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欣鑫
摘 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白描”是指单纯利用线作为载体的一种造型方式。以线为基本造型是中国画的最大特色,线一直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国画线描中最能够体现画家功底和笔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最传统的绘画方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白描是一种精神的高度升华与融合,也是中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观历史观的体现。“十八描”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画中以白描为表现方式的极具有代表性的绘画方法,是我们在中国传统绘画学习中需要掌握和运用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白描;十八描;中国传统绘画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论是造像艺术还是绘画艺术都是以线为主的,尤其是在勾线上体现更加明显,而白描是指单纯利用线作为载体的一种造型方式。以线为基本造型是中国画的最大特色,线一直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国画线描中最能够体现出画家功底和笔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最传统的绘画方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白描是一种精神的高度升华与融合,也是中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观历史观的体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传统工笔人物画是以白描为表现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以线为载体的形式来表现其内在品质与表现范围,这其中的艺术特色丰富深厚,表现范围非常广泛,这也是探究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重要学习方向和重要内容。
(一)白描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是功能结构的存在形式,线的描法即线描,它主要是为填色而勾出物象的大体轮廓,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线本身的变化、质感都无关紧要。线作为绘画时最基础的一个步骤,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始终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个关键环节。
以线为基础的白描作为中国绘画中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指最早在进行绘画时用来起草“粉本”的线稿,是画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充分体现出画家的功力和基础。白描作为一项独立的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最初形态,中国绘画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线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而在历代中国绘画历史中,线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白描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单纯简单的线描艺术,又是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白描区别于传统的造型手段,仅仅以线条来表现外在的物象。另外它是单纯的线描艺术,所以线的变化和质感在造型上的契合,就形成了画面上具有韵律感的表现。
白描,也称为线描,是中国画的最高表现形式。学习和绘制中国传统白描画是我们学习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画的基础之一,是我们研究和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十八描”浅解
中国画中讲究线条的运用,因此白描是中国画的基本功。人物画中的“十八描”法,是指古人在中国绘画传统造型中所归纳总结出的十八种不同勾线用笔的表现技法,分别是高古游丝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蚂蟥描、钉头鼠尾描、混描、橛头钉描、铁线描、曹衣出水描、折芦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枯柴描、蚯蚓描、橄榄描、枣核描。“十八描”是古人从自然中凝结出来用线条表达物象的一种基本方式,赋予描法以不同的比拟对象,用不同的对象来形象概括各种不同用笔的主要特征,传达出不同的画面感受。线描中传达出中国人的自然观,这样来理解中国的线描艺术就非常接近它的本质内涵。这其中也充分反映出前人对线描的理解和认知。“十八描”作为前人对线描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当时画家对自然的向往和感悟,为后来的中国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白描的学习和运用
在中国画的学习中,尤其是在学习传统工笔时,特别需要掌握的便是白描的学习和运用。对白描的深入掌握和运用是提升造型和技法的一项重要过程。
在长期的基础学习中,在掌握素描基础上,如何把以往具象的造型方式转换成为线描的表现?如何通过线来塑造现实中写实的物象?这都是在掌握白描学习过程需要思考和考虑的问题。临摹和写生无疑是最好的提升方式,也是对我们来说最稳扎稳打的方式。尤其对于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具备好的线描造型能力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创作工笔人物和写意人物打下更好的基础。如何用二维的平面线条形象来塑造物象,并通过线描自身的艺术规律来营造物象,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学习的问题。
首先,通过一定的学习阅读鉴赏,临摹是最好的提升方式,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的笔墨技巧、形式法则、艺术规律以及精神和内涵都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在临摹时一定要选择中国绘画史上最为经典的线描作品作为临摹的范本。前人说“取法乎上”,要从经典范本中品读大师的用心之处,提高自己的眼力,掌握正确的入门途径。如唐代画家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便是极具代表性的臨摹范本。吴道子的画中所勾描的衣纹线条,都是在线条组织的基础上去描绘物态。他的作品对线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每一根线都切合造型传神的要求,每一根线都具有一定的韵律美。
临摹名师的画从根本上吸取其精华精髓,在临摹的同时仔细对照,找出自己与原作的差异。有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需要专门反复练习,不断地从中总结经验,这样慢慢就会取得进步。
其次,临摹经典作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基础能力,从中发现弊端进而改正,这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也为接下来的学习进一步奠定的基础。除了吴道子之外,其他值得我们临摹的大师作品还有很多,比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烈女智仁图》、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北宋画家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及李公麟的《维摩诘图》等经典的线描作品。此外,提升白描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通过写生,通过线描写生锻炼自身的用线造型能力。写生即通过“写”以往的基础,“生”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绘画和创作能力,这也是一个自我探究的过程也是融合的过程。在写生时,首先应当全面整体感受物象,下笔时,自然会胸有成竹,笔线也较肯定。在观察中考虑好造型的整体关系以及比例使其相互协调,在表达到画面上时也是舒服的,每一个局部的元素都是构成整体关系的重要部分。
在用笔时,斟酌临摹时所学到的表现技法和技巧,相同质感的衣物用笔以及墨色一致,头手脚等皮肤用线与墨色也应当一致,笔法的变化也应协调。大多数线描写生都采用单一的描法,如“铁线描”或者“高古游丝描”等,也可以配合两种以上的笔法来描绘,这样使线条表现更加丰富生动,但是一定要使各种描法在画面上协调一致。
此外在更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加入自身艺术风格的体现,使绘画创作更加具有自身特色,这边是学习临摹写生的最终目的,尋求树立自己绘画风格的“骨法”,也是学习的升华,以便在以后的创作学习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在精神。
最后,临摹和写生达到一定基础后,便是线描的创作。创作体现出个人情感和情绪,所以是主观发挥的产物。创作时,可以利用写生时的画稿,给作品立意确定好作品的主题,然后构思画面,丰富内容构成画稿,确定好之后将其勾勒表现出来。勾勒的过程也是二次创作的过程,通过质感的变化和协调来达到画面的和谐与统一。
通过创作巩固习作的能力,用线的提炼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神态,通过高度精简的线条来体现出人的神态,以及通过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衣服的质感,在传统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并且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创作,从而得到提升和进步。
初始阶段进行临摹绘画是初步去学习绘画理论的阶段,熟悉并且了解线描的基础;写生阶段是了解并领悟物态的过程,将线描转化为自身运用;创作阶段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物态中,抒发个人意志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工笔白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去运用它,学习古人传统的技法并且运用到自身的绘画中,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和内涵。
“十八描”法作为白描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贯穿着整个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在新时期,我们要深层次认知和学习中国画白描艺术和“十八描”法,认真探究每种描法的具体细节及其特点,并继续进行心得记载。在学习技法的基础上,特别是发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中国线描艺术的审美诉求,进而提升自身对中国传统绘画之中的传统艺术精神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和底蕴。
参考文献:
[1]潘起造.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姓“资”姓“社”问题[J].宁波党政论坛,1994,(2).
[2]章长青.略谈中国画临摹教学之特点[J].安康师专学报, 2003,(1).
[3]赵爱军.论现代工笔重彩的装饰性取向[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4]陆晓.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语言形态及多元化研究[D].福州大学,2010.
[5]陈罗辉.欧洲近代美术中东方情调的追溯[J].作家,2010,(20).
[6]段静.论中国绘画线条结构的美学内涵[J].作家,2010,(24).
[7]陈清华.静思的智慧:中国画意境美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11.
[8]刘永霞.漫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设计中线条美的内涵[J].作家, 2011,(20).
[9]王秀华.浅谈南阳汉画像石与现代绘画艺术[J].美与时代(上),2012,(10).
[10]沐秋梅.中学国画欣赏中诗书画一体的教育意识[J].美与时代(中), 2015,(7).
[11]孙越.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对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的融合和影响[J].艺术品鉴,2016,(8).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