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干预在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9-04-27 07:30:16周小懿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1期
关键词:白蛋白筛查血浆

郑 爽,方 玲,周小懿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北京 102218)

营养支持干预是临床上常用的干预方法,包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且肠内营养使用最广,安全性较高;肠外营养多用于不适用肠内应用患者中,但该方法能引起肠道细菌易位,引起肝功能损失[1-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在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2018年10月肠瘘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43~81)岁,平均(57.84±6.89)岁;病程(1~7)d,平均(3.29±0.51)d;肠瘘类型:小肠瘘15例,结直肠瘘32例,十二指肠瘘9例。观察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2~83)岁,平均(58.22±6.96)岁;病程(1~8)d,平均(3.42±0.55)d;肠瘘类型:小肠瘘16例,结直肠瘘30例,十二指肠瘘10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身体状态评估,告知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全面认识疾病,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每天观察、记录患者肠瘘情况,讨论肠瘘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支持干预。(1)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况评估。入院后均完成营养风险筛查及Braden评分,据筛查结果对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干预;对肠内营养筛查、评估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及干预,借助NRS2000应用状况进行评估,计算BMI值;(2)营养支持干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据患者肠道耐受、营养专题评估结果输入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逐步向肠内营养过度;肠内营养包括:乳剂(TPFT)、复方营养混悬剂等,控制每天热量为30 kal/(kg·d)、蛋白质1.5 g/(kg·d);(3)营养支持护理。对于给予肠内营养患者,避免改变置管长度或利用营养管打折,确定鼻饲管位置,每4 h对管道进行一次冲洗,每次20mL,完成脉冲式冲管,营养管内注入药物,避免发生堵管。同时,肠内营养支持时对营养液进行加温、加湿,控制温度为38~40℃,营养支持时将床头抬高30°或选择半卧位姿势,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取外周静脉血(空腹状态)3 mL,离心完毕后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3]。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干预后1个月营养状态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状态比较(±s)

表1 两组营养状态比较(±s)

组别 n 血浆白蛋白(pg/dl) 血浆前白蛋白(mg/dl) 血红蛋白(mg/dl)干预前 干预后1个月 干预前 干预后1个月 干预前 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 56 124.19±6.84 220.41±9.58 30.23±2.43 42.59±4.31 101.23±9.68 125.63±12.19对照组 56 125.31±6.87 184.58±7.93 30.25±2.45 34.51±3.59 102.14±9.73 111.49±10.53 t/1.296 8.435 0.932 6.538 1.109 5.614 P/0.124 0.000 0.295 0.000 0.637 0.000

3 讨 论

肠瘘属于胃肠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病程相对较长,治疗较为复杂,且患者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肠瘘患者发病后常伴有营养不良,影响机体免疫水平,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营养支持干预是针对患者营养不良提出的一种干预方法,广泛用于放射性肠损伤、炎症性肠病等治疗中。肠内营养主要经口摄入或经管饲途径补充各种营养素的患者进行补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减少并发症。营养状态是肛瘘患者较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等存在紧密的联系,其水平能作为健康、疾病的标准之一[4]。本研究中,两组干预后1个月营养状态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说明营养支持干预用于肠瘘患者中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态,利于患者恢复。同时,营养支持干预实施过程中加强患者心理、营养风险筛查、肠道管理等,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配合度。

综上,营养支持干预用于肠瘘患者中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白蛋白筛查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公民与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7:48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08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0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