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娟
2004年广东实行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进入第14个年头.这13年来,高中数学新课改在实践中有进步与突破,也有困惑与彷徨,更有思索与突围.回顾这些历程,分享这些困惑与思考,从中汲取力量,开拓新的教学境界,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本文就高中数学新课改在实践中教材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改进策略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在教材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的问题
从2004年进入新课改以来,广东高中数学的开始启用人教A版的新教材.
经过13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仍遇到了几点不小的问题.
1.教材存在结构不良问题
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高中数学教材衔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点,使得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的难度较大.若高一入学的数学教学中不额外做好相应的补充与衔接,这将对解题计算,对高中学习方程、不等式及二项式展开十分不利.
2.教材选题难易不当与优秀的配套资料匮乏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数学课程发生了转变,并为了更好地迎合素质教育而增加了相关的情境设定,这一改变使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课程的改革带来了好处,带有趣味性,且简单易懂.但是,在进行后续的习题训练时,却有很多学生认为数学习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与例题之间的难度具有较大的差距更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较大的困惑,甚至有很多学生会因为这点而躲避数学学习.所以,学生一般都需要另外购买一到两本适合自己的配套参考书.而现实中能很好地辅助学生学好数学的优秀参考书是少之又少.它们很多编排不合理,会出现习题与当前课时需要解决的重难点不吻合,也会出现超纲或者近几年高考已经弱化的题型等现象.这就需要科任教师把好质量关,认真筛选才能优化学生的做题效果.这些无疑给教师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特别对没有经验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新教材的进度安排不合理
在新课标改革以后,很多数学教师都发现了新教材的整个教学进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高一的学生要学习几乎是整个高中的知识,这对高一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繁重的学习压力会促使学生感到疲惫,甚至出现逃避的情况,学生刚从初中升到高中,尚未具备完善的数学思维,对一些较为棘手的数学问题更使学生感到恐惧,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样的心态也会影响整个学习效果.
(二)教学上出现的问题
1.教师在课堂上“讳”讲
当前我国高中数学学习方式主要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便是学生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被数学知识所吸引,并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跟随教师的步伐和思维进行数学学习,并且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善于反思数学题的深层含义以及自己在思考数学题中的不足,并在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被动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缺乏完善的学习技巧,仅仅是在课堂上接受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灌输,而自己只是将这些知识听在耳朵里,没有进行后续的温习和反思,这种情况下的数学学习会存在较多的不足,学生没有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遇到其他数学题时,也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遇到障碍,长此以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产生厌学和抗拒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充分地挖掘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思考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解题思维进行数学学习.
2.教学只求“表面热闹”
很多数学教师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丰富了授课内容,使整个课堂都具有趣味性,但是这些教师中有很多都过于注重课堂的气氛,而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即使有很多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但是却并不是被数学题所吸引,而是被这一氛围所吸引,这说明教师在提升课堂氛围的过程中,切忌盲目,而是要注重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对数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课堂的最大作用.
3.课堂讨论探究流于形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在课堂中设置相关的小组讨论环节,这些环节都使学生在无形中提升了参与意识,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仅仅是过于注重讨论,而没有意识到讨论的实质,从而不能充分地进行数学思考,再加上教师有时设置的讨论环节时间不够统一,很多學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也没能更好地把握节奏,从而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4.过于追求数学教学的情境化
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学习课堂是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善用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多教师认为情境模式的教学课堂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善于思考,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但是,这种情境模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却不能一直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有着重要的帮助.很多数学教师过于注重课堂氛围和情境的创设而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情况,甚至很多学生明明对一些数学题理解得有难度,教师为了促使整堂课的完整,还是会继续创设数学情境,这种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也是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初衷.
5.过于追求数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师已经开始采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设备来丰富数学课,从而促使以往较为枯燥的数学知识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多媒体设备,促使整堂数学课都是通过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由于缺乏了教师的讲解,更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系统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甚至整堂课下来,学生对数学知识一无所知,特意地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效果更是适得其反.
二、对以上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优化教材的设计
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设计是否可以考虑知识模块的形成体系和知识前后之间的衔接问题,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架构知识的框架体系,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能力更强.
新教材中既要保證学生可以直观清晰地感受数学题并理解数学题,还要注意转变以往习题和例题之间衔接不当等问题,要注意问题难易的过渡,使得整个习题都是由简到难,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疲惫,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调整教学任务安排
要适当地调整以往的数学教学任务,转变以往数学教学任务中的不足,并对数学知识进行适度搭配,难易搭配,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有效地度过数学学习中的瓶颈期,除此之外,还要善于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特别是难易程度的反馈,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安排,注重难易搭配,既给学生挑战又给学生放松和信心.
(三)教师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注重学生的“双基”和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曾指出高中数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公民的素质,这说明了高中数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符合素质教育对高中学生的需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教书育人的意识,并帮助学生巩固数学意识,打好数学基础,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从练习题做起,逐渐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力和应用能力,从而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为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添砖加瓦.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对高中数学来讲,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那么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善于应用素质教育的一些方法,并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合适的数学学习情境,以此来充分地发挥出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维忠,张金良,刘次律.2009年浙江省数学高考问卷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3):58-62.
[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4]张维忠,汪晓勤.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