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段,也是普及度较高的一种大众喜爱的文艺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声乐知识也逐渐突破了校园的界限,越来越便地捷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接受,然而随之而来的困惑与误区也制约着广大声乐爱好者的进步。笔者根据多年的演唱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浅析声乐入门到提高阶段的误区与解决方法。
声乐,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流行唱法,最为核心的共同之处,就是“气息”。气息作为歌唱的原动力,在整个歌唱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意大利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曾说:“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算走上了可观的艺术高峰的第一步。”可见掌握好呼吸是打开声乐大门的第一把“金钥匙”。
在喉头放松打开的状态下吸气,使气息沿着气管直达小腹、腰间及背部。可把小腹、腰间及背部想象成一把手风琴的“风箱”,当气息进入时,“风箱”渐渐膨胀,当气息呼出时,“风箱”逐渐收缩。吸气可用口或鼻,正确的口部吸气的感觉是:喉咙后部的软腭感受到一个“凉爽点”,并在整个演唱过程中保持这个呼吸的感觉。①喉头好比一扇“小窗户”,只有打开这扇“小窗户”,气才能顺利地被吸入体内,吸气时喉头在放松的状态下打开,同时软腭抬起,口腔内部空间增大,舌头此时也处于放松的状态,喉头的位置会略微下沉。如果忽略喉头的放松,会阻碍气息进入体内的过程,导致气息过浅,口腔、咽喉没有足够的空间,表现为声音僵硬,缺乏弹性,灵动不够,容易疲劳。所以,吸气时一定要放松及打开喉头,这样气息才能顺利地、没有阻碍地吸到小腹、腰间及背部,为歌唱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演唱曲目《让梦想飞》为例(见谱例1),主歌部分前16小节,节奏相对舒缓,音区不高,演唱过程中,可从容地把握好每一乐句的呼吸,注意保持喉头放松打开的状态,吸气时感受胸腔、腹腔同时扩张的感觉,保持从喉到腹“管道式”的空间感,为演唱副歌高音区部分做好充分的准备。
谱例1
要使气息产生效用,要依靠小腹与横膈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气息或绵长、或短促、或极具爆发力、或轻柔如耳语。
横膈膜是人体内第二大的肌肉,也是歌唱呼吸过程中最重要的单块肌肉,横膈膜将胸腔和腹腔分割开来,是横跨整个胸廓的一单块肌肉。②横膈膜的存在与运用,在歌曲演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歌曲情感处理、渐强渐弱、高音爆发力、长音均匀延长等技巧的关键所在。横膈膜对于气息的作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一定要与小腹相互协作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横膈膜与小腹之间就好比汽车的“活塞”,在对抗中,赋予了气息生命,使气息可以随着演唱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力量与支撑,通过横膈膜与小腹的对抗,起到气息控制的目的,进而表达作品中或明朗、或内敛、或张扬、或含蓄的不同情感。可通过一个练习来体会横膈膜与小腹的对抗,感受气息在这二者的协同作用下所产生的效用。这个练习是:放松喉头吸气,把气吸到小腹、腰间及背部,舌尖放置在下牙床,舌头自然放松,此时发“si”并均匀延长,体会小腹的持续收紧(推送气息往上走)和横膈膜向下阻挡气息的相互作用力,这就好比高压锅,下面有大量的气向上走,而上面只留有小小的一个孔,此时产生的压力是强大的。正如在歌唱中演唱比较高的音区时,要相应地加大横膈膜与小腹对抗的力量,以达到足够的爆发力来完成高音区乐句的演唱。以演唱《飞得更高》为例(详见谱例2),在演唱副歌部分时,要在保持喉部放松的状态下,瞬间加大横膈膜与小腹的对抗力量,使气息达到足够的爆发力,以完成短促有力的高音乐句的演唱。
谱例2
在这个练习中,还可以通过对气息均匀的保持,增长对长音演唱的能力。要领是:横膈膜和小腹用均匀的力量把气息向外输送,并且尽量做到平稳、均匀,尽量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力量,直到气息完全呼出再换气,如此反复练习。在实践中,这个练习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使学习者体会到气息运用的整体感觉,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正如文章开篇时笔者说到的“手风琴”的概念,用自己人体的“风箱”把气息送出去,气息在横膈膜与小腹的相互作用下,舒服地穿过声带,使声带在没有外力干扰的环境下,自然地闭合、震动,产生较好的音色,进而达到歌唱的目的。
歌曲情感的处理是歌唱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一首歌是否能打动观众,是否能唱到人心中,关键在于歌者的情感处理。我国清代音乐家徐大椿在其著作《乐府传声》乐情篇中对情感处理做了深刻的描写:“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剔,即声音绝妙而与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可见声乐作品在演唱中,情感处理的重要性。情感的处理除了要有娴熟的气息控制能力做基础外,更关键的是,要把歌词的内涵理解透彻、表达清楚。歌曲要表达的内容,要通过歌者的演绎,传达给听众。所以要求歌者在演唱歌曲前,熟背歌词、理解歌词,感同身受词曲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内涵,通过反复诵读歌词的方法,掌握歌词的韵律及重点词汇。演唱时用真情实感来演唱,把握好每一句歌词的脉络,诉说要说得真切,歌颂要颂得慷慨,吐字要清晰,使观众在歌唱的旋律中听明白歌曲要表达的内容,传递词曲作者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以达到演唱的真实目的。
(一)换气。这一点在舞台实践中常被许多歌者忽视(也许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分心等原因),导致气息不能顺利吸到小腹,致使气息变浅,进而喉头肌肉群紧张,使演唱变得吃力。所以作为演唱者,在舞台上要时刻保持冷静,即便情绪再激动,也要保持心中有数,注意句与句之间的换气,每一次换气尽量做到喉头打开吸气,然后如“手风琴”一般,运用横膈膜和小腹的作用力,使气息自然地通过声带,用气息托着声音,这样张弛有律的演唱,既保障了演唱的完整性,又保证了观众的观赏性,使得演唱过程得以顺利地完成,获得观众赞许的掌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二)咬字。中国汉语言的咬字不同于外文,由于要归韵,使得很多学习声乐的朋友感觉到中文的咬字要比外文的咬字难。部分初学者担心咬字影响发声的状态,不敢咬字或者含糊地咬字。实际上,只有把字咬清楚,归韵到位,才能使演唱变得轻松。相反,如果字咬不清楚,除了会使听众听不清歌词外,还增加了演唱的障碍,不利于唱出美好的音色。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歌唱家佩特洛·托西曾如是说:“如果一个歌唱者吐字不清楚的话,他就无法使听众获得来自歌词中的一大部分美妙之处,他的歌唱也就失去了感染力。”所以在日常的练习中,要注意先把歌词说清楚,演唱中要把理解到的歌曲感情融入歌词的咬字中,这样才便于演唱出动人的歌声,使演唱的内容深入观众的心中,达到较好的演唱效果。
(三)唱演结合。舞台演出与平时训练不同,由于有了观众,歌者除了要完成“唱”的任务,还要完成“演”的职责。要做好演唱的工作,舞台表现方面要注意避免一些错误。对于初登舞台的歌者,或多或少会有所怯场,由于不够自信而表现得比较拘谨,甚至有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导致演唱分心,容易出现失误。要避免上述错误,要做到:(1)表演前,做好准备工作——熟练地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背熟歌词,理解歌曲要表达的内容,确保对伴奏音乐的熟悉,歌曲的难点位置反复练习等,这些都有助于消除演出前的紧张情绪。(2)表演时,要真诚地展现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不必刻意说什么或刻意摆什么动作,将歌曲的内在情绪通过自身的理解形象化地表达出来,演唱情绪要一以贯之,不可忽略歌曲结尾的处理。(3)演唱结束后,真诚地鞠躬致谢。表达感谢时,说话声音应坚定、响亮,速度适中。
综上所述,声乐演唱艺术是一门较为复杂的灵魂与肌体紧密融合的艺术形式,需要从业者和爱好者们在良性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深化。所谓唱到老、学到老,把每一次登台都当作一次学习和历练,把每一次演唱的得与失都好好总结,经过台下的训练、揣摩,扬长避短,虚心向业内前辈老师请教,力争做一个从心灵到技艺都合格的演员、称职的歌者,为人民的文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添砖加瓦!
注释:
①②克利夫顿·威尔:《学唱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