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促进就业对策刍议

2019-04-29 03:54王玉翠王晓凤梁卓玛银措王丽卉宫业兴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

王玉翠 王晓凤 梁卓玛银措 王丽卉 宫业兴

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农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SRTP)基金项目(编号:20180514)

【摘 要】 文章采取对大学生就业态度和就业形势认知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和就业形势认知情况,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提出大学生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加强专业指导和训练,大学生自我提升,多方面发展寻求优势。

【关键词】 新形势;大学生;促进就业

就业这一重大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现实。要想搞好就业工作,需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把握好自身的有利条件,利用周围的有效资源,做好就业的准备,增强就业者信心。

一、调查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展开,主要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被调查对象为甘肃农业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分两批次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203份,无效问卷有97份,无效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被调查对象对未来还没有什么规划。

本次调查对象按性别比例构成来看,男生占44.83%,女生占55.17%;按年级构成来看,大一学生占4.43%,大二学生占32.02%,大三学生占36.95%,大四学生占26.60%。可见,这次调查的“主力军”为大二至大四的学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一的新生只有鲜少的人考虑了以后的职业生涯,大多数人还没有这个意识,大二到大四的学生每个年级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了;按专业构成来看,理工类占28.08%,金融类占33.50%,文史类占9.36%,计算机类占0.99%,其他类的占28.08%。

二、大学生就业态度与就业形势认知调查

1、大学生毕业后选择

在被调查对象中,选择就业的占多数,达到了52.22%,考研的占比为37.44%,其他选择占比为5.42%,自主创业的占比为3.94%,选择出国的仅占0.99%。综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应该尽早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尽早的去做好准备,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保持优势。

2、專业对口问题

被调查者中,有14.43%的学生认为要看具体的情况,48.28%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考虑专业是否对口,他们认为发展机会比专业对口更重要;25.12%的人则考虑先就业再择业;12.32%的学生只考虑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不予考虑。

调查结果表明,接近半数的同学找工作时更加注重发展机会,并不特别重视专业对口问题,毕竟缺乏工作经验是每一个本科毕业生找工作时的致命伤,所以只要有发展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因为有的专业,例如,会计、财务管理、经济等具有比较明显的专业特征,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会为了积累社会经验先选择就业,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后再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还有少数的学生因为专业针对性特征明显,所以只能在与本专业有关的行业进行择业。

3、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仅有0.49%的人认为就业现状非常乐观,1.48%持良好状态,18.23%的人认为就业形势一般并没有达到极端状态,33.5%的人认为就业比较严峻,46.31%表示就业十分严峻。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很多企业原本的招人计划“缩水”或者“冻结”,这无疑给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多的不利。

4、大学生就业的素质要求

就大学生在就业的最欠缺的素质排序中,学生们大多把良好的自身专业素质排在首位,其次是应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关系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技巧能力和就业经历。这说明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但由于欠缺相关工作经历,导致自身职业素养不高。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将理论学习和实践二者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1、外界环境因素

就目前就业市场来看,大部分企业并不会选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会选择能力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人才。同时由于我国的产业转型导致原本的在职员工下岗待业和毕业生竞争岗位,再加上高等教育的普及导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上升,促使劳动力供给量猛增。

2、自身因素影响

很多毕业生都存在自身专业能力欠缺,由于实践经验缺乏导致职业素养也不高,同时眼高手低也是大学生共有的问题。

3、专业方面的限制

由于很多专业有其本身的技术性,因此,大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跨专业就业,只能选择本专业相关岗位就职。其次,由于女大学生生理因素以及生育和女工劳动保护等方面原因,单位会更倾向于对男大学生的选择,因此会出现分配不公现象,加大了女生就业的难度。

四、大学生促进自我就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专业指导和训练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多创业、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改变大学生对新形势下的就业认知并提高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度,提升大学生的市场认可度;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应该建立实习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能够展示自己的平台,才能够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处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更高的高度,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2、大学生自我提升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正确定位自己,同时明白大学毕业仅仅是职业生涯的开始,也是知识运用的开始。同时,需要认清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知识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方能走好就业路。最后,应该内外兼修,在校不但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还要充分利用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作为一名求职者,还应该时刻关注就业信息和国家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

3、多方面发展寻求优势

对于特征较为明显的专业,学生可以同时选修不同于本专业的双学位,就会减少因为针对性明显而只能“被就业”的情况,从而提高就业率。

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高校应针对女性进行必要的改革,开设适合女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和科目,发挥女性独有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女大学生树立独立自主的观念,在求职中发挥自己的长处。

【参考文献】

[1] 刘滨,刘敏.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经济学院.2018(09)150-154.

[2] 马相海.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组织部.2014(22)137-138.

[3] 于小艳,徐宏志.农业院校工科大学就业质量现状调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04)105-108.

【作者简介】

王玉翠(1996.11—)女,汉族,甘肃张掖人,现为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财务管理系2016级财务管理班学生.

王晓凤、梁卓玛银措、王丽卉,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财务管理系2016级财务管理班.

宫业兴(1983.11—)男,汉族,山东德州人,现为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财务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新形势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