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雁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088—01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
1.对速成有误解。美术看似涂涂画画很简单,尤其是让小学生学习美术给人的感觉似乎没有什么难度,所以大多数美术教师就认为美术可以速成。在课堂上教学生画一棵树,学生学着教师的步骤画树,然后再机械地反复练习,画成了一棵似树非树的东西,或者一颗没有灵性的树的样子,教师就以为这个学生会画了。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和教师自身的美术素养有关;二是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美术学科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导致一开始就先给学生传授一大堆绘画的技巧。学生纵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画一些简单的东西,那也是一种涂鸦,一种机械的涂色、拼接,跟美术无关。美术既然是一门学科,也被安排在小学课程教学中,那就说明它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深厚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把学生照猫画虎的成果当成教有所成,学有所成。所以绘画是没有一定的技巧和规则可循的,它是学生学到一定程度、领悟到一定深度的一种灵感的迸发,是一种丰富的思维活动、思想创作,而不是机械的、以求速度为准的表达。
2.太注重模仿学习。在美术学习中,模仿绘画对小学生来说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也不能太过于注重模仿。教师首先要在学生模仿练习动手能力的同时,给学生讲授一些绘画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慢慢理解、领会,并让其在以后的模仿绘画中学会思考、观察。这样的模仿过程才能融入学生思想,也才能在不断提高学生绘画灵感、灵性的同时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改進策略
1.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灵感。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进行观察,并动笔用自己的思想绘画。生活是灵动的、鲜活的,从生活中学习、观察、绘画,对学生来说,从思想到动手实践都是一种锻炼和提升。所以,为了能让学生真正了解美术的魅力与美感,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力求生活化。例如,如果教师要画操场上的某一棵树,那么就要让学生在课前就进行观察,使他们对树的样子、随风动的方向等都了然于胸,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认识画出自己的特色。再如,如果要画校园里某一面砖墙,那么就要让学生在课前注意观察砖块是怎么排列的、是什么颜色等等。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可给学生看有关砖墙的图片、或讲一些砖墙的特点等等,这样在学生掌握了这些以后,他们就会对绘画内容有自己的认识,就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自己的特色和感觉。这样结合生活的美术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使他们画出充满灵性的作品。
2.注重教学的开放性,挖掘学生潜力。在美术绘画实践中,美术的思想是灵活的、生动的,不能一成不变。因此,教师一定要保持思维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要让美术教学呈现一种生动、活泼的状态。这不但要求教师要不断吸收新思想、新观念,而且在教学中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观念,吸收新鲜的知识元素、绘画元素,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开放、自由发挥和创作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绘画潜力得到开发和培养。
3.关注人文性,提升学生作品内涵。任何的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和内涵,美术也不例外。无论是在美术理论教学中还是在绘画实践教学中,教师都要融入人文性。要注意在给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及绘画的主题和意义。如,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的绘画作品颜色鲜艳明快,这就说明这个学生心里充满阳光和喜悦;有些学生的绘画作品颜色比较暗淡,主要以深色调为主,这就说明这个学生心里不快乐,或者比较自卑、缺少自信,等等。教师如果发现了学生的这些问题,或者从他们的绘画中发现了他们的内心,那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但要让他们的绘画变得色彩亮丽,而且还要让他们内心阳光灿烂。这样就实现了美术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算真正完成了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