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青
摘 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出现思维盲点而使学习过程受阻。教师要善于为他们搭建思维桥梁尽可能将其缓解或消除,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基于此背景,对运用参照材料,搭建思维桥梁;借助过渡问题,搭建思维桥梁;激活脑中表象,搭建思维桥梁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思维桥梁;思维盲点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受到思维方式、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思维盲点的现象,从而无法理解所学内容 [1]。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盲点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师可在教学中对这一现象多加关注,要善于为他们搭建思维桥梁尽可能将其缓解或消除,这会很大程度地增加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一、运用参照材料,搭建思维桥梁
数学学习材料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出发点”,教师要善于运用参照性学习材料为学生搭建思维桥梁,这样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生在生活中用到“长度单位”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导致他们对“长度单位”这一概念比较陌生,在教学中如果直接让学生说出1米是多长,学生肯定会觉得很茫然,这就是思维盲点。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熟知的参照物,让他们进行对比和联想,他们才会对物体长度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学“米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先目测一下教学楼的高度,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此时笔者并没有马上公布正确答案,而是拿出米尺,让学生来量一量自己的手臂有多长。有了手臂作为一个参照物,学生给出的答案便准确得多。有的说3米,有的说3.5米。然后,笔者公布了正确答案:教学楼的每层高度是3米,教学楼有四层,那么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是3×4=12(米)。之后,笔者并没有止步教学,而是进行了迁移:“如果教学楼是5层,高度是多少米呢?如果是10层,高度又是多少米呢?”由于有了之前的估算方法,学生们很快就得出了答案:5层的教学楼高度约为15米,10层的教学楼高度约为30米。
再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相关内容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三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瓶子,每个瓶子放了若干颗豆子,先让学生猜1号瓶内有多少颗豆子,学生有的猜1颗,有的猜100颗,答案五花八门。这时,笔者拿出了2号瓶,并告诉学生里面有10颗豆子,并提问:“能不能根据已知条件猜一猜3号瓶内的豆子数量?”因为有了一个参照物,学生们猜起来就比较有规律了,很快就估出了正确答案,是100颗。最后,大家重新估了估1号瓶的豆子数量,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在这两个教学案例中,笔者分别给出了米尺和2号瓶内豆子数量为参照物,当学生通过米尺测出了一层楼的教学高度,后面不管教学楼有多少层,答案都很清晰了;同样,2号瓶的豆子是10颗,那么3号瓶的豆子数量的可估范围就缩小了很多,当大家估出3号瓶内的豆子数量时,由于又增加了一个参照物,1号瓶内豆子的数量很容易就能猜到。通过这些参照物材料的引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估一估的能力在课堂上有了快速的提升。
二、借助过渡问题,搭建思维桥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频频使用提问教学法,但收效却并不显著,甚至过多的提问让学生有些不耐烦,教师也比较疲惫,这大大影响了课堂效果。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巧妙的过渡性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思维的桥梁,促使他们对数学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2]。
1. 基于原有经验,设计过渡性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过渡性问题时,需要结合学生以往的认知进行设计,帮助他们温习旧知识,搭建新的知识体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构建起“桥梁”,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为了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一位教师结合具体生活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一千克西瓜1元3角,四千克西瓜多少钱呢?”学生很快列出算式:1.3×4,但对结果如何计算则一头雾水。这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请你们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来计算一下。”学生结合以往的经验,认为1.3元等于13角,13×4等于52角,也就是5.2元;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4个1.3进行相加,得出的结论同样是5.2元。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实现了知识迁移,得出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规律,即先把整数和整数相乘,再看原来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把小数点点在结果的相同位数中。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请学生结合经验进行计算,把数学问题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了一起,使学生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转化数学思想。
2. 基于思维进程,设计过渡性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过渡性问题作为教学板块的连接处,引导学生从初级层走向高级层,以此推进他们的层层思考。
例如,在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无限长”这个概念,一位教师设计了分层次的过渡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第一层,教师先进行了激光笔射向窗外的操作,验证了激光笔可以射到更远的距离,然后提问:“光线在此时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呢?”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有限”,此时,教师再请学生进行联想:如果外面没有房子和墙,光线又会到哪里呢?一些学生认为,光线会以射线的形式无限进行延伸。第二层,教师让学生把眼睛闭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如果一条射线无限延长会是什么样子。有学生认为,射线可能会一直延伸到国外;也有的学生认为,射线可能会延伸得更远,一直到地球外部。學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通过他们的想象教师发现大家对无限长的概念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彻。第三层,教师继续向学生发问:“到国外或者地球之外,就是无限长吗?”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了无限长就是“永远延伸,一直没有尽头”的意思。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对空间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无限长”这一概念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过去大家只了解“有限长”,但通过教师的分层介绍,很显然,大家都掌握了“无限长”的意义,而且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激活脑中表象,搭建思维桥梁
表象是指人们在没有看到事物时,头脑中对事物的一些直观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脑中的表象,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1. 丰富表象认知,搭建思维桥梁
兒童认知事物通常会经历从形象到表象,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一些教师虽然懂得应该让学生对事物有直观的了解的道理,但具体操作时,学生往往急于求成,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对其内涵没有进行深究,这样限制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更深入、具体地观察和感知事物,使之在学生大脑中产生丰富的表现,这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教学“认识公顷”的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顷的概念,一位教师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鼓励他们讨论图片中公顷和面积的关系,再进行提问:“1公顷究竟多大?”当学生对公顷的概念有粗浅的认识后,教师再详细加以说明:学校操场边长为100米跑道,1公顷等于4条这样的跑道围成的面积。接下来,教师又展示了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足球场图片和500平方米的篮球场图片,请学生回答,1公顷的面积等于多少个足球场或篮球场。通过比较和反思,学生对公顷这一单位面积有了直观的感知,印象自然更加深刻。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想象一下一个长和宽都是100米的事物的面积是多少,然后出示具体的图片,把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教学当中,那么学生的想象就能将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这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帮助。
2. 引导表象操作,搭建思维桥梁
在数学教学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教的时候学生听得很清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但是等到自己独自解题时,就变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认识得不够深刻。要想深化学生的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表象知识进行再加工,促进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普遍的教学模式是将平行四边形进行转化,然后求解。但由于小学生思维不够发散和语言表达的乏力,很难将转化这一内容的本质表达出来,学生理解起来也十分吃力。对此,教师可借助“表象”来深化学生认知。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幅画有平行四边形的图纸,然后让学生对这张纸进行拉伸,使其成为一个长方形。学生亲眼见证了平行四边形的转化,在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形象的思维,很自然地就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联系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长方形转化过程的表象,将语言无法描述的事物用表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体现了操作与思维并行的特点,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认知。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有效的策略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桥梁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盲点。
参考文献:
[1] 徐慧萍. 讲究教学策略 提升思维品质[J]. 小学数学教育,2018(5):16-17.
[2] 吴静媛. 借教材练习扫盲点,实现计算“小目标”[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