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英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构筑古诗词课程的方式促使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能让学生感受韵律美,通过品味意象能让学生提高欣赏能力,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构筑精彩的古诗词课堂,让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2014年3月底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在新形势下,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1.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初中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艺术,涵咏诗歌,可以发掘古代语言的表现与魅力,养成正确的凝练而有表现力的语言习惯。
2.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方面。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初中古诗词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极广阔的空间。
3.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方面。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在初中语文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品味语言艺术,感悟作品的思想魅力,形成独特的审美鉴赏能力。并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方面。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古典语言文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益于学生走近并习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二、對接生活,身临其境
在《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中,学生对“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存在疑惑:鸡怎么爬到桑树的树梢上去叫了呢?我引导学生向窗外望去,学校(后坡上)后勤服务中心的办公楼前正好有棵树差不多高与楼齐。我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这时服务中心的办公楼顶上有几只鸡,隔远一些看,这鸡是不是就像站在那棵树的树梢上一样?如果这时楼顶上的鸡在鸣叫,是不是给人一种鸡叫声是从那棵树的顶端传来的感觉?如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费解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中“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的脚注(想到将来,我的心里像受着煎熬一般)不太理解,我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和生活经验来思考。在大道口分别之时,焦仲卿对刘兰芝说:“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而刘兰芝也对焦仲卿发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但想到自己那性情暴烈的哥哥,就担心哥哥很可能不会由着她的性子随了她的意愿。我这样启发学生:哥哥不随刘兰芝的意愿,会怎么样呢?学生自然想到:在那个时代,女子出嫁以后,娘家只有在征得丈夫一家的同意后才能将她接回去小住。倘若没有派人去接而被婆家驱遣,则是家门之大不幸。自家妹子无故被休,对当时的男人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为早点甩掉这个包袱,哥哥自然要想方设法逼迫妹妹改嫁……想到哥哥很可能要逼迫自己改嫁,刘兰芝心里像被“猫抓”一样,这就如同把她的心放在油锅里煎,你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悲痛!像这样,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了横亘在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那堵墙,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站在主人翁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联系生活,学会鉴赏
部分学生认为古诗词和现代社会有较大的距离,因而对古诗词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可以寻找古诗词和现代生活相契合的焦点,让学生尝试将时尚的话题和古诗词相结合进行分析,对古诗词做出时尚新解。这样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王建创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一首望月怀远的诗歌,作者描写了月圆之夜赏月,并因此产生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联系生活的方式进行鉴赏,尝试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学生首先想象自己在中秋佳节,如果家人不在自己的身边,其感受会如何?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与《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进行比较,看看自己能否和作者一样抒发情感。学生发现,思亲的情感古今相通,当欣赏圆月时,便会联系自己的处境抒发所思所感。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情感。有学生写作:“明月的清辉照耀着大地,然而孤独的世界却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棵孤独的小树,陪伴着我。因此我的心中也感受不到一丝快乐。”运用这种方式,学生对古诗词也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四、结合背景,激活共鸣
要让学生和诗人产生共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行阅读,若能了解诗人的阅历,感受诗人的遭遇,则学生必然能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寓意。
教师要利用古诗词教学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形成语言建构,在感悟古人情感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古诗词之美,进而体会到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青芫.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古诗词课后习题与高考试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2]柴洁.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