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件的疑难问题研究

2019-04-29 01:49朱介岑
经营者 2019年1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的物质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使得各种侵财犯罪大量发生,其中盗窃犯罪案在全部侵犯财产的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当前盗窃犯罪已呈现出新的特点,并趋于团伙化、系列化、专业化、智能化。然而,我们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却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如何能够有效地遏制住这股犯罪的势头是刑侦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论题将从盗劫案件的概念、盗窃案件的特点及盗窃案件的防范进行浅析。

关键词 盗窃案件 侦查工作 防范对策 协作机制

一、盗窃案件的概述

盗窃案件指的是窃贼采取不为人知的手段,非法占有私人财产的违法案件。我国最多的犯罪案件当属盗窃犯罪,盗窃案件占刑事案件的比率最高,该犯罪案件涉及的范围广、数量多,侵害的人民群众数量也不在少数,为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不计其数。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通信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盗窃作案更加便利,盗窃案件逐年递增,团伙作案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犯罪手段也逐渐复杂化、多样化,严重地危害着我国居民的安居乐业,损害了居民的财产权及人身安全。

二、盗窃案件侦查困难的主要原因

由于盗窃案件是犯罪分子通过非公开的手段,非法的占有社会以及人民的公私财产,因此,盗窃案件一般都具有案发频率高、物证繁杂难辨、现场破损严重等特点。目前,盗窃案件爆发率成直线上升,作案的成员流窜作案,人员查询困难。有句老话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今,这盗窃的犯罪分子也呈现了知识化、科技化。他们能够根据警察查询的方法而改变作案模式,手段连警察都堪称“神技”。盜窃案件为何如此猖狂?通过对近些年国内的几起盗窃案件的归纳与总结,得出来以下几个结论。

(一)社会对盗窃防范意识较差

在发生盗窃案件的居民区或者工厂内,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非常薄弱,物防设施简单、老化、破损,技防设施更加稀少。例如:居民区的住所并没有配备上防盗门或者防盗窗。居民的防范意识薄弱,在犯罪分子连连犯罪后并没有及时的亡羊补牢,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甚至增加了犯罪分子的自信心。

(二)基层公安基础业务水平较低

目前,公安机关对基础设施的运用水平普遍不高,只注重表面的巡逻和防范。对废旧物品回收机构、金银典当行等销赃地点的防范措施缺乏有效性,导致大量的赃物流向社会,给犯罪分子提供了销赃的市场,同时,这也是盗窃犯罪分子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盗窃案件侦查主要问题

(一)作案主体结构复杂

目前,盗窃案件逐渐由个人向犯罪团伙、犯罪集团的方向发展,团伙作案能够对作案过程进行设计,具体分工,并设计逃跑路线,增加了犯罪的成功概率,也为公安机关的案件侦查增加了难度。加之公安机关对盗窃犯罪的打击力度较低,社会治安较差,更给了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的机会,导致犯罪团伙越来越大,逐渐向犯罪集团的方向发展。

(二)盗窃技术水平较高

盗窃犯罪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工具强行破坏居民家的门板或窗户,从破坏的地方进入行窃。二是利用居民楼外墙壁的下水道管道、煤气管道等易于攀登的物体进入居民家中的阳台入室行窃。三是利用居民楼的防盗窗和防盗网当作阶梯。四是利用万能钥匙或者是假扮居民请开锁公司开锁。

四、盗窃案件的侦查对策

(一)加强现场勘验和保护

事发之后公安机关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现场,做好对现场的勘查工作。保护现场是破案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根据以往的经验,案发现场的完整与否直接决定着犯罪痕迹物证的多少,只有保护好现场才能获取更多的犯罪信息,提高案件的侦破率以及破案品质。

(二)充分发挥刑侦“三大支柱”的作用

完善现场勘查机制,不断加强对案发现场的勘察力度,并从中提取有利于破案的痕迹物证,在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功用发挥到最大的同时,将刑事技术用到实处。同时要密切关注涉及旧品交易的场所,如废旧收购行业,个体金银首饰店等,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监督,可以防止其成为罪犯销赃的场所,封锁罪犯的销赃渠道。

(三)合理判断案情,缩小排查范围

合理判断案情就是根据作案现场的调查以及下乡查访的分析,将获得的案件材料进行总结,依靠盗窃案件分析方法判断是熟人作案还是陌生人作案,是团伙作案还是单人作案,是流窜作案还是本地区作案。以此为据,进一步分析犯罪分子的外貌形象、人身特点,缩小调查范围。

五、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人口流动的速度加快。盗窃案件愈加昌盛。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公民的守护人的公安机关势必要加大对盗窃案件的打击力度。盗窃案件并没有多么厉害的盗窃手段,是可以提前预防的,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与公安机关进行有效的合作。通过对盗窃犯罪分子的深入分析,充分了解其犯罪的特点以及在目前社会经济下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作者简介:朱介岑(1996—),男,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刑事侦查。]

参考文献

[1] 陈娅.略论盗窃犯罪[M].法律图书馆,2004.

[2] 陈兴良.盗窃犯罪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5.

[3] 臧东斌.侵犯犯罪定罪量刑案例评析[M].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

[4] 王礼仁.盗窃罪的定罪与量刑[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走出去”政治风险研究
应收账款审计风险浅议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