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建民(全国畜牧总站)
2月20日至21日,赴吉林调研组先后在公主岭市和农安县开展生猪生产形势调研。调研组分别与两县(市)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乡镇干部、行业协会负责人、屠宰场、养殖场户进行座谈,实地走访了一个家庭养猪场、一个屠宰厂,并与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进行了充分交流。总的看,吉林对稳定生猪生产工作较为重视,出台了落实疫病防控要求、促进产销对接、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监测预警和舆论引导等一系列措施稳定生猪生产,生猪产销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但多数养殖场户担忧疫情不敢补栏,生猪产能下降幅度仍然较大。
1月,吉林定点监测村当前生猪存栏同比下降2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3%;定点监测规模场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5%,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8%。生猪调出大县存栏降幅更大。公主岭市当前能繁母猪存栏约7万头,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一半;农安县当前能繁母猪存栏约10万头,同比下降35%。
公主岭市刘房子镇现存栏能繁母猪3500头,同比下降42%;黑林子镇生猪存栏由12万头减少到现在不足4万头。农安县开安镇生猪存栏由13万头减少到现在的不足8万头,与广东温氏合作的18个农户现存栏生猪6万头,同比下降15%。牧原集团在农安县的两个育肥场存栏11万头,仅为实际生产能力的30%。星源家庭农场现存栏生猪同比减少超过一半,能繁母猪存栏103头,同比减少21%。主要原因:
1.担心疫情风险减少饲养。尤其是散户和中小规模户,对疫情的担忧情绪最重,多数都不敢补栏。在农安县座谈时邀请了5户中小规模户,只有2户参加,有3户以担心疫病传播为由未出席。养殖大户符孟说,现在主要考虑的不是怎样把猪养好,而是怎样把猪养活,一旦发生疫情,所有的身家都要赔进去,风险太大。还有的养猪户认为,春暖花开,蚊蝇和小动物都开始活跃,疫病传播肯定更快,能不能养还得先等一等看一看。农安县2018年9月发生疫情,11月疫情刚刚解除时仔猪价格跌到200元4头。虽然近期当地仔猪价格有所上涨,20千克的仔猪售价达到600元,但基本上是有价无市。公主岭刘房子镇养猪户由疫情前的500余户减少到不足250户,这个镇的山前村原有100余个养猪户,目前只剩19户。
2.种猪调运不畅无法补充。广东温氏在公主岭、河南牧原在农安县今年都有扩大饲养规模的计划,相关场区、设施设备也已就位,但受困于种猪跨省调运限制,后备种猪不足,无法扩产。广东温氏集团在公主岭市的一个年生产9万头仔猪的扩繁场,能繁母猪逐步淘汰,但无法从河北邯郸的温氏种猪场调运二元母猪,能繁母猪存栏由4000头减少到3000多头,减少20%,已建成的年生产仔猪20万头的扩繁场未能按期投产。牧原集团也面临同样问题,由于后备母猪调不进来,在农安县的三个种猪场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到1.2万头,半年来减少3000多头。目前调运限制放宽,情况开始好转,但短时间扩产难度较大。
3.因资金紧张被迫压减产能。公主岭市养殖户郭晓焱反映,生猪存栏由3000头减少到600头,能繁母猪由200头减少到40头,主要原因是资金紧张,周转不了。雏鹰农牧在洮南市的40万头规模猪场的负责人反映,由于资金困难,去年9月以来,企业库存饲料原料告急,养殖场被迫3~5天喂一次猪,洮南市政府紧急调拨的1万吨玉米也只维持了12天,截至今年1月有33.8万头仔猪饿死。目前,该猪场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43%,断奶仔猪存栏同比下降96%,育肥猪同比下降88%。
综合调研中基层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养猪场户生物安全体系薄弱。公主岭市和农安县作为生猪调出大县,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水平不到50%,中小规模养猪场户仍然较多。这些场户养猪设施设备条件简陋,面对新传入的非洲猪瘟疫情全无应对经验,防护、消毒等方面不得要领,有的甚至在购买饲料、出售肥猪等方面都唯恐疫病传入,处于极度焦虑状态,只能大幅度压减产能。
2.一些地方采取抬高技术门槛的做法,变相限制生猪合法调运。有的企业反映,一些地方要求企业出具各种疫病的检测报告多达100多页,根本就是不想让外省的生猪及生猪产品进入。吉林是通过国家审定的免疫无口蹄疫区,有些调入省份却坚持要企业提供口蹄疫检验证明。吉林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树敏反映,其实验站猪场想从上海调入种猪,当地要求每头种猪每种疫病都要找第三方检验,否则就不能出具检疫证,每头种猪检验费算下来需要700元左右,只好作罢。
3.基层畜牧兽医体系薄弱。两县市乡镇畜牧兽医站均反映了缺乏检验检疫设备、工作经费紧张等问题。在乡镇一级没有检测手段,检疫出证的主要方式就是现场看一看调运的生猪是否健康。乡镇畜牧兽医站除了防疫任务,还有环保检查、“大棚房”整治等任务,每年的工作经费只有1万元,用他们的话说:“天天往养殖户家跑,别说加油,连换自行车链子的钱都不够”。多数调入地畜牧兽医部门有畏难情绪,主要担心即使按照要求做,发生疫情后,仍要被问责。有人偷偷告诉调研组,县里领导在会上讲,哪个乡镇发生疫情,主要负责人报告疫情时就连辞职报告一起交上来。
4.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要求短时间难以落实到位。吉林省按照农业农村部119号公告要求,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检疫检测及肉品品质检验工作的通知》(吉牧防发[2019]37号)。截至目前,县级以上57家生猪屠宰企业中只有18家配备了PCR检测设备,主要是需要向省外调运生猪产品的企业。省畜牧业管理局要求其他企业3月1日前全部配备检测设备和试纸,但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乡镇的小型屠宰企业难以落实。
1.加强洗消中心建设。东北地区冬季较冷,车辆消毒是个大难题。建一个消毒加烘干的洗消中心,基建70万元,设备30万元,总计约需100万元,批量建设地方投不起。
2.补贴检测费用。每批次生猪最少30头,最多260头,单批次血样PCR检测成本200元,车辆消毒费用约30元,加上其他检测费用,流通成本明显增加,养殖场户希望财政给予一定补贴。
3.加强基层防疫条件建设。保障交通,配备相应的快检设备,提高人员待遇,调动基层人员的积极性。理顺疫病防控追责机制,疫病防控不力要追责,但要区分情况,不能不管什么情况一概问责,导致瞒报疫情。
4.完善区域疫情联防联控信息体系。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和信息交流平台,形成疫情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
5.构建疫病防控培训体系。制定高效消毒标准操作程序,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技术指导,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对非洲猪瘟的鉴别诊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