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伟
我是一名临近退休的党员职工,两年前被单位派到了一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当扶贫队长。在两年中,我结识了一个从县建筑第一工程公司退休回村的建筑工人志超。在当地平民百姓心目中,建筑工人就是泥工,也称泥水匠。我和志超相识两年时间以后,发现他年老行善,有一副“菩萨”般的心肠。
一
两年前的一天,时值惊蛰过后的落雨天气,我初来乍到贫困村驻村扶贫。这天上午,村干部老易带着我去走访贫困户鲜先礼家。
刚刚走到他家门前的禾场上,就看见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汉,挑着两只泥水桶,桶里装着一把泥刀、一把荡子、一只垂直吊线砣,腰间挂着一支量长度和高度的卷尺,手上还拿着一支水平尺,先我们一步,进了鲜先礼的家中。
我随同老易相继跟进,与志超打了照面,经老易介绍,我又和他握手,打了个招呼。志超面目慈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老易告诉我,志超两年前从城里退休后,怀着一种家乡的情结,毅然回到了老家的贫困村,发挥自己的余热,在村里行善做好事,乐于助人。
这不,据贫困户鲜先礼老婆说,连日来,因春雨下个不断线,屋顶开始漏雨,墙壁已被漏下的雨水浸湿,到处都留下了黄色的水印,于是乎,只好打个电话喊来志超前来帮忙,把裂缝与留下水印的墙壁进行粉刷与装饰。
从村干部老易的口中,我了解到,志超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村里的乡亲们家里只要有什么事用得着他的时候,只要搭一个信或打一个电话,请他过去帮忙,他都十分乐意,是随喊随到,从没有收取分文报酬。
尤其是在村里申请修路指标,开工修建的时候,志超都会主动向村干部提出要求,义务参加修路。
二
去年七月盛夏的一天晚上,我在村部的寝室里写完当天的民情日记后,叫了两名驻村帮扶的队员,一起到村里的公路上去散步。
夏夜的乡村,白天的暑热还没有消去,蟋蟀不停地在鸣叫;稻草里一种名叫“落娑婆”的鸟也偶尔地发出“苦哇苦哇”的叫声;萤火虫也像簇簇礼花,在田野上飞来盘去。
我们3名扶贫工作队员,打着手电,踏上村里的公路,开始了散步的行程。
走着,走着,我们突然发现前面的公路上有一个人,提着一盏充电的电灯,在修补路面。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泥工志超。
志超对我们说,夏天的气温高了以后,村里的公路,有不少地方的水泥路面,由于拖拉机和汽车的碾压,已经出现了裂缝与拱块。每天晚上,村里人骑着摩托车与单车在这些地方经过,稍不留神,就会被摔倒摔伤。
“您发现了这种情况,就利用晚上修补烂路?”我问他道。
志超点点头后又说:“出现这种烂路后,村里发生过两起村民骑摩托车走夜路被摔伤的事故。当时,我得知这种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志超还告诉我们说,夜里行人少,车辆少,便于修补公路与水泥凝固。于是乎,他就趁夜间,开始了义务修补烂了的公路。
三
今年二月下旬的一天,村里的貧困户杨先强,家里的危房正在进行改造,我在村干部老彭的陪同下,前往他家进行走访,了解危房改造的情况。
来到杨先强居住的地方,远远的,看到泥工志超脱掉了毛衣毛裤,在他家门前的禾场上,和沙拌水泥。见我和老彭来了,志超揩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微笑着对我说:“陈队长,你走访贫困户真勤密,真扎实。”
我连忙夸他说:“你比我做得更好,你的夕阳红,在自己年老的时节,发挥余热,义务为贫困户献爱心。”
在一旁一同和沙拌水泥的杨先强赞不绝口地说:“志超师傅真的好,我家的危房改造,从设计到进材料,他都帮我精打细算,全部操办。几天来,在我家帮工,他连饭都不肯在我家吃一顿。”
杨先强还说,他家的灶坏了,志超还自己掏钱,给他买一台新灶。说起志超这两年退休回村后,给他家帮忙做的好事,杨先强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我不禁想起了诗人藏克家的一句诗:“老牛明知名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两年来,我觉得泥工志超就像一条奋蹄的老牛,一盏明亮的路灯,燃烧着自己,温暖着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