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小波 吉宁
北京海淀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指挥大厅
“现在晚上基本看不到渣土车闯红灯的现象了,我们觉得踏实多了。”住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桥附近的居民陈常志说。
去年,1400多套网格图像高清探头在海淀区正式上岗,对多种违法行为进行“一键式”抓拍,使得困扰海淀区多年的渣土车“横行”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这是海淀区“城市大脑”系统在交通领域应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以高度集成的智慧管理体系——“城市大脑”,探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科技之路,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海淀区面积43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0万,商业、办公、交通、居住等高度集中,用传统方法管理城市,治理成本高企,基层干部疲于应对,城市治理水平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城市的基层治理长期依靠突击式、运动式执法,部门之间各自为战,掌握的数据互不兼容,治标不治本。”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主任李伟说,海淀区也曾多次对治理难题下重手整治,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往往陷入“拉锯战”。
为了提升治理水平,海淀区整合区域内各政务系统,将信息资源集纳整合,开发了“城市大脑”综合系统,即一张感知神经网、一个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处理中心)、N个新应用,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对区内公共安全、城市环境、交通出行、环保生态等问题进行智能分析,然后“对症下药”。
在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十余个电子显示屏占据了一整面墙,上面实时显示着交通、市容、环境等领域数十个智能化场景,每一项运行情况都配有详细的数据和指标信息,作为中枢神经,它的“触角”正在向海淀区的每一个角落延伸。
在交通领域,该系统拥有8500多路摄像系统,积累车辆视频数据、图片数据、结构化数据等5.7亿余条,可对危化品车辆、渣土车辆等进行有效管控,重大逃逸案件的侦破率近100‰
针对区域施工问题,海淀区引入卫星遥感技术,每月采集、比对区域内城市地标地貌数据,精准发现违法建设、裸露土地、违规施工等顽疾,给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提供执法线索和依据。
“城市大脑”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整合,在机制上也实现了创新。海淀区成立了由交通、城管等24个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城市大脑”专班办公室,经过摸底排查,正在制订“城市大脑”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实施方案,实现“机制十科技”的融合治理体系。
“‘城市大脑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海淀区区长戴彬彬说,从基层治理往外延展,“城市大脑”的功能也在向更加亲民、更具服务性的领域探索。
在海淀黄庄地铁站口,智慧座椅设计感十足,椅子两侧各有一个USB接口,可以直接充电。长椅不远处,智能灯杆具有触摸屏、WIFI等功能,给人们上网提供便利。
地下“城市大脑”系统同步密织。去年,中关村西区全部15条大街完成智能化改造。区域内市政井盖和地下管廊等涉及城市生命线的相关设备安装了520个传感器,使市政设施拥有了“感觉神经”,对井盖位移、地下燃气泄漏等城市安全隐患进行管理,覆盖了水、电、气、热等关键民生领域,相关的信息都会及时传输到“城市大脑”系统中。
据了解,经过改造,整个中关村西区的智能化水平大为提升。“‘城市大脑就像一个瞭望哨,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这个城市正在发生什么,有哪些需要政府进行管理,有哪些需要协调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来推动。”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严泰光说。
李伟说,下一步,“城市大脑”将加快迭代更新,把先进的技术转化成新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立足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推动“城市大脑”整体架构和详细功能的再完善。
據了解,海淀区在2019年将开建40个智慧社区,除了已经广泛应用的小区智能门禁系统,还包括供水系统、电梯运行系统、消防系统等。面对随时出现的情况,这些系统都将具备智能化反应的能力。
在北坞嘉园社区,智慧社区已现雏形。小区大门有人脸识别和车辆信息采集系统;供水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饮用水管网节点水质情况;环境系统能实时掌握社区内空气质量、噪声污染等情况……“安装了智慧电梯后,在电梯里扒门、蹦跳、乱按按键的不文明行为减少了,乘坐的安全感提高了。”居民杨玲说。
随着海淀区“城市大脑”框架设计的完成,到2022年年底,海淀“城市大脑”将全面深化应用,区域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治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我们今年将出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完善可视化的城市空间数字平台;力争再完成一批示范项目,努力交出高效率城市治理新答卷。”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