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霞 郭鹏 王利 陈进 陈燕英/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要性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作为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建设内容,农业农村信息化能够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改善农民生产环境,在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图1 项目组成员调研四川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业农村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其建设离不开网络和相关软硬件的支持,当下,农业农村信息化主要以“互联网+农业”的形式体现,主要使用在四个方面: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化、农业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的信息化。
结合当前的形势,将信息化应用于农村社会突发性公共危机预防与处理机制的建立完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途径;农业农村信息化已成为农业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
图1为项目组成员就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向管理部门、企业进行调研。
伴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互联网在农村千家万户的普及,农民和农业行业从业者的信息化意识逐渐增强,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农村信息化网络、各类农业信息网站等的建设需求随之增强。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8年末,中国总人口达139 53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6 401万人,占总人口的40.42%。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的需求是相当庞大的,目前也具备了服务消费的经济基础,这为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优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目前,全球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整合资源,促进了交流和共享,应用广泛、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带来了诸多新的重大突破。信息化水平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我国也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2005年,我国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有关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问题,指出“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国家相继印发并实施了《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实施办法》《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其中,《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编制的第1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五年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我国成立了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加强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农业农村的融合;之后,《“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大力推进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农业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设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八项工程建设,中央已将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
全世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信息化朝共享、智能、数字的方向发展,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其中,“互联网+农业”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作为当前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支撑技术,正蓬勃发展,它充分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不仅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组织化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等提供了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正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1979年,我国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并应用于农业,同年,成立了遥感技术研究所,首开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先河。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农村信息户户通”等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农村部建立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网站截图见图2)为核心,集中国农村网、中国农业新闻网等20多个专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初步构建了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创建了全国农业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系统,各省农业部门设立了局域网和信息网络,建立了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拓扑图见图3),80%的县及农业部门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但从发展历程看,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全面性、规范性方面,信息的应用率、传递效率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发展空间很大。
图2 中国农业信息网官网截图
图3 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拓扑图
目前,我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初步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但对于农村庞大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农村信息网络不发达,仍处于以电话、电视、网络为主的初级阶段,一些偏远地区还没有实现网络覆盖,与信息技术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基层农民缺少收集、处理、传输信息的软硬件设备。另一方面,农村乡镇、村级仍极度缺乏农业信息服务中介机构,且农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集中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农业信息传递效率不高。另外,目前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平台比较单一,但农业生产环境、不同作物对农业信息化的要求又不尽相同,增加了建设难度。
从我国大环境背景看,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印发并实施了如《“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等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了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等八大工程建设。但是,在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细则制定等方面尚不完善;且面对复杂的农村环境,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尚没有形成体系,涉及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使用各环节的行业标准缺失或者标准化程度不够,导致目前采集到的大数据统一性差、质量不高;同时,涉及到大数据安全性的问题,一些用户不愿意将数据共享,怎么将采集到的大量数据有效应用起来,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数据的实用价值难以凸显。另外,农业农村信息化设备及软件的运行维护费用高,这就需要政府持续有力地投入,才能确保其健康运转。整体来看,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有待加强。
一方面,县、乡镇、村的基层工作者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及相关软件应用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人甚至认为在环境复杂的农村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导致目前形象展示工程较多,真正应用较少,制约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农民使用农业信息资源网站、软件采集和反馈信息数据的意识不强,主动参与建设和应用农业农村信息化相关设备、软件的热情不高,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效益较低,特别是对一家一户的小散户而言,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年人,他们不以农业生产的果实为主要经济来源,对于农业生产持随意态度,也不太熟悉互联网技术,他们几乎不主动参与农业信息的搜集、采用和反馈,影响了农业信息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规范性,信息质量不高,难以实现农业农村信息的全面数字化、共享化。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和进程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但目前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基层工作人员农民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层农业行业工作者身兼数职等诸多原因影响,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进程缓慢,基层工作队伍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专业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政府要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给予足够的财政投入,并制定操作性强的倾斜性政策,给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不断加强包含互联网技术和软硬件开发、入户落地等在内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内涵、政策法规、使用方法等在内的宣传力度,对已建设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系统要让农民和农企知悉并熟悉;加大农业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等技术和软硬件的推广力度;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使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对接;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农机具调配、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技术、农资购买等实用信息的实时更新,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和反馈信息,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应用,让农业信息网络系统真正发挥效用,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发展。
要持续发力,不断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以及工作方案细则等。一方面,对于维持行业相关技术及设备的研发、销售等环节市场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另一方面,落地实施相关标准和建设行业体系,完善农业生产数据的规范性、精准性以及采集标准的统一性,能够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大数据库的良好建立,为早日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数据的全面共享服务。
政府要不断引导农户和企业加入到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制定并落地激励政策,形成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氛围和热潮;提高农户和农企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热情,鼓励国企、民企、外企等各方力量运用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其自愿投入资金用于相关设备的购置和使用,提高农业产业管理和经济效益,让他们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参与者和主力军,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强基层培训力度,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相关内容加入农村教育和基层培训的内容之中,培养和打造更为专业的信息化、现代化人才队伍。一方面,慢慢改变农民和基层保守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让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及相关内容慢慢深入他们的意识;另一方面,加快农业农村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软硬件设施的普及率,让农业农村各个生产环节能够更大程度地运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及设备,更好地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和现代化生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