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高度融合

2019-04-28 12:31程熳熳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新学习优化课堂资源整合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信息技术,能让语文教学的外延更广,内涵更深。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引导学生线上线下交流展示,优化了课堂结构,创新了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资源整合;优化课堂;创新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12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111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信息技术,能让语文教学的外延更广,内涵更深。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高度融合呢?我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资源整合,产生共鸣

传统的语文课堂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可学生却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是有的教学内容太抽象,教师又没有任何辅助手段,学生根本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信息技术进课堂,教师适时地引进课外资源并有效地与课内资源整合,语文文本便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产生共鸣。

记得教《月光曲》一课时,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如何引领学生感悟《月光曲》的意境,让文字与音乐融入学生的心灵呢?在教学中我将音乐、图片、文字等信息进行整合。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听曲子学课文,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是不多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在指导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用多媒体出示音乐和图片,引领学生将书上的文字与音乐、图片相匹配。课堂上学生随着乐曲时而舒缓,时而高昂激越地诵读,真正做到了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将文中的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文字与音乐、图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诵读中,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优化课堂,提高能力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40分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呢?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优化了课堂结构,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我们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未进课堂之前,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往往只有个别学习能力强、自觉性高的学生会从各种渠道完成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六年级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我带领学生利用教室的网络资源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创作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在活动中我们一起制订计划、设计诗歌分类表、诗歌朗诵会评分表等,这次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应该归功于信息技术进课堂。

三、互动交流,促进写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作文教学进入了全新的模式:习作前利用多种媒体,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习作后利用班班通带领他们欣赏佳作、上台修改。

记得教《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时,我家养了一只猫,我便事先拍摄了小猫可爱的表情、吃食、玩耍等视频插到班班通的资源库中并配上活泼的乐曲,学生看着一组组可爱的画面,听着动听的乐曲,自然激起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形象的画面在头脑中聚焦定格,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以往的作文修改,大多数是教师批改后进行集体点评,既不直观又缺乏针对性。一体机上的拖拉勾画功能使现场指导欣赏、修改习作成为可能,增强了师生互动,大大改变了以往作文点评课教师唱主角的弊端。

在指导学生欣赏佳作时,教师对好词佳句进行勾画,并在白板上写上眉批,这些醒目的操作,做到了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和反馈、阅读的同步进行,轻而易举地帮助教师实现佳作欣赏中直观、快捷地与学生互动。

在当堂修改习作时,根据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圈出问题段落,启发学生思考,对比不同的修改方案,帮助学生在多种对比中学会推敲、学会字斟句酌。信息技术改进了作文教学,学生的习作能力在长期的训练中不断生长。

四、创新学习,拓展外延

信息技术进课堂,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参与式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创新型学习方式。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等课文时,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补充,并制作成微课发到班级QQ群里,学生利用微课提前学习。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打开网页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这种创新型学习不仅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关键的是将语文学习从时间和空间上向外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习的内涵。

五、结语

只要能适度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它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并将其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就一定能为语文教学开辟一条新路,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2]樊雅琴.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J].卷宗,2015(4).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程熳熳(1974.2— ),女,汉族,安徽无为人,小教高级,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高度融合。

猜你喜欢
创新学习优化课堂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