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一宸
近段时间,一位青年相声演员的“荧光棒相声”成为热议的文化现象。它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争论,看似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实则触及了曲艺发展路线的敏感神经。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在强势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曲艺发展所面临的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分化问题的集中显现。就此,浅析三点。
一、大众和小众的分化,是曲艺发展的必经之路
曾听闻,有一次上海某老牌剧院上演商业舞台剧,排队购票者甚多,门庭若市,一位老者经过轻叹一声:“想当年,梅老板来沪演出时,排队的人比这还多。”这一句想当年,饱含时过境迁的感慨,却也折射出了戏曲行业在大众文化中地位的变化。这份感慨,我想曲艺界人士也深有同感。
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形式,与百姓生活十分密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大众娱乐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再次传播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文化和娱乐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曲艺在大众文化中也逐渐步入边缘地带。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或 mass culture),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①如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与之相对的小众文化,则更加个人化,数量上较之更少,内容上较之更精。
任何艺术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大众文化和小众文化的分化。如当下的电影,就会被区分为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前者大众,后者小众,不同的路线有与之配套的题材、风格、运作方式。曲艺也应如此。
“荧光棒相声”的主角,经过商业化的包装和粉丝文化的推动,成为具有现代偶像特征的艺人。他开商演、接广告,频繁出现在综艺娱乐节目和新媒体平台,走入大众文化的视野。从大众娱乐和大众消费的角度来看,艺人走穴挣钱,粉丝疯狂追星,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在广播评书、电视评书风靡全国的时期,几位知名评书艺人都收到过全国各地听众和观众如海一般数量巨大的来信。除了表达喜爱之情,还有很多人将各自家里杂事与他们交流。在这些观众和听众心里,这些说书艺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这其实就是偶像效应。
以上,是曲艺发展的大众文化之路。而对于小众文化之路,曲艺同样走得通。依旧以与曲艺命运相近的戏曲为例,昆曲作为古老的剧种,如今的观众比起其他剧种却更为年轻化、高素质化。虽然观众数量还较有限,但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观众群,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地扩张。这是值得戏曲界和曲艺界深思的现象。走精品化小众路线,曲艺未何不可?
小众文化也能形成大众消费。曾经不起眼的音乐节,门票价格不菲,可还是很受欢迎,由其带动的餐饮、服饰、器乐等周边行业也有收益。日本的“御宅文化”,带动了动漫和游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两大产业的GDP占比也越来越高。
我们曾经一直习惯以年龄段划分人群,如八〇后、九〇后,但到了〇〇后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不同。社会越来越多元,圈子的划分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此时人群的划分已从纵向转为横向,综合了兴趣、出身、地域等多种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里会有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当整个蛋糕越来越大时,每一个小众的人群也将拥有越来越大的消费能力。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名角的演员也不是好演员。对于从业者来说,大众和小众路线的选择,是主客观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只要甘于寂寞,打磨功夫,终会收获自己的成功。
笔者认为,曲艺的大众和小众分化,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形成良好的曲艺发展生态。
二、大众与小众之间的转化,是曲艺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代大众文化的传播,有一对左膀右臂:现代传播媒介和商业化运作机制。“荧光棒相声”是曲艺走大众娱乐路线的结果,是经过商业包装的文化现象。回顾这位青年演员的成长过程,也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从小众到大众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对精神文化有着爆炸性的需求,一时间国外及港台地区的大众流行文化迅速蔓延,电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这些都在客观上挤压着曲艺的发展空间。可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评书乘着广播无线电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万人空巷听岳飞”成为曲艺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正是凭借电视的传播,一批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相声作品如《如此照相》《帽子工厂》《假大空》等传遍了全国各地。20世纪80年代起,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台开设“电视书场”栏目,邀请了评书名家表演评书,《杨家将》《三国演义》等作品家喻户晓。90年代相声TV兴起,相声又以类似“声配像”形式演绎经典段子。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拉开了全民看春晚的序幕,以相声为代表的曲艺节目成为“主菜”。此后,相声成为文艺演出的“标配”,出现了一批适合在文艺晚会和电视晚会上上演的优秀作品,如《虎口遐想》《五官争功》等。
进入新世纪,电视媒介逐步让位于互联网,曲艺生态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小剧场相声”通过互联网意外崛起,通过网民的追捧,重回大众文化视野,京津地区的曲艺园子越来越多。也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全国各地出现了曲艺从业者焕发第二春的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规律:每一次传播媒介带动大众文化更新换代时,曲艺都受到严重冲击,但也都會形成新的存在形态来适应发展,并会适时形成“爆款”,成为大众文化的一员,甚至会对小众文化进行刺激和带动。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在刚面市之时票房遭遇滑铁卢,影响甚微,甚至还有比较多的负面评论。随后它被作为反面教材送到了北京电影学院。没想到,电影学院的学生却如获至宝,从电影学院到其他高校,它在学生的圈子里快速流传开来,直至后来被全社会接受,被很多影迷奉为国产电影中的最佳喜剧片。其中的台词和人物形象被不断地翻新传播,成为大众文化中的经典。
曲艺的发展,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两条路相辅相成:大众娱乐,曲艺可以基于本体与其他领域进行适当融合,赢得更多的名利和资源,扩大市场,从而刺激曲艺的发展;小众精品,留存艺术精华,锁定本体特征,保存着最为旺盛的生命力。大众与小众,同源同根,只是发展路径不一,发展形态有异。不存在谁是谁非,孰高孰低。二者之间的转化,将给曲艺带来无穷的发展动力。
三、守正创新,是大众和小众发展都需坚守的命门
曲艺艺术始终要与时代同行,在与大众文化的磨合中不断完善和改造自我,只不过这种完善和改造是否符合艺术规律,是否忠于艺术本体,则需要格外注意,这其中可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保留着较为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较少涉及大众文化,依靠原有的积淀进行转化。如弹词,它程式性较强,但单档、双档、三人档等表演形式和长篇、中篇、开篇等不同类型的书目可适应不同场合的表演需求。
第二种情况,涉及较多的大众文化。一类是在形式上向大众文化和审美新形态靠拢,如上文所提及的电视评书和春晚相声,去年引起关注的某卫视相声选秀节目也是相声与综艺的融合。一些曲艺节目,加入了肢体动作和舞台技术,在形式上对与大众文化更为密切的其他艺术种类有了一定的借鉴。还有一类,则是在内容上吸收大眾文化,拓展题材,丰富内容。如苏州弹词的起脚色,就吸收了京剧韵白。一些在戏剧、影视领域较为知名的作品也被移植到了曲艺创作之中。很多传统相声段子里就有大量对戏曲的学唱和模仿,改革开放以后,翻新和新创作的段子则有许多对于流行歌曲、电影、电视的模仿和解构——这还是“中体西用”,属于在曲艺本体框架内的创新。
第三种情况,是将曲艺当作招牌或者元素进行名不副实的表演。近段时间,二人转从黑土地“入关”走向了全国各地,可是有一大批的节目,以二人转为噱头进行唱歌、模仿、逗笑,实际上是“二人秀”。又如在曲艺汇演中,也有通过音乐和舞蹈手段来编排的节目,手上的曲艺器乐和曲艺文本则成了“皇帝的新衣”。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那么,用什么来衡量发展路径的正确与否呢?四个字——守正创新。守正是根基,创新是源泉。对于曲艺来说,守正就是对本体特征的坚守,创新是基于新形势的吸收和转化。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面向小众的曲艺来守正,面向大众的曲艺来创新。二者都需要守正创新。尤其是对于后者来说,只有守正才能创新。
在形式上,需要恪守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表演的本质,杜绝歌舞化、戏剧化,上文提及的噱头化更是应引以为戒。
再来看“荧光棒相声”主角的演出,主要还是以相声本身为主,涉及唱的内容还是相声范畴内的学唱,只是在返场时才演唱歌曲和流行音乐改编后的“民间小曲”,观众才挥舞起荧光棒。就这点来说,这种形式并没有越出相声和曲艺的本体。但就个体而言,作为一名相声艺人,观众买票捧角如果是因为唱歌而不是本门的相声,其实倒是一种悲哀。若是真的到了买椟还珠的地步,相声成为噱头,那其实质和“二人秀”并没有区别了。这种倾向是值得警惕的。
参考大众文化中两个标杆人物。梅兰芳之所以能够在戏曲全盛时期脱颖而出,不是因为他的粉丝数量,也不是因为他的吸金能力,而是他对戏曲本身的改良和对戏曲传播做出的贡献。相声大师侯宝林,他为求生存,和很多相声艺人一样撂过地、走过穴,但特别值得钦佩的是,他有比较清醒的自觉意识,知道相声的根在哪,知道相声如何与时俱进,并不断为之努力,所以才会提出净化相声,力主将相声推上大雅之堂。能够做到守正创新,是梅兰芳和侯宝林能成为大师的根本原因。
“荧光棒相声”现象和所谓相声偶像的出现,是曲艺走大众娱乐和商业化发展路径到达一定程度后出现的正常现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界都能出现偶像,曲艺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出现自己的偶像也不足为奇。笔者相信,随着大众文化和小众文化分化越来越清晰,这一类现象以后也会越来越多。走大众文化路线无可厚非,但能否做到守正创新,则是这一路径上的从业者需要面临的抉择和挑战。对这名青年相声演员的定性,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守正创新除了对形式的把握,还有对内容的拿捏。面向大众的曲艺节目,在发挥娱乐性的同时,仍需警惕“三俗”,注意对观众和听众正面地引导。只注重眼前的几个包袱而忽视演后的社会效果,是短视的,这样的相声也终将会被淘汰。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艺人,也在大众消费中很快销声匿迹,难以在业界甚至受众之中留下影响。
大众和小众的关系,从艺术史来看始终伴随着此消彼长的争议。对于曲艺来说,也并不是新鲜概念。走这两条路,都需要有诸多的曲艺从业者前赴后继,守正创新,共同探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① 王一川:《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