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主题式案例情境创设策略

2019-04-29 01:51王慧君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哲学高中生案例

王慧君

[摘 要]

培养科学精神应是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要培养的首要核心素养。哲学教学中可利用身边问题、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经典案例等创设多样主题式案例情境,培养高中生批判反思精神、求是求真精神、探究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关键词]

高中政治;主题式案例;科学精神

在2017版新课程标准公布之前,“科学精神”素养是以“理性精神”界定的,2017版新课标最终将其凝练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是达成其他素养的基本条件。”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其基本概念、原理等均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为直接的内容。培养科学精神应是该教材要培养的首要核心素养。

课堂效果调查表明,与分散的“碎片式”的情境材料设计相比,学生更喜欢主题式教学设计,结构清晰,思路顺畅,主题本身就给他们很大的思考、学习空间。主题式案例情境教学,不但能发挥案例教学所具有的一些共同优势,也因为其主题“一”以贯之,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被学生接受,所以成效也更加明显。那么,在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理性精神,怎样创设主题式案例情境进行培养?

一、哲学中培养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内容

哲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主要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基本素养。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精神。

(一)批判反思精神

有理性的态度,进行理性的思考,能够运用联系的、整体的、全局的、发展的、对立统一观点去认识和解释事物,不被情绪左右,有自我控制力,理性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各类关系。以唯物辩证的思想审视剖析历史事件、社会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不盲从权威,不盲从书本,而是具有自觉反思意识,敢于突破传统,挑战权威。

(二)探索合作精神

有强烈的好奇心、想象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探究事物,养成勇于探究的精神;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遇到困难,不回避、不退缩,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探究,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重视合作,与他人加强交流沟通,注重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三)求是求真精神

学习掌握辩证唯物论、唯物认识论的观点、知识,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都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真知。

(四)创新精神

具有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二、培养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多样情境创设策略

(一)用身边问题创设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科学精神

哲学来源于生活,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又指导生活,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主题式案例情景,在引导学生用哲学观点与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中培养科学精神。如教学《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课,以高中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为主线设计问题情景。①“在高中生活中存在哪些矛盾?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为什么把首要任务放在学习上?”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中清楚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地位、作用。②再讨论:学习与恋爱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小陈同学由于谈恋爱,结果成绩大受影响,从班级前10名跌到30名。如果不解决好恋爱问题,小陈的成绩将继续下跌,所以紧要问题是解决恋爱问题。这又体现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还能相互转化。③我们高中生应怎样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恋爱之间的关系?从哲学层面上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获得方法论:抓主要矛盾、抓关键;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这一案例,贴近学生实际,也是学生比较关心又很敏感的话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调动;这一系列讨论、探究、合作、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素养得到历练,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思想、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

(二)用社会热点创设情境,在探究问题中培养科学精神

社会热点焦点是学生十分关心的,教师以此创设主题式案例情境,学生们往往会带着好奇心,怀着一定的责任感,抱以较强的探究欲望,去关注社会现象,去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以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能源汽车这一主题设计案例、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首先我这样导入:“手头有20万元,想买一辆汽车。有两种类型供選择,一种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另一种是传统能源汽车(加汽油的)。你觉得我买哪种好?说说理由。”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七嘴八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选买前者,有些则是后者。

我顺势引导讨论:“在发展趋势上看,不远的将来,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必将取代燃油汽车,为什么?这体现了什么哲理?”大家纷纷列举电动汽车的许多优点,指出传统能源汽车的诸多不足;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事物、旧事物的含义,分析“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学生们结合教材知识,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搞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区别,理解新事物能够战胜旧事物的三点原因。

接着,我又抛出并展示下一组问题,组织学生探究:“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能在短期内完全取代燃油汽车吗?为什么?这体现了什么哲理?”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们达成一致观点:电动汽车还存在较多不足甚至比较致命的问题,而燃油汽车因仍有各种优点,易为广大百姓接受,所以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完全被老百姓接受与大量购买,还需要较长时间。我再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分析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会一帆风顺,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道路是曲折的原因。我稍作总结,再引出问题:电动汽车必然取代燃油汽车,“前途是光明的”,但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燃油汽车,必然会经历曲折的过程,“道路又是曲折的”。

最后设计思考问题:这要求生产厂家、销售商要怎样看待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由此获得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分析探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哲学原理中,学生们求是求真精神、辩证思维、探究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精神得到锻炼与涵养。

(三)用国家大事创设情境,在纵论关心中培养科学精神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比起美国、日本、韩国的高中生,中国高中生有着最强的国家意识和最为务实的人生观,79.4%的中国高中生认为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有着较高的政治认同素养。表现在,高中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均有较高的认同。表明,当前的高中生大多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爱国热情,在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及国家统一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近几年的高考指向也需要高中生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为此,利用国家大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国家观念、国家意识,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的有效渠道。

教学《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时,刚好央视发布重要新闻:我国“深海勇士”号海试成功,返航三亚。于是笔者以此为主题,设计案例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把握实践的含义、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先用古希腊海洋学家的预言和各国潜水器最深潜水记录的事实,复习前一课“意识的作用”,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引入新课奠定良好基础。结合播放新闻短视频:“深海勇士号”首次执行深海考古下潜作业,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的含义。让学生阅读教材知识,再结合“深海勇士号”案例思考讨论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结合深渊潜水活动,分组探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目的。这一系列情境探究活动,不但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设计师们的聪明智慧、创新开拓精神,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研发团队的团结合作精神,也使学生们在探究、合作中锻炼与培养探究合作精神、求是求真精神、创新精神。

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正值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有五年。中国与沿线国家把理念化为行动,把愿景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以此为主题设计案例情境,引导学生探析联系的三个特点,不但让学生知道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让学生清楚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尊重客观事实,要在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规律,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求是求真的精神。

(四)用经典案例创设情境,在合作探索中培养科学精神

历经岁月洗礼仍留陈,纵横千百年仍流传的经典案例,包括故事、寓言、诗歌等,大多数高中生比较感兴趣,给予积极关注,会主动地思考探究。这些经典案例中里面包含着许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利用这些经典案例创设主题式案例情景,也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名著《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团队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成员间联系密切,体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整个团队与各成员之间又体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关系;取经团队又是一个经过优化整合的系统,体现系统优化方法的原理。利用这个经典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预设的系列问题情境,使学生极大兴趣下分析理解联系的含义、特点;在分析团队与各成员在地位、作用、功能上的不同,把握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通过探讨各成员的自我表述,理解它们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具体而言就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西游记》师徒四人组合是世界上最好的团队组合:德者——领导团队,能者——攻克难关,智者——出谋划策,劳者——执行有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理解取经团队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系统,具备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体现系统优化的三个方法。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中,利用“医学史记载”的有关输血技术发展的经典案例,设计案例情境,组织讨论探究活动。这些经典案例材料本身就是在传递有关输血技术的科学知识。在这一课学教活动中,处处能体现科学精神素养培养的踪影、时机,充分发挥了主题式案例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良好效果。

上述系列教学实践表明,哲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途径很多,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明显。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经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特点,优选、整合有用资源,设计更有现实性、针对性的主题,创设更有思想性、启发性的问题情景,组织更有实效性的讨论探究活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2]李德桃.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10).

[3]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4]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M].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5]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高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中日韩美高中生比较研究报告[N].中国青年报,2012-04-19.

[6]黄万强.高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调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8).

[7]央视网.“深海勇士号”首次执行深海考古下潜作业[OL].http://tv.cctv.com/2018/04/22/VIDEiNaveYnrROxJXF85mjRd180422.shtml,2018-04-22.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哲学高中生案例
样板案例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