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燕
[摘 要]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收获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生长的过程。以“知”启“智”的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创造发现、研究、探索、体验的机会,将他们的潜能展现,让他们的思维更活跃,更促进他们思维真正地“长”出来,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生长;潜能开发
在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师生生命力价值所在地的课堂,进一步反思学生立场,促进学生思维生长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的课堂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要善于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阶梯,激发、引领、启迪,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维。以“知”启“智”,让每个学生的思维真正长出来。
一、用心设计,从“关注开放”到“引领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的这种希望更加强烈。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创造机会,课堂开放,大问题设计,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共识,这是学生发现、研究、探索的基础。然而课堂开放之后,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进一步抓住思维的提升点,设计交流中的问题,引领思考,在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发现、研究、探索,促进思维真正地生长。
【案例】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中,在老师摆了1个、2个、3个三角形,并填写所需小棒根数后,让学生自己想着摆,并在表中填写。学生交流摆5个、100个、1760个……
众学生仍然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引导: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么多的例子用一个式子概括?想一想,写一写,写完的同学与同桌说一说。
……
生1:用问号和省略号。
师:你具体是什么意思,能说得完整一点儿吗?
生1:三角形个数是“1~?”,用“……”表示小棒根数。
师:小棒根数用省略号表示?
多生笑。
师:是不是太笼统了?怎么跟三角形个数产生联系呢?
生2:我帮他修改一下,用“1~?×3”表示小棒根数。
师:你们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你怎么想到用“1~?”表示三角形个数的?
生1:要表示1个、2个、3个、4个、5个……数也数不完个三角形,我就想到了用“1~?”表示。
生3:“1~?”太麻烦,我用x表示三角形个数,x×3表示小棒的根数。
师:还有吗?
生4:我用a表示三角形个数,a×3表示小棒的根数。
接下来的回答基本都是不同字母表示。
师:老师请教一下,请问这里的“1~?”、x、a……都表示什么?你看明白了吗?
生:未知数。
师:未知数在这具体情境中它表示什么意思?
生:三角形的个数。
师:例如,能表示100吗?1000呢?能表示他的1760吗?包括你们想的那些数吗?
众生:能。
师:我明白了,同学们想到了用一个符号或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个数,用一个式子表示小棒根数。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字母表示,这是用字母表示数的一种方法。
板书: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用a×3来表示小棒的根数。
师:由此可见,这里的字母是表示一个数吗?
众生:不,是表示一类数。
……
【认识】教师关注了教学的开放,引导学生通过摆三角形,从少到多,从有限到无限,逐步走上探索之路,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在学生脑子里摆了很多三角形并填了小棒总数后,教师引导性语言:“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么多的例子用一个式子概括吗?”在学生想到用各种符号或字母来表示时,又引领思考:“请问这里的x、a、省略号都表示什么?”“能表示100吗?1000呢?能表示他的1760吗?包括你们想的那些数吗?”……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亲身经历字母表示数的形成过程,自主体悟、感受到字母与数字之间奇妙的关系,感悟数学的简洁之美。
【反思】“让思维能深入”
第一,要关注问题开放、有向、有弹性。开放的问题,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是思维发展的前提;有向的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才有创新;有弹性的问题,有助于重心下移,使学生的基础性资源得到生成,使他们的起点状态得到呈现。
第二,要关注教师引领、点拨、拓展。在课堂“放”“收”的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学生可能产生的困难与障碍,教师通过引领性的语言,点拨、拓展,促使学生浅层次的活动感受向较高层次的活动经验转化,对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把思维的深刻蕴藏在浅近平易的语言、生动的画面、简洁的表格中,通过步步深入挖掘到本质核心。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二、悉心组织,由“问答式”转向“讨论式”
“问答式”交流容易让教师的教学心向放在得出什么答案的上面,学生的学习注意放在揣测老师要的什么答案上面,往往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提问走。“讨论式”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要有恰当的、有价值的、有空间的、有意义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深入讨论。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指向具体內容和中心问题,比较、判断、推理……在交流中既形成共识,又保留其个性。在这过程中,凝聚着学生的学习心向,集中学习注意力,维持思考方向。当然也会有辅助性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刻、拓宽,保障对中心问题的思考质量。
【案例】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笔者这样组织学生探索图形“放大”含义的:
中心问题:我们来研究原来的图画到放大后的图画(图1),是怎样变化的?先看图填写表格,再相互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填表,并相互讨论后交流:
生1:放大后的长是原来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是原来宽的2倍。
生2: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是2∶1,放大后的宽与原来宽的比是2∶1,两个比都是2∶1。
生3: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和放大后的宽与原来宽的比相等。
生4:长和宽都是按2∶1的比例放大的。
师出示ppt中结论(图2)。点穴:“对应边”是什么意思?
生1:原来的长与放大后的长是对应边,原来的宽与放大后的宽是对应边。
师:对应边长的比2∶1,是谁与谁的比?
生1:是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
生2:也是放大后的宽与原来宽的比。
生3:是放大后长度与原来长度的比。
师:比的前项是什么?后项是什么?
生1:前项表示放大后的长度,后项表示原来的长度。
生2:前项是放大以后的长,或者是放大以后的宽,后项是原来的长或原来的宽。
通过进一步辨析得出:把长方形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这时我们就说把原来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板书:按2∶1放大)
【认识】本案例中,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包括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讨论,教师在讨论中的责任是维持和推动这种互动深入持续地进行下去,准确调控互动的进程和程度,引导学生把握住认知的重点与难点。使其经历“材料感知——观察比较——归纳提炼——抽象命名”的概念建构过程,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形成对“放大”概念内涵的丰富认识,帮助其形成比较和分类、概括和抽象的能力,帮助其提升准确、简练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述水平。
【反思】“让思维飞一会儿”
第一,研究“具体”学生,鼓励学生多些生成。衡量一堂好课,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思维是否有发展。“问答式”的教学,教师怎么问,学生如何答,形成的是一种“线性序列”。这样的课堂必将缺乏激情、灵感,当然少有生成。在这过程中,用一个中心问题来引领,讲深、讲透、讲明白,通过教师的悉心组织,由“问答式”转向“讨论式”。不光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包括学生与课件之间也不断在互动、讨论、交流。
第二,适当滞后评价,给学生留白的空间。现实课堂中,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讨论式”的意识,即能提出好的问题,但“问得好,还要用得好”,才能进入讨论式。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着急一个学生回答后,看没能到位就马上评价。可以滞后评价,给学生留白,让学生多补充,不断改进、不断调整、不断成熟,教师只需穿针引线,耐心等待,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让思维真正长起来。
三、精心策划,变“任务布置”为“问题解决”
学习的过程主要是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样的经历中,学生不只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学会思维。所以教学中要精心策划,变“任务布置”为“解决问题”,以“问题引领”贯穿其中,发展思维。
【案例】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这样创造梯形中认识梯形。
中心问题: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们“两组对边平行”。那么,有没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呢?
第一层次:
要求: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请你添一条线,形成一个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比如说,我们先来看这个一般的四边形(图3),怎么添呢?
学生尝试。
呈现资源交流:
生(边操作):我在这个位置画出与下面的一条边平行的线段。
师打开:下面这条边的平行线只能画在这个位置吗(图4)?只能画这条边的平行线吗?相互说一说。
学生相互交流。
生:有无数条,只要与下面一条边平行就可以了。
生:(边操作)还可以画在这里,画出右边的平行线。
生:那也可以画出左边和上边的平行线。
师:是啊,没有平行的对边,只要选择一条底边,画出它的平行线,创作一组平行的对边。
过程中重心下移:选择另一条边用直尺再推一推,再把找到的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剪下来。
第二层次:
师:其他的图形呢?你能添上一条线,形成一个“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把它剪下来吗?”
学生在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中尝试。
交流:(1)聚焦三角形,呈现画好的三角形。师:老师发现,三角形中,没有平行线,创造出一组平行对边,同学们都做到了。
(2)聚焦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些同学认为已经有一组对边平行了所以不需要添了,你同意吗?
部分生在思索,部分生:不同意,要求只要有一组平行。
师:有两组对边平行,现在只能有一组平行,怎么办呀?
生:我想到了只要破坏一组,就只剩下一组了。生边回答边操作。
师: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你会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变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了吗?
重心下移学生自己操作。
……
【认识】像生活中“梯子”的样子,是学生对梯形的原始经验,是梯形的直观表面特征。而梯形的本质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对学生而言不仅陌生而且隐性、抽象。怎样引起学生主动探寻梯形的本质特征?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利用已有知识,引出有没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呢?给学生提供了生成自己问题的空间,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反思】“让思维看得见”
第一,“问题解决”更能促进学生主动意识。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任务布置”容易让学生学得被动,“问题解决”更能促进学生有目标,主动地投入学习。
第二,“问题解决”设计在学生认知结构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他们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充实、调整、发展,重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原有认知结构为新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情趣、知能,往往产生于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的认知冲突。利用“结构”,以“知”启“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在问题解决中,让思维真正长出来。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会思维。用心设计,悉心组织,精心策划,激发其有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更深层面认识和开发知识内在的结构关联,充分组织讨論、交流、互动,让学生生成自己的数学认识,让思维真正长出来。
[参 考 文 献]
[1]郑毓信.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数学核心素养”大家谈[J].小学教学,2017(4).
[2]任旭,夏小刚.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思维发展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017(8).
[3]吴传松.回归源头·让数学思维的生长看得见[J].新课程导学,2017(8).
[4]李昌官.问题情境及其创设[J].中国数学教育,2018(11).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