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蓬珊
摘 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面,而是要更加强调对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就要加强教学手段的结合,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本文就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具体的叙述。
关键词:小學阶段;数学教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能力
一、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1.是学生们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生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可以说数学就来源于生活,那么它也必将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需要应用数学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的。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很浅,小到家里面来客人了需要添加碗筷,大到去超市购买东西。数学思维能力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加强对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
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那么数学是一个典型的理性思维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深入的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内在联系,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
1.通过数形结合,深化学生们的思维。
由于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知识点相互之间是具备某种联系的,同时,其中的很多知识点也是比较抽象的,那么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深化学生们的思维,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强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数形结合可以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之间有效的进行结合,同时,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通过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将同样的知识点利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示,可以帮助学生们完成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更加深入的挖掘分析知识的本质内容,从而深化学生们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借助图形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正方形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仅仅就是利用公式进行讲解,那么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公式的掌握仅仅就是死记硬背,那么他们在进行应用的时候可能就无法灵活的转化。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由于正方形的长和宽是一样的,那么教师就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具体来说,有四种计算的方式,(1)长+宽+长+宽,(2)长×2+宽×2,(3)(长+宽)×2,(4)长×4或者是宽×4。那么学生们结合具体的图形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公式的具体用法,从而更加深入的进行理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构建起数学理论知识与图形之间的具体联系。
2.创建处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探究。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他们在课堂上的集中时间可能是有限的,另外,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对于一些知识点他们可能无法深入透彻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的借助情境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创设出具体的情境,然后让学生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们通过感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长方体,圆柱体等等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可能暂时并不具备空间想象能力,那么如果一味的靠说,可能会显得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借助一些辅助性的东西,然后让学生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带给学生们直观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像长方体,圆柱体这些都属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那么教师就可以拿一些积木等等,让学生们具体的进行观察。
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启蒙阶段,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阶段,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可能是很难进行完全独立思考的,所以,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就要适当的调整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独立自主探究能力,多向性等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探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乃发.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上),2017,(5):30-30.
[2]雷丽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中国创新导刊(上),2016,21(1):56-58.
[3]柯亮.探究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教学应用,2017,(3):62–67.
[4]李丽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知识与技术,2017,(6):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