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吸取

2019-04-28 14:38戴宏森
曲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快板评书曲艺

曲艺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汲取,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曲种,在诞生的那一时刻,就是一个完整无缺的成人形态。在正式诞生以前,都有一个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基因、不断“作胎”的阶段,最后形成具有自己特性的艺术形态。这种思索方式,可以直接解释包括相声在内的一些曲种衍生的过程和历史印证。我非常同意戴宏森老师提出的“多吸取”的看法,这期我继续把戴宏森老师写给我关于“多吸取”的文章片段推荐给大家。

——姜昆

曲艺的创新与发展,不仅依靠对本门本行艺术的广泛继承,还需要多方吸取其他曲类、曲种艺术乃至其他门类艺术中包含的说唱因素和相关有用因素,化它为我,丰富与提高自己。这也是“大曲艺”观念的一种体现。

东北二人转就是一个由于一贯重视吸取多种艺术营养,历经二百多年久演不衰的大曲种,它由一人演出的“单出头”、一旦一丑对口演出的“双玩意儿”、“群唱”和过渡为小戏的“拉场戏”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原本是“大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以后在保持二人转本体为主的前提下,吸取了众多姊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如东北民歌、子弟书、东北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快板、俗曲、太平歌词、太平鼓、二人台、云南花鼓、海城喇叭戏、河北梆子、评剧、京剧、川剧、黄梅戏、皮影戏、武安落子、电影歌曲、流行歌曲、民间笑话、相声(含化妆相声)、杂技、武术等,因而有人评说“二人转是大筐,什么宝贝都能往里装。”(参见耿瑛《正说东北二人转》74—88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1984年12月,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进北京公演东北二人转,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中国曲协、中国剧协等联合举办了座谈会。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在会上发言称赞:“东北二人转是‘一网打尽的艺术。”对二人转广采博收的成功给予积极的评价。

当代社会各种艺术品的生产与交换,正在走向市场化、规模化和多样化,不同艺术之间的碰撞、交流和融汇,往往能催生出美好的新鲜事物,不断满足广大受众多样化的审美需要,反过来又会促使其本源艺术的观念、形态、手段、程式发生某种积极的变化。比如:用杂技的身手技艺与芭蕾舞结合,创造了杂技《天鹅湖》;将民间舞蹈与皮影戏影人动作相结合,创造了表现老年人美好生活的舞蹈《俏夕阳》;用舞蹈动作幻化佛像雕塑,创造了舞蹈《千手观音》等。这种现象也在曲艺领域发生,如说评书就出现了时事评书(“说新闻”)、影像评书(结合视频影像)、“细说体”评书(结合真实历史)、体育评书(结合比赛评论)等。说相声也在顺时演变,北方相声与南方滑稽联姻,就生出了化妆相声,进而演变成相声小品。相声小品是对相声的继承与发展,如相声小品《打扑克》采取的仍是两人争辩的“子母哏”程式,到“攒底”时并不是甩一个“包袱儿”下场,而是用“小小一把牌,社会大舞台,生旦净末丑,是谁谁明白。”四句警语作点评总结。这就突破了相声的传统程式,而吸取了短篇评书“下场诗”的做法。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对口相声”,如朝鲜族的“才谈”,就是经常用警语攒底的。鼓曲、小曲从外部吸取艺术营养也不鲜见。京韵大鼓老早就化入了一些京剧的艺术成分,如唱《子期听琴》,在京韵基本声腔中插入一段“二黄”,唱《击鼓骂曹》演员要亲自作擂鼓表演。此后京韵名家骆玉笙又与作曲家合作,用京韵大鼓腔调编唱了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既丰富了歌曲创作,又扩大了京韵大鼓的影响。过去北方的快板艺术,以“三三七”上下句式的数来宝最有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数来宝吸取评书、山东快书的模式和经验,创造出以“七字句”为基本句式、打板说书的“快板书”,有短篇、中篇乃至长篇,演员、听众甚伙。近年快板艺术出现了一种节奏多样化的趋势,一些年轻人发现可以从曲艺和戏曲的“贯口”“数板”中提取新的节奏模式,如相声《卖布头》中的吆喝、《地理图》中的趟子,京剧《打龙袍》中的灯官报灯名,填以新词,都可以做成新鲜有趣的韵诵节目。

曲艺吸取艺术营养的对象当然不限于国内,全世界的说唱艺术及其他相关艺术,都可以作为学习与借鉴的对象,洋为中用,纳入我们的视野。在中国说唱艺术史上,能够找到有些故事、笑话、寓言、音樂、舞蹈、文学类型、表演技巧等是源自外国说唱文化的。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引进外国说唱艺术,如美国的RAP(说唱乐),以紧凑、快速节奏的数板表现生活情趣,经过适当处理,已经以“摇滚快板”等名目进入中国演艺的行列。又如美国的standup comedy(单口滑稽),节目无固定主题,由一个喜剧演员站在台上通过嘲弄他人或自嘲等手段,连续抖出“包袱儿”,引人发笑。这种喜剧样式也渐渐为国人所知。

猜你喜欢
快板评书曲艺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为快板艺术正名
《曲艺泉城》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To Be Continued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