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土壤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的战略资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向土壤系统转移,并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汇集、残留于土壤环境中。降低土壤中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含量的方法很多,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已经形成如物理修复、土壤淋洗、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农业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成熟完善的土壤污染治理措施。通过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主要土壤污染物具体治理举措的研究和分析,凸显了我国对于和谐生态环境的追求。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农药残留 预防与治理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类不断地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加大。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之本。根据最近我国自然资源部调查结果显示,现在我国的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非常大,并且有继续扩散的趋势。据统计,我国重金属等污染物每年都会污染大约2000万吨粮食。不仅仅是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也是致使土壤污染的一大隐患。人们对于生活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土壤污染治理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针对我国现阶段这一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土壤污染出现原因以及治理现状展开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在我国处理土壤污染问题上略尽绵薄之力。
一、土壤污染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农药被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而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由含有砷、硫、铅、铜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农药通过污染土壤、进入地下水等方式不断地积累,最终影响了土地的酸碱程度以及有机质含量和植被情况,使得土地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我国政府对于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壤修复技术和加强地区实验等要求已经开始在我国大范围内推广。主要对土壤污染产生严重影响的汞、镉等重金属以及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和其他一般常见但不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化学反应分解的元素采取了多种治理方法,最终使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同时也缓解了土壤性质的败坏程度,避免了毒性更大的化合物植物的产生,也避免了污染物被其他生物吸收的可能性,从而构建了一个绿色的食物链,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土壤污染对动植物和人类身体健康的伤害。
二、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
(一)重金属污染
我国重金属的来源主要由大自然和人为造成,自然界的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大气、水体以及土壤中。人为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废气排放以及生活垃圾等方面,例如:煤炭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中的重金属颗粒物含量的增加并经过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一定的毒害效应。我国城市大气中污染物有烟尘、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等等,主要來自Zn、Cu、Pb、Cd、Cr、Cu、Zn等金属开采加工以及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致使我国空气质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超过《欧盟空气质量标准》和WTO《欧洲空气质量指南》中规定的年均标准限值或参考限值。总体来说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其中Cr超标现象最为严重,是我国环境部门急需重视的问题。
(二)残留农药污染
残留农药直接来源于农药等化学产品,农药的使用直接污染了植物的表面和内部,这种吸附性比较强的化学物质无(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法根除;长时间处于受到污染的环境中,农作物会被动的吸收污染物质,从而致使整个生态环境也无法避免地受到污染;与此同时,来自其他方面的残留农药还有动物养殖过程中食用含有化学药剂的饲料产生的废弃物。残留农药的种类多样,下边仅以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物质为例,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机磷类的农药如:氧化乐果、对硫磷、毒死蜱、三唑磷等;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主要有:六六六、三唑酮、百菌清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主要有:克百威、灭多威等;还有其他的农药物质等。
三、土壤污染治理的具体举措
(一)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由于土地中重金属的含量经过堆积引起的污染状况。对它的治理就是要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种方法:物理修复(包括电动修复和电热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农业生态修复等。
修复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根本做法首先必须要制止污染源,停止污染土壤,然后再逐步将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使有毒的物质越来越少,达到生态环境的标准。当然,这只是我们预想中的最好目标,通常我们只能做到尽量减少重金属排放。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发展一些污染较小的高科技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对于正在进行的重工业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严格管控污染物的处理,避免其因不正当的排放而造成对土壤的二次污染;对一些不正规的工厂企业采取强制性关闭等措施。其次,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当地一些重工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情况,并且加强综合治理和管控。与此同时,企业单位注意资源节约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多重降污,减少污染物质对土壤的损害程度。最后,企业废弃物排放必须按照标准进行,政府需要从旁协助并对总量和浓度严格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的严密性,对于较大的排污系统可采用废水引流和直接阻断排污口,避免其直接污染生态环境。
(二)农药残留土壤污染的治理
由于经济问题,我国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治理农药残留问题:
第一,化学修复法。使用土壤改良剂如石灰、碱性磷酸盐、氧化铁、碳酸盐和硫化物等,使其与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比较难溶于土壤的化学物质,这样就不会被农产品吸收,提高粮食安全。化学修复法同时还能将一些污染物质进行还原分离,使其发生沉淀,不会在泥土中四处分散。另外使用的化学产品(有机肥)也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营养成分增多,增加和改善了土壤中胶质物质的数量和质量,使其对有害的污染物质(如农药残留等)的吸附性增加,使污染物质在土壤中活性降低。
第二,农业生态修复法。对受到污染的农田土质进行检测,根据其中的污染物质成分来种植一些其他类别的不可食用的经济型作物,可以种植一些针对污染物质有较强吸附力的植物。
第三,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对土壤进行更换和深耕翻新。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用深耕翻土的方法,而对于重度污染的土壤则需要使用客土和换土法。
第四,降低以及断绝农业面源污染。首先,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尽量使用有机肥,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等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残留;其次,农业用水的选择,不使用工厂排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和生活废水,而是采用地下水等干净水源进行农业浇灌,假如处于水源稀少的地区,可以采取种植抗旱能力强的农产品作物,一定不能使用有污染的水源;最后,采用地膜覆盖方法来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容易污染土壤,塑料膜清除不净会影响土地肥力造成土壤污染;最后采用优质的土壤来进行农作物的培育,不能使用生活垃圾和污泥制造的填充土种植,造成粮食早熟、减产、质量安全没有保障。
四、结语
如何防控和修复土壤,使土壤恢复生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稳定,是我国现间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此,我国政府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中不断开展工作,在局部的地区内取得了很好的土壤恢复效果。但是由于污染问题的复杂化,小范围的城市试验性治理不足以有效遏制我国土壤中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
土壤污染对人们生活影响极大,如果不尽快解决,放任污染的持续加重,会对我国土壤生态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因而,土壤污染的治理必须要得到重视,坚持防污为中心,治理与修复相结合,调整我国现行的工业产业结构,使其合理化、高效化。
(作者单位为北煤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王泽(1980—),男,辽宁北票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