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蕾 林丽丽 吴红梅 孙晓容
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深静脉置管的技术,为患者建立输液通道,利于患者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成本效益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常用于肿瘤放化疗治疗中,近几年在癌症患者静脉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恶变而导致的,转移性肺癌是有其他部位原发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肺部而形成的恶性肿瘤,在其化疗中需行静脉导管辅助治疗,然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此过程中极易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栓,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化疗效果[5-9]。本文以225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肺癌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
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科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225例,年龄42~75岁,分为对照组120例与研究组105例。纳入标准:资料齐全;年龄均为18岁以上;实施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化疗患者;认知正常。排除患者: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史;合并栓塞史,合并肺栓塞史;妊娠期,哺乳期;不配合研究者。
从患者入院开始就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控,出院时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血栓发生时间、穿刺肢体、穿刺部位、导管型号,以及导管留置情况等;出院后通过每周一次的电话回访、每月一次的门诊复查、每周两次的微信平台联系询问等方式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随访并记录患者有无血栓发生的情况以及发生的严重程度,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静脉血栓发生时间、穿刺肢体、穿刺静脉、导管型号、导管留置时间、化疗药物、置管时合并感染等。
比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穿刺静脉、穿刺肢体、导管型号、合并感染、导管留置时间与化疗药物使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使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龄、导管型号、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因素均与导管相关性血栓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临床在治疗肺癌患者时常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即手术治疗后配合辅助化疗,其中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发生增殖、浸润与转移的过程,有效杀死癌细胞,促进治疗[10]。其治疗过程中需行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有助于使药物迅速稀释,从而保护上肢静脉。近年来,尽管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应用不断成熟,但仍伴随多种并发症,如静脉血栓,增加患者疼痛感,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治疗。研究表明,静脉血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操作技术、导管选择、穿刺部位、患者心理状态等,本文结果显示,比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穿刺静脉、穿刺肢体、导管型号、合并感染、导管留置时间与化疗药物使用,组间差异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平均年龄为45.6岁的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年龄较大的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肺癌化疗患者身体内残留的裂解肿瘤组织产物会使凝血因子增高,血小板数量增多,从而使抗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造成患者血液出现高凝状态[9-13];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退化,抵抗力下降,而且促纤溶活性降低,抗纤溶活性增高,因此同样是内皮损伤及应激状态下,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血栓的机率更高[14-22]。一般患者两侧静脉的走向与上腔静脉的夹角不一致,因右侧置管夹角较大, 所以置管的难度更大,操作时来回反复送管会对穿刺处的血管造成损伤, 从而导致血栓的发生率增高,因此,血栓形成受到导管使用等因素与患者身体状况的影响[23-29]。有研究发现,行化疗的肺癌晚期患者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因化疗中化学药物的使用不仅杀死癌细胞,还损害其他细胞,且化疗对血管有刺激性,造成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受损血管内膜极易遭受化疗药物的强烈刺击,造成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形成血栓。
为了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发生,穿刺前行超声检查,观察血管情况,包括狭窄程度与其他的不良因素,随后进行静脉血管选择,以管径粗、位置佳、弹性好的静脉血管为首选血管[30]。由B超引导,行可视操作,以条件好的血管进行静脉置管,操作过程保证一次性的送管成功,避免出现反复穿刺[4]。在导管维护时,需严格遵守维护步骤;输液前,向将血抽回,确认血管是否通畅,随后使用20 ml生理盐水以正压脉冲式进行冲管操作,避免发生血液返流,在输液以后,缓慢推注50ml生理盐水,冲净导管内的药物。对凝血时间、血小板、血常规等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加强皮肤颜色、动脉波动、皮肤温度等观察,并详细记录。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将患者病情发展详细告诉患者,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结合病情与文化程度,采用合适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研究表明,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能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形成,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低浓度肝素、低剂量华法林。但最新的输液治疗指南不推荐针对导管相关性血栓给予预防性用药,且目前尚无预防导管性相关血栓的用药标准,由于上肢运动使静脉血液流动加速,对预防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握拳运动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预防肺癌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措施[16-17]。
综上所述,化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与年龄、性别、导管等存在相关性,需综合评估患者一般资料,加强高危患者的监控,实施针对性预防和护理,预防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