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一句句话语重若千钧,激起共鸣,让委员们在心灵上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
“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
“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更需要灵魂。灵魂凝铸于历史。”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当下,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热情抒写和讴歌这个伟大时代的时刻,习总书记这番谆谆告诫,意义重大而深远。
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门艺术,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地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之中。古往今来,无论东方西方,音乐成为民族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礼仪之邦”的基础。先贤师圣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之所以成人,始于“诗”(见识、才华),立于“礼”(道德、行为),成于“乐”(心境、修养)。“成于乐”是“诗”“礼”修养的集成。
教化属于政治范畴。一些所谓的艺术家“忌惮”谈“政治”,错误地将“艺术的独立性”理解为“非政治性”。何谓政治?概念地理解:政治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是维护统治的行为,同时更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直白的理解:政治是为民族、为国家,为那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民服务的行为。
西方音乐的教化功能同样显现于各个时期。古希腊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中世纪及至文艺复兴的西方音乐更多用于宗教,功能为重的特性尤为明显;为宫廷贵族服务的精致华丽的巴洛克音乐,可视为贵族修养(身份)的教化及显耀;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音乐仍然依赖于宫廷和教会的供养,同样摆脱不了其阶级属性的功能。至于注重个人情感表达的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后来的现代音乐、新世纪音乐等,无一不显性或隐含着所处时代(包括所处时代之下的个人)的教化诉求(个人情感的艺术表达实际也是一种个人追求的自我教化)。
民族音乐是民族教化的手段之一,流行音乐同样如此。有人把流行音乐视为与政治无关,甚而认为与政治是两端。殊不知,任何一件流行音乐作品,即便表达的是所谓的纯粹的个人情感的喜怒哀乐,这个“个人”又何尝能腾空于他所处的时代?喜从何来,悲由何生?喜或悲,爱或恨,无不留下所处时代的烙印。顺时代而歌,则为时代接纳;逆时代而动,必为时代抛弃。“音乐无国界”,并非“音乐不政治”,是指音乐的旋律性而非内涵。将音乐的政治功能弱化为个人行为的想法和做法,是一种无知。
“共和国是红色的”。伟大的中国革命史,既是一部建党史、建军史、建国史,也是一部充满硝烟的战争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
“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总书记的提醒,饱含着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寄托着对现实的深入思考。当前,戏谑英雄、虚无矮化崇高,“八卦”纷飞,“娱乐至死”,雷剧烂作等仍有市场。“红色”似乎成为缥缈,甚而成为调侃,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扼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艺界投注给英雄的关照实在太少。一个民族的灵魂靠什么长存?靠为这个民族的崛起奋斗甚至牺牲的个人和群体的英雄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我们为生活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自豪,为生活在日新月异、不断强盛起来的中国自豪。激活红色血脉,展现红色故事,是当下大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的必需。
音乐,是有灵魂和色彩的。君不见,红色,永远是春天大花园的灵魂和主色调,因为她最鲜艳,最热烈,也最灿烂!撸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追梦想。当今中国,需要这样一股激情似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