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通平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教学方法等因素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班主任应发挥好自己的管理者角色,带领好班级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采取良好的班级管理方法,培养具有良好素养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教学工作;开展方法
一、正确的引导学生
小学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要求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喜优厌差、填鸭式教育等错误的教育观念。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初期,其成长有多个阶段且成长较快,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了解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小学生,不能因为某个小学生特别调皮,或者学习成绩特别差就放弃该学生,让其自生自灭,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积极鼓励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感受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班主任并没有放弃抛弃他们,让他们重拾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同时,班主任在面对这样迅速成长,自制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时,在学生们发生摩擦口角时,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能因为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等盲目的下定论,应该多方听取其他同学反映的情况,调查出事实的真相,耐心教育,公平对待,不能在小学生的心里留下任何阴影。
二、与家长及时沟通
班主任老师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班主任老师可以与家长进行一定的沟通与交流。比如说,有些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喜欢偷工减料,作业总是少写漏写,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不仅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还需要与家长进行一定的沟通,老师要做到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监督,但是在家里则需要家长的配合监督,共同改掉学生漏写作业的坏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由于身心尚不成熟,其自制能力较差,对纪律、规矩没有具体的概念,这就需要班主任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灌输,应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以生动形象的趣味性教学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利用班会、晨会组织小学生们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小学生以此为范,并导之于行;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日常卫生的常识讲解,和小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关注他们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意识。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生活小卫士”“环境的主人”等评选活动,帮助小学生建立“个人影响集体、个人服务集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们通过自我管理,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民主化管理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班干部既要有管理能力,又要民主管理。因此每个干部都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职责,及时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为此我在期初评出十位同学作为值日班长,充分让他们自主把班级管理好,两个学期来他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在班干部中,我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大家意识到当班干部不是为了一时的光荣,应该更加以身作则,成为班级中各方面的示范。对于各方面不太自觉的同学,我请小干部和他们结成手拉手小伙伴,班干部进步的同时也要帮助这些后进生一同进步,效果比较明显。班主任和同学也为这些干部进行打分、评比,为期末的干部考核、评比打下基础。
五、优秀的班干部
小学生中的小干部对同学的影响较大,小学生容易产生比较的心理,如果觉得有人比自己做得更好就想以他为榜样做好自己的事情,希望更小干部一样,甚至超过这些小干部,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班的同学努力学习。同时,要积极给班级营造团结、拼搏、努力、上进、感恩等良好的班级氛围,要让小学生们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如果一个班级形成的是贪玩好耍、相互攀比等不良风气,学生们根本没办法更好的学习,更谈不上提高思想修养了。同时,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让小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融洽温暖中成长。在班级集体活动开展的过程申,班主任应当应该扮演好听众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充分听取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小学生们自主开展活动的能力,不仅提高了小学生们的组织能力等,更能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管理的辛苦和艰辛,更能理解班主任,更能改善班主任和小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六、给与学生帮助
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作为班主任,更应看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帮助。因此,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班主任可以在课间和学生聊天,在这种交流中,老师可以通过细节,比如言语、表情等观察学生是否遇到不开心的事,若发现学生的学习吃力,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怀着不放弃的心态继续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落后的学生。如果生活中遇到问题,比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主要从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找出根源,解决问题。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潜能,要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引发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要利用和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和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鸿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注重养成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3,08:135.
[2]岑德菊.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3,0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