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娇,卓飞霞,陈 琳,何兰满,李银仙,郝 芬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1.胸部肿瘤科;2.临床营养科,广东 珠海 519000)
肺癌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发病率较高,治疗过程中,发生营养不良的概率达到46%。多数患者在病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需要采用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化疗方法应用时,患者伴随呕吐,恶心,食欲减退,味觉改变和肝脏受损等不良反应,对自身营养物质的摄入造成影响。目前对肺癌患者进行综合营养评价,给予患者适宜的营养补充,对临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用有效的营养筛查方法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评估,为患者提供合理,及时的营养干预,将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基于此,将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进行应用,其为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128个临床随机试验基础上,所推出的一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是中华医学会场内场外营养协会推进使用表。本研究对患者住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给予患者合理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健康。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期间,确诊肺癌并接受化疗的患者89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范围:34岁~68岁,平均年龄(48.33±4.55)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人,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44人,予营养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个体化的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批导。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进食欲望进行调整,注意保证营养搭配均衡性等。
实验组患者入院时及化疗前后予营养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与管床医生、患者、家属、营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包括在患者每期化疗前后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NRS2002量表),包括人体测量、近期体重变化、近期营养摄入变化和基础疾病严重程度,有助于早期发现营养不良。评估总分值≥3分,提示患者有营养不良的风险,应尽早进行营养干预。建议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时间为每月一次,从而保证及早发现营养不良情况,进行干预。在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时,需要从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出发,给予患者肠外营养干预,并给予其肠内营养指导。针对胃肠功能表现正常的患者,给予其肠内营养,鼓励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并协助指导家属制定营养可口适合患者口味的食物,必要时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补充口服剂。对胃肠功能障碍或是存在胃肠补充无法给予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肠外营养,以静脉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液,其中主要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脂肪乳,白蛋白等[2]。并配合给予患者相关护理指导,其中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进行心理指导,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保证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病情,同时给予患者疾病及营养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配合完成各项治疗护理等。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3]。
两组患者在实施干预前,其营养学指标差异较小,不存在比较意义(P>0.05)。在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BMI,ALB和WBC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4.00%和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干预效果显著。见表1。
表1 两种患者实施干预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种患者实施干预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BMI(kg/m2) ALB(g/L) WBC(×109/L) HGB(g/L)实验组(n=44) 23.86±2.56 47.86±4.23 5.08±1.20 123.87±2.43对照组(n=45) 21.09±2.67 35.88±3.45 3.07±1.13 114.07±2.34 t 9.405 12.334 5.405 23.453 P <0.05 <0.05 <0.05 <0.05
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死亡率较高,临床在提高对此问题重视程度的同时,使得如何有效纠正营养不良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NRS2002 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是一种对患者身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的主要工具,能够实现对患者身体现状的了解,对患者早期不良营养状况提出预警。因此有效提醒护理人员需要及早识别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营养不良,给予及时干预护理,为患者提供合理营养安排,将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降低。从而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程度,增强抵抗力,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营养风险评估应用在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全程护理过程中,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提高其营养支持能力,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