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儿童美术课程之儿童绘画符号化图示刍议

2019-04-27 01:42艾雪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符号化孩童符号

艾雪银

摘 要:高校学前儿童美术课程是提升儿童美术素养的有力支撑。文章以高校教学简笔画课程中作品的绘画内容符号化为契入点,通过符号化图示的理论研究,从线、画、面三大模块特征分析作品特点,表达符号化图示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關键词:学前儿童;符号化图示美术

美术是人文学科结构上视觉实践性与愉悦性并行的课程。高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在遵循新课程标准和儿童心理研究与科学化评价基础上的融会贯通。课程以儿童绘画技能教授为主,旨在提升学前儿童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儿童符号化图示的理论意义

(一)教育现状

自学前儿童教育发展以来,幼儿美术教师大多都有理论知识欠缺和对儿童自我艺术语言轻视,以及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不能及时深入指导等一系列问题。这样违背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理念对于幼儿美术教师“实施美术教学、评价儿童作品、提升儿童美术素养”的实质要求。因此,需要从学前儿童绘画中的符号化研究开放性的探究,以及生态式与综合式教学的关系,为美术教学打好基础。

(二)研究主题

单一的符号与产生符号者——人,相辅相成形神兼备。符号一词具有联系与意义两大特性。符号研究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学、结构学、解释学等内容。从学科细分上来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符号学原理,到罗恩菲德的儿童概念化的样式绘画阶段,从里德提出的“清晰的四等分结构倾向”到阿恩海姆的“圆形说”,结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在有限的空间内,符号学经过漫长学科建立过程,形成了单一层面到众多层面的非语言性研究。这一点与中国道教的感理性达到了本质上的默契。绘画符号一词,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开始有文字记载,具体表现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和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壁画。从符号角度来说,儿童的美术发展水平是相互变化的泛符号思维,是逐渐符号化的过程。总而言之,绘画符号与符号的关系犹如硬币的两个关系面,不可分离。

(三)理论意义

美术作品的符号研究是结构性与本质性的有机结合与互融贯通,更是与舞蹈、音乐、绘画、建筑、艺术、曲艺等多门学科融合形成的隐共通,是经过理论思考对科学性美学的推崇与认可。从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儿童美术作品让我们不禁诧异,是什么样超乎现实世界的本体好奇心,成就了“从内到外”的独特艺术符号。他们犹如一个个达·芬奇密码,不仅仅是静态的“点、线、面”结合。更是绘画的社会框架与实验考察研究。通过符号化图示的解读去发现儿童存在的身心疾病及人格缺失,达到儿童人格的统整。早期儿童无意识创作是视觉思维发生作用的过程,是表象心理活动的萌芽阶段,是动作表象到思维表象的过渡。学龄前及学龄早期儿童主要表现为“画所知”过于“画所见”。他们通过“图画”搭起一座桥梁表达主客观世界。学龄中晚期,他们展示的是实物紧密联系且秩序化和归纳阶段的高级表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几个阶段均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阐述引导儿童表达视觉思维与艺术符号。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每一阶段的作品中都具有表象性符号和推理性符号。回过头来,我们看到的还是丹纳所说的那个“藏在原始的花岗石下”的“地层”——最稳定、最基本、最普遍,与本体关系最密切的特征——儿童的本体世界。

二、儿童符号化图示的模块特征解析

(一)线模块

线,指点在平面上或在空间中沿着一定规律和方向运动所形成的轨迹。据史料记载,早期唐代画家兼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传》中就提到了线。与此同时,阿恩海姆也在同一时期一度提出线条存在的本身意义。追朔过往,中国原始时期的将军崖稷神岩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这些都可称作世界上有记录的线的最早集合。根据西方对于线条的多角度分析。线可以分为安定有序恒久的横线、笔直的竖线、有规律的斜线、特征明显的曲线、规矩的横竖线、多方向的点线等等。幼儿早期并不需要刻意去探索幼儿线条的表现及特征,因为他们的大多数作品多是随心而动。根据有关人员分析,有20多种基本的线条涂鸦。2岁左右的儿童,大多是在随意涂鸦,无意识无控制的肌肉运动,是一种无束缚的系统感觉游戏活动。2~4岁孩童的涂鸦,大多是随意刻画的纵横与竖线的结合到开放式圆圈,其实两者并无明确特征区别。3~4岁属于儿童绘画的关键时期,作品主要呈现封闭的画面,能够通过简单的儿童语言表达发起会话表现的欲望,逐渐形成绘画的主体,呈现出有目的的闭合线条,如同故事绘画一般。5~7岁的部分孩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长线的控制与运用上毫不犹豫且更加自信。但是又在所难免会出现有一些学龄中段的儿童的特殊现象——线条不流畅,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孩童自身的性格以及绘画材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7~12岁之间的儿童作品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通过不同的线条符号展示性格特征可谓是最佳表现途径。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画作品线条粗细、柔软虚实、丰富的柔和及流畅感的特殊符号表征分析创作儿童的心理理解及心理判断,甚至形成心理诊断,逐步了解儿童的自我世界。

(二)图模块

孩童所画的图像是孩童根据观察之后所形成的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之外的、眼睛所把握的物体的基本特征而绘制的外在形象。可以说是眼睛感受到的独立影像,具有鲜明的主观认知并非凭空想象。这是通过感觉各种形状与痕迹,增加联想而形成的跳跃式艺术符号。孩童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逐步变化犹如图形从圆角到尖角的逐渐变化过程。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手腕肌肉不灵活不能达到精准行动,一般的作品从上到下、由内到外,不断分化。犹如孩童在母亲体内发育有规则性的渐进发展,例如,0~2岁时儿童在画一个人的时候,从头部到躯干以至腿中间是整体连接可以说是没有脖子的状态。3~4岁时,能够绘制出五个手指但是出现了相对程序化的造型阶段。5~6岁时作品上半身与下半身完全分开但仍然不能画出五根手指,成型的图像如同鸭蹼一般,手臂和手掌直接连接。10岁之后绘画能力逐渐分化,能够绘制手掌的俯视图,一些超能力的孩童还能画出剪刀手,甚至运用穿插关系巧妙细致地刻画遮挡关系。

由此看来,绘画作品的变化由静到动。刚开始通常习惯画人的正面,逐渐变为侧面,再到有动态的变化。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儿童关于事物动态的表现,更趋向于成人的诱导,试图往相像、逼真的角度绘制,因此,儿童画的动态内容多是人或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画面事物之间的关系处理更加丰富多样,让作品迸发新的生机,令人感动万分。

(三)色模块

色对于艺术的表现举足轻重。曾有句话这样说,没有色彩的作品犹如黑白电视机。有色彩的作品将是感性与理性的一场犹如彩妆的视觉盛宴,更是色彩与素描的一场战争。不难发现,幼儿早期使用色彩是毫无意识的,喜欢任何有色彩的东西。2~3岁时,幼儿大量使用色彩保持一种保守的态度,通常认为是锻炼儿童的肌肉协调能力。日本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鸟居昭美女士更主张在5岁之前尽量让幼儿使用单色绘制。笔者认为单色涂鸦禁锢了幼儿对颜色的使用而且无法审视色彩喜好的不断幻化,不能给孩童带来更多的视觉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需适时引导儿童观察并口头表达画面的轮廓感及表现特征,例如主体物相近颜色逐渐扩展到多样颜色及最大限度到绚丽多彩的轮廓色,以此表现色彩鲜明的物体,形成一种新式的交替式拼接。

三、儿童符号化图示的价值

中西方关于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线性发展阶段论,重点强调儿童本体的美术发展规律。二为社会文化多元论。对于处于读图时代的儿童来说,其是认识方式与思维方式的有力支撑。安娜·金德勒認为强调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儿童按照发展的“地图”成长。罗伯特·费尔德曼则认为社会是一个多元互动的整体,在特殊与普遍、内部与外部之间辩证发展,应该侧重表现传达文化的魅力,循序渐进,注重差异的表达。三为将二者传承融合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学术观点。他将其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初步把握几何形态整体感知的婴儿知觉期,二是通过少量信息掌握多种符号的符号认知期,三是严格遵循原则和惯例及高低优势的写实高峰期,四是受到一些现代教育思想影响能够选择绘画风格及追求自我表现技巧的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萌芽期,五是缺乏创作热情漠然绘画审美参与的危机期。

通过儿童符号化图示的特征研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儿童美术作品经常是不成形的满纸涂鸦、平面形象、多维构图,令成人匪夷所思、不知云云、摸不着头脑。可是他们的艺术符号传达出的是对作品内容的丰富想象和美好畅想。大多数幼儿教师追求一种共性,找寻儿童认知发展和绘画发展的方向,在观察与教育儿童创作与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不断通过引导交流达到与主体间的文化传达,除了分析其艺术符号的表征性,更强调符号的意指性。因此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师的培养方面,应引导教师教会学生抓住符号作用的主导地位,去创作符号世界的差异与完整性,达到理性、知觉、视觉、艺术、思维高度统一的结合体,这有益于儿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文化视野下的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建构[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2011.

[2]陈宗明.符号世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苟志效.符号学的由来及其发展[J].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1).

[4]余菲菲.儿童绘画中的艺术符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5]张屹.儿童美术作品符号系统的美学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6,(7).

[6]钱慧.论儿童绘画中的自由符号——基于幼儿园绘画区角的观察[J].学前课程,2008,(4).

作者单位: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符号化孩童符号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Do Softly Pray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童年之歌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