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才流动 与政策创新

2019-04-27 01:50责任编辑陈宇宏
西部大开发 2019年3期
关键词:流动人才环境

责任编辑 陈宇宏

主持人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劳动力人口结构的转变,人才红利逐渐取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动能,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 ,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一年多,各大城市纷纷打响人才争夺战,以各种有力政策招贤纳士;而国家层面上,移民管理局正式组建,吸纳国际人才,人才流动成为新常态。

围绕这个话题,国务院参事室与重庆市政府参事室、全球化智库CCG共同举办“人才流动与政策创新”座谈会,深入分析当前人才流动的现象,指出人才政策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有益建议和解决办法。

主讲人

方 宁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

王辉耀 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

谢维和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原副校长

刘万振 重庆市政府参事室专职副主任

段泽勇 重庆市政府参事,重庆市统计局巡视员

陈德敏 重庆市政府参事,重庆大学教授

社会发展与人才流动

主持人: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城乡、区域不平衡问题,而人才作为生产要素,总是循着“往高处走”的规律。那么,新时代人才流动有何新导向?今天,我们首先请各位专家谈谈这个话题。

方宁:社会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往往也伴随着人才流动,这是一个历史现象。比如春秋战国就是一个人才辈出,同时也是人才大流动的时代,能人们在各国之间游走,去寻找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大发展、大变革的年代,开启了人才大流动的生动局面。改革开放推动了人才流动,反过来人才流动也为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生机。只有流动起来一个人的才能才会充分有效发挥。这也是改革开放为社会“松绑”,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所做的一个时代性选择。

王辉耀:我在四川长大,年轻时经常到重庆来,下乡的时候,发现房间里、电线杆上总是贴着“对调”的“小广告”,说某某要想到重庆工作,有没有人要对调。当时中国大概处在“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之前的年代,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人想流动简直比登天还难。1979年中央建了四个经济特区,许多人往深圳跑,人就开始流动了;1987年海南建省也带来了大规模的人才流动,现在海南又提出要引进“百万人才”。过去40年来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打破了人才流动的限制,近三亿的农民工流动起来,我们人口红利和部分的人才红利在过去得到了释放,人才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这也是我们获得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谢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过去了,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我认为“新时代”一个特别重要的含义就是一代新人,甚至可以说,关键是一代新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克服当前我们面临的各种挑战,要让现在的各种创新战略能够落地实施,都需要有一代新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普遍性的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的地方政策,甚至国家层面上成立移民管理局,都反映了这样一种时代的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现在确实已经有了非常好的人才的社会基础,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素质教育的提高,甚至是大量海外人才回归回流,都为我们国家一代新人的出现和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基础。

营造与优化人才环境

主持人:中国有句老话:“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虽然,各地“人才大战”开出的条件,也属于种梧桐树的行为,但是这些仅仅是硬件条件,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还要有一个适应人才发展留下的软环境。我们应当怎样创造这样的环境呢?

陈德敏:现在国家向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西部建设为人才提供了机会,我们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我们要吸引愿意奋斗的人才,同时也不能让人家吃亏。除了国家的、政府的政策,各个单位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人才。不仅是给名誉、给头衔,还可以是能够干事创业的软环境,或者是比其他人更好的升迁路径。同时,政策需要固定下来,并且要公开化,这样人家才愿意来。

段泽勇:要吸引人才到你这个地方,就必须有相应的条件。首要的是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是广义的,不是简单的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环境好了,人家才会关注你,才会感觉你这个地方对今后发展有利;环境不好,不能让人感觉到有发展空间,人家就不会来。

创客空间为创业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方宁:创业环境对人才的影响太大了 。英雄要有用武之地,这是主要的吸引力。我们需要净化社会环境,创造能够使人才安心创业的良好氛围,这就是政府的责任了。比如有的地区,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都比较高,为什么还会有大量的人才外流?主要是环境问题,在那里干不成事。人不怕劳累,就怕累心。各级政府要培养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刘万振:吸引人才必须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优化人才环境。要营造和谐宜居的人才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整合相关部门职能,建立绿色通道,为人才办理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提供高效、便捷、规范化服务。优化人才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优化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的舆论氛围。现在宣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我认为还要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我理解,科学家精神应包括探索精神、求是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这些内容。不少科学家不是追求、非常看重金钱、物质待遇,他们确实想探索自然、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否则,就无法理解邓稼先、钱学森、赵忠贤等这样一些科学家的追求、境界和贡献。所以,我们在宣传人才、创新典型的时候,应该加强对科学家精神的宣传,给予更广范围内的社会承认和更大的精神激励。

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西部云谷

方宁:在尊重创造这一点上,传统的儒家思想有重大缺陷,要害在于它是抑制个性的。孔子的世界观和政治观总体上是保守的,是反对创新的,面对变革时代,他忧心忡忡,要维护旧的周礼。儒家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层面,对于创新创造则是负面的。中国人多半不敢张扬个性,习惯于从众;因为稍微张扬一下个性, 就会被视为另类,遭到讨伐。大家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的,这就使社会缺乏创新性人才。

我们要继续提高社会的自由度,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他的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四十年,也可以讲是社会自由度提高的四十年。社会自由度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流动。现在改革要再出发,其中有一个要点就是在中国现阶段条件下,在法制框架下,继续提高社会的自由度,给人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

招聘会为人才双向流动提供平台

把握“不均衡”的流动格局

主持人:人才流动是双向的。由于人才总量在一定的时期保持不变,所以有人才流入的地方,也必然会有人才流失的地方。我们应当怎样很好地把握住它的“均衡”?

谢维和:清华每年的毕业典礼都请校友做一个发言。这个校友不是什么大官,也不是很著名的科学家,他就是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非常出色的人,军队、农业、教育、科技、商业等等各行各业的都有。不管他们从事的职业有什么区别,有一点是共通的:从毕业以后,他在自己那个工作岗位上、那个行业里,扎扎实实干了十几、二十几年,甚至三四十年。我请清华校友会做了一个统计,清华优秀的校友们,他们每一个人从毕业以后到第一次流动,平均时间是多长?统计的数据都在十年以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敬业。所谓敬业就是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做好,就能成才。你成天跑来跑去,这里没干两年又跑到那里,流动来流动去,流动不出大师来。大师不是流出来的,大师是踏踏实实做工作做出来的。

我们鼓励正常的人才流动,原来的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环境,要换一个环境没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人才流动和让人成才的机制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思考怎么创造出好的环境,使人能够踏踏实实地成才。在鼓励人才流动的同时,更要鼓励人才,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扎扎实实地在一个地方工作,两句话都要讲,否则我们会出现政治上的片面性,反而不利于人才涌现,不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人才流动毕竟是一个手段,最终目的还是鼓励多出人才。

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探索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谢维和:现在的人才流动,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流动,往往和各种各样的评估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评“长江学者”的时候,要考虑地方的因素,比如说这个地方比较偏远点,不是太发达,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结果这个人评上了,拿到了这个名额,就调走了。之前兰州大学的校长跟我们说,你知道我们兰州大学青年老师为什么SCI文章发那么多?是因为我们老师SCI发得多,就有调离西部的资本了。这样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越来越不均衡,这就出现问题了。现在我们的人才政策里“帽子”太多了,过分功利的“帽子竞争”是不利于真正的人才流动的。

方宁:其实人才流动还存在障碍,有的时候流动过度,有的时候则流动不畅。比如公务员向外的流动性就比较弱。在公务员队伍里有大量的管理人才,他们可以流动出去,但是现在由于体制的限制,这还是一个弱项。应该鼓励公务员外流,国外的公务员流动性比我们要大。同时,低学历人群的流动也比较困难,这跟我们的观念有关,比如高职学历的人都没有考公务员的资格,低学历的人群流动在事实上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些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这是存在的现实问

技能型人才的不可或缺

主持人:人才一词,似乎越来越时髦,几乎每个部门都在提“以人为本”,都在宣扬“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用一些简单和显现的标识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于是人才与学历、职称、就职经验、是否海归等同起来。今天我们谈的吸引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

谢维和:今天我们谈吸引人才,很重要的问题是要吸引什么人才。只是吸引大学生吗?别的人就不是人才了吗?国家有“千人工程”等等各种人才创新工程,怎么就不包括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呢?这就是一个人才观的问题,不要一谈到人才就是高科技,就是理论研究,就是从国外回来的,我们也需要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方宁:这是长期以来儒家人才观中片面性的影响所致。自然科学包括手工技术,在孔子看来是“技”而不是“学”。“技”一直被认为是形而下的东西;“学”才是形而上、高大上的东西。这样导致中国历史上文人的地位绝对高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地位。

过去把有技能的人叫作“工匠”,这个词本身就有一点点贬义。更有甚者,文章写得不好,被批评为有“匠气”,这里就潜含着对工匠,对技术的贬低甚至是鄙视,是观念陈旧的表现。

谢维和:人才不一定是搞理论的,尤其是作为制造大国来说,我们要重视职业教育,要重视技工队伍的建设。今天的人才大战,不能光谈我们吸引了多少大学生,还要看吸引了多少八级技工。

方宁: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不被认作人才的,这也是高职教育困境所在,社会上它的实际地位很低,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考公务员还有工作晋升中都受到学历的限制。社会观念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产物,其中制度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在需要用制度去改变社会的观念,要改革人事、薪酬、晋升等方面的制度,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宝贵价值。

谢维和:能不能够把职业技术人才也纳入人才工程和人才建设的计划中去?能不能让职业技术人才也获得国家人才政策的支持?如果我们还是保持这种很旧的、传统的人才观,我们可能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以“工匠精神”锻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王辉耀:之前中国有三亿农民工,这已经是一个历史现象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建筑工人平均年龄大概20来岁,现在中国建筑工地上工人平均年龄40多岁,城市里已经开始有劳工荒了。深圳现在大概两千万常住人口,有户籍的几百万,剩下一千多万都是没有户籍的人口;东莞八百万常住人口,有户籍的只有二百万。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技能人才留不住啊。现在各个城市都在争抢大学生,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城市里已经居住了五年、十年,很有经验,有正常的工作,被市场证明很有能力的人留下来呢?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户口,非要去大街上抢个大学生呢?而像重庆这样的内地城市,农民工大量外流,现在制造业转移过来了,能不能把自己的工人留住呢?

发达国家不是这样的。东京是三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一个个北海道的农民要搬到东京去,几天就能办好东京永久居民的手续,可以参加东京的社保,完全享受一个东京市民的待遇。我的建议是,让国家移民管理局把国内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国际移民的管理统筹起来,这样在国际移民组织中,我们可以学习国际上安置流动人口先进经验。

引进来与走出去

主持人: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形式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在实践中汲取经验,我们如何能更好发挥中国智慧?创造更好、更有利的条件,来吸引国际国内知名专家为我们国家科技创新再添一把力。

刘万振:我们要像优化营商环境一样,优化人才环境、创新环境,以吸引人才特别是国际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科技创新。广州、上海等地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作用是巨大的。

王辉耀:中国的国际人才比例是全世界最低的。衡量国际人才比例的一个维度是国际人口比例,全世界平均水平是3%,发展中国家是1.5%,发达国家是10%,整个欧盟平均国际人口达到10%,我们国家是0.04%。同样是人口大国,印度都是0.5%。另外一个维度是外国留学生比例,香港、台湾的外来留学生都是10%,哈佛大学大概是20%,中国3700万大学生里读学位的留学生是20万,也是百分之零点几。未来要发展“一带一路”,要培养知华派、友华派,我们的留学生比例太低。美国培养了全世界300多个总统和部长,英国培养了170~180个,中国培养了几个?埃塞俄比亚总理在中国留过学,埃塞俄比亚现在对中国比较友好。

中关村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存量大概是一百万左右,硅谷也是一百万,但是硅谷里边有接近50%的人来自世界各地,比如说印度、中国、爱尔兰、以色列,还有欧洲各国,而中关村只有1%, 1%里边还有70%是中国自己的海归,真正的老外大概也就二三千人。现在公安部出台了绿卡申请的政策,外国的硕士生可以留在北京、在中关村工作了,但申请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因为我们的绿卡是追认式,你来中国四年以后,我才给你一个绿卡;而国外的绿卡是你还没来,你还下不了决心,我就送你一个绿卡,到时候只要你想搬来就来了。

公安部原来是坐在出入境管理局的位置上,看重安全,紧盯着有没有一个坏人要进来。以前外国人到了北京,24 小时必须到派出所报到,宁可让一千个人不舒服, 也不错放一个。现在成立国家移民管理局以后,观念不一样了,第一个考虑的是用什么红利吸引人才,海南的免签政策就是第一个红利。

我还建议,高校内要招收更多的留学生;设立移民参赞,到国际上延揽人才,不要再搞追认式的绿卡;开放签证类别,尤其是经商签证;还要消除社会对外国人、特别是黑人的歧视。

谢维和:不仅要鼓励外面的人到中国来,还要鼓励中国的人到世界上去。中国人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时候,不仅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要贡献中国人才。我有一次到南非去,到约翰内斯堡的贫民窟去,参观的时候,前后都是带枪的保镖在保护我们。可是还有一些国际上来援助的年轻的大学生在那当志愿者、做社工,他们难道不怕牺牲吗?他们难道不怕传染生病吗?他们能去,我们的学生能去吗?没有中国人才,我们就没办法发挥中国智慧、落实中国方案。

刘万振: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国际国内人才流动的规律,加快人才流动政策法规建设步伐,提高人才流动服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清理不合时宜的人才流动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定人才工作条例,完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签证、居留和永久居留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制定包括国际人才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移民法。

猜你喜欢
流动人才环境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流动的画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环境清洁工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漫观环境
毛遂自荐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