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价值。为此,充分运用教材中丰富的史料,科学解读、合理使用,有助课堂教学中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真切实现。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方式
【中圖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19-01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一点,通过具体的史料进行,既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的鲜活,也会让学生在这鲜活中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真切落地。为此,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一、巧用史料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以当下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充盈着丰富的史料并以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历史地图与图片、历史图表、材料阅读与思考、自我测评等形式存在。与之同时,教学实践中,教师也会积累一部分课外史料来辅助教学。统观这些史料,科学、合理地寻找到它们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都可以拿来用作学生情感培养的有效载体。以教学必修1“抗日战争”一节为例,基于课堂情感基调——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感——的设定,以及学生情感的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形成规律,在教学初始,我即以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为背景音乐来做课堂情感的酝酿和学生情感的熏染;随后,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九一八”国耻日的图片和鸣笛警报视频,以及《兵林史话——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资料。这两则史料看似罗列、突兀,实则是在以其内核——让历史会说话,反思历史、以史为鉴——来引导学生构筑应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从而开始后续内容的学习。这里,史料运用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开展本课时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构筑自我历史知识体系的背景支撑与激发学习心向。但无可否认,这些史料在影响学生情感形成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在史料对比中凸显情感、明确态度
发掘史料中的情感教育契合点,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换言之,在单一史料不能充分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况下,可借助某些特定方式将两则以上的史料进行结合,如其一为主、其二为辅,或者两者具有明显差异化特征等,借以来凸显和明确某种情感。仍如前例,为让学生铭记国耻,在展示长长的抗日英雄名单和他们的大勇、大智、大仁、大义的历史事迹,并剖析他们反对外侵以救国救难的时代理想时,我也不忘向学生介绍今天我们构筑新时代的“中国梦”的涵义、特色、路径、目的等。这是因为,那些抗日英雄的事迹虽然悲壮雄浑,但毕竟去时已远,学生很难直接感受到。在这种情况下,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内核一致的基础上,用今天的中国梦来映衬已然过去的抗日战争时代的那些抗日英雄们的“中国梦”,就会让学生产生深深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价值观。这种对比,也可以借助历史课程与当下社会热点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如教学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一节时,结合《马关条约》中“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等内容,与近些年来发生的钓鱼岛主权之争进行联系,进而反思造成前述割地条款的原因,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年轻学生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大任,从而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在对史料的争辩中深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不论古人所讲“疑则有进”之本意,还是今人之谓辩论的实质,均是对真理的探求。这一点,体现在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中,就是引导学生开展针对史料的研读、比较、辩论以及他人观点的必要的质疑、反思等。由此,学生就会在深化对史料中所涉及人物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较为全面的评价中,构建起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以教学“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节为例,教材对于新航路开辟作用的表述,更多的是正面描述,及其负面作用,如“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仅一笔带过。故而,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和解读相关史料,在肯定其积极的历史作用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它带来的极度负面影响。这对于帮助学生以辩证思维认知该事件进而树立“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大有裨益。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借助史料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可行的。唯其解读与运用史料的方式方法科学恰当,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才会真实而具体,从而回归高中历史教育的育人本质。
参考文献:
[1]董岩.略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 [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11):123.
[2]刘婷婷.口述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