升到思维层面,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在脱离情境之后还能再现,有了这种表象,可以在形象与抽象之间架起一座过渡的桥梁。因此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体验,让思考伴随学生体验活动的全过程。

如教学《认识平行》时,有位老师在提出“怎样移才能移得标准”后,学生陷入了沉思,但都没能想出有效的办法来。这位老师巧妙地播放了“推拉窗户”的视频再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以启发:要移得标准,就得有轨道,有“依靠”。学生便想出了用直尺为轨道去平移三角板的方法。老师巧妙地给学生以暗示,引发学生的联想,有效地促进了数学思考。

三、走出情境,提升数学思考

情境教学注重感觉的训练,直觉的培养,实际上都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因此,在感受、体验、经历的过程中,还要学生能走出情境,继续思考,在不断反思中提升数学思考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难的状态,有了先前的经验,能够产生一些联想,但是他们往往对所得的观念未能给予充分的批判,可能匆忙就得出结论,不肯耐心地寻找更为稳妥的答案。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让学生在自我批判、自我反省中继续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提升数学思考。

如在教学《搭配中的规律》时,在经历了感受搭配中的规律后,学生并未能将搭配中的规律抽象出来,而需要老师再次引导“有没有更便捷的方法呢”,走出情境,提升思考,总结思考。再如《认识平行》一课,老师在学生得出平行线的画法之后,又提出新的质疑:有没有不同的画法?一定要用直角边去“靠”吗?”在教师的质疑与启发下,学生发现了还可以用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锐角靠在直尺上去移,从而得出了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学生的反省思维得到发展,同时提升了数学思考。这样的数学课堂充满了严谨的思索,理性的思考,是真正基于学生数学学习本质的教学,是真正体现数学精神的课堂。数学课堂是关于数学思维活动的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有助于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甚至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加深刻。这样组织情境教学的效果才会有效,学生的知识结构才会螺旋式上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才能够更迅速地提升。

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掷地有声:“数学还是那个数学!”。这句话发人深省:我们的“数学”还是那个“数学”吗?我们的“数学课堂”还是那个“数学课堂”吗?如果是,我们创设的数学情境就该有“数学味”,它是能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它是能促进儿童数学能力的提升,它是为了培养孩子们有更高的数学素养;它不是为了堆积热闹、堆砌趣味,它更不能失去数学的本质。因此,我们有必要时刻深思:我的课堂,我苦思冥想创设的情境,是否有足够的思维含量去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是否有真正的数学体验去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否有渗透、传递数学思想方法?是否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如果没有,请慎重选择教学情境!

作者简介:杨克冬(1980.10-),男,汉,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职称:一级教师,毕业院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性思考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