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走到最后,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

2019-04-26 05:47王劲慧何小夜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乐观思念

王劲慧 何小夜

中国人最忌讳的数字是4,因为谐音是“死”,最喜欢的数字是9,因为谐音是“久”,生命长长久久,幸福久久长长。而《生命里》,却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纪录片。

这部由吴海鹰导演、万茜解说的纪录片,从临终关怀的角度,耗时6000多个小时拍摄,真实记录了四十多位临终者的温暖故事。拍摄中,他们摒弃了推拉摇移的渲染方式,基本都是固定机位的拍摄方式,“不想因为机器去干扰他们的情绪,打扰他们的生活,或者去刻意渲染面对死亡的痛苦与难堪。”

没有剧本,没有特意安排,没有提前交代,只是老老实实地记录,真真诚诚地表达。仅仅三集,豆瓣就打出了9.0的高分,获得众多网友点赞。在第三集播出完当天,一位观众写下了这样的感想:许多人教过我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怎么和世界和平相处,《生命里》第一次教我,怎样离开这个世界。

——上海市临汾社区服务中心的舒缓疗护区是专门收治癌症晚期患者的地方。住进这里的病人,生命所剩时间,大都不会超过3个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平静、快乐,没有痛苦、有尊严地死去。

■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死去?

①一起回忆他们生命里的美好和重要的事情——我记得什么?

【鲁胜兰:那里的瓜果香甜,一辈子都忘不了。】

鲁胜兰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因为不想死在女儿家,便主动来到这里。鲁奶奶和普通老太太一样,喜欢唠家常,谈往事。她说得病之初,也想过自杀,但舍不得儿女。现在死亡已成定数,她反而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看着旁边的病友去世,她说自己“没压力,也不紧张”。谈起年轻时在新疆的那些日子,老人整个人都鲜活起来,话语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念念不忘。“年轻时候在新疆吃的瓜果实在是好吃啊,特别是哈密瓜,吃起来像是呜呜呜吹口琴一样吹过去。在新疆吃的西瓜,我回来好几年,都不要吃上海的瓜。”她说到这里的时候一脸笑意,仿佛没有了病痛一般。

现在她已经没法再去新疆了,只能躺在病榻上反复咀嚼遥忆,回味瓜香。

【汪明昌:和老伴聊天喝早茶,是最幸福的时刻。】

得了胃癌的汪明昌爷爷,是这里对死亡最豁达的老人,他对于不到一个月后的别离非常坦然。老人每天收拾干净整洁,戴着咖啡色的针织帽,穿着大红色的毛线衫。他穿戴得干干净净,喜欢音乐,一吹起葫芦丝便神采飞扬。

他开心地对着镜头讲述他和老伴的故事,比如没生病时,每周末都会和妻子去吃早茶,生病后也一直堅持这个习惯,只是改成了每周末吃午茶和小点心。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行为,就是他对尊严和体面的坚持。再比如曾经追求老伴的过往,“那时候我在厂部,她在车间,我去车间检查工作,就经常借口去她那里转一转……”当大家哈哈大笑,问阿姨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厂花时,他立马竖起了大拇指。那些青涩的恋爱记忆,变成了他病痛中的糖,一想起就是幸福的模样。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总结道:老了幸福,才算真的幸福。

【点滴·札记】为什么人们需要怀旧?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基特认为,怀旧对于一个人的存在感至为关键:“它唤起了珍贵的记忆,让我们相信个人的价值,觉得我们拥有着有意义的生活。”这对于一个游离在生死边缘的人尤为重要。那些他们生命中的美好,通过回忆传达给身边的人,即便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知道仍然有人会怀念他。只要有人记得,他就不是真正的死去。

【关键词】生命里的美好;思念;平静;乐观……

②用心陪伴他们走过人生到最后一程,尤其是精神陪伴——是谁陪伴着我?

【陈晓军:我女儿30岁的人,只考虑父母。】

229床的陈晓军是结肠癌肺骨转移,预计生存期是1个月。陈晓军对自己身体的两个愿望,就是不要痛,能活动。他想着如果自己好一点,能站起来,自己努力锻炼,可能会多活两年。可是,他的肿瘤已经压迫了腰椎神经,当医生说他无法再站立时,他的脸色瞬间暗淡了。

女儿经常来看望父亲,为他擦脸、刮胡子、聊聊天。在女儿面前,他总会尽力露出笑容,好让女儿少操些心。女儿离开后,陈晓军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我女儿从生下来到现在,30岁的人了,没考虑过自己,只考虑父母。”

他不想死,他想多活几年,想亲眼看着唯一的女儿出嫁。可是,陈晓军没能等到那一天。弥留之际,他颤巍着双手,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签下遗嘱,要将一切都留给女儿,嘴里还念叨着字写到一起了,生怕遗嘱不能生效。

【志愿者:我看过病历,肺癌是不会传染的。】

在一次会议中,护工和志愿者们表述了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大部分都是社工专业的学生,他们每周都来到病床前,帮助他们实现力所能及的愿望,但更多的,只是陪伴在他们身边说说话。

有位老人肺癌晚期,已经几乎发不出声音,志愿者必须非常凑近才能和奶奶交流。她的大女儿看见了很不好意思:奶奶肺癌,呼出的气可能不太好。志愿者说,我没关系的,一下子就又凑过去了,给了她一个拥抱。大女儿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志愿者愿意和病人肢体接触,对家属来说真的是特别大的安慰。”也许一个拥抱就胜过了千言万语。

【点滴·札记】董卿在《朗读者》中说:“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正是这些来自亲人、护士、社工的高质量陪伴,帮助临终患者建立起身体和心灵的安全感,让他们慢慢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关键词】需要与被需要;陪伴;安慰……

③尽量帮助他们完成人生中的最后心愿——我的心愿是什么?

【吴留生:如果再不能重返故乡,看一眼照片也就足够了。】

在人生所剩不多的时光里,82岁的吴留生魂牵梦萦的,是那个并不遥远,却再也回不去的故乡——虽然嘉兴离上海很近,但她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她再出门。为完成母亲心愿,年近半百的儿子为了母亲踏上归乡的旅途,拍下她曾经居住的房子,路边的树木、河流、桥梁。回到病房,儿子举着手机,轻声问:“你小时候的海盐是这样子的吗?”老人已经说不出话,只能点点头,艰难地抬起枯瘦的手抚摸冰冷的手机屏,眼睛里饱含泪水。

相机里还有几张毛胚新房的照片,那是儿子原本打算装修完接母亲居住的。这份不圆满,成了吴留生子女心中永恒的残缺。

【沈和敏:身上没有一样东西有用了,我想只有一双眼角膜了。】

走到生命尽头的沈和敏,念念不忘的,是要捐出自己的眼角膜,“我身上已经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派上用场了,我想想只有一双眼角膜有用了。”她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们,并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她找来了护士长,求助她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最后的愿望。可在家人观念里,这样做,整个人将不“全”,始终不肯在捐献单上签字。沈和敏的心愿最终落了空。

【点滴·札记】护士张敏说:“有一些病人到最后的愿望就是找一个像我们这样安安静靜的环境,让他有尊严的、安静的离世。但是有一些病人接过来,医生因为医疗行为,或者家属的意愿强制地让病人输液,其实病人有时活得很痛苦,他是为了家属活。实际上,他到最后自己都没能做主,没能自己选择一个怎样地有尊严地离世。”

【关键词】圆满与遗憾;缺失;尊严……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生命有尊严地来,自然也应有体面地离去。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逃避谈论生死,而是坦然从容面对。生时,不辜负时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当死亡来临时,庆幸自己好好活过,从未虚度。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临终关怀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而在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尚处在起步的探索阶段。比起起步晚,“临终关怀”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社会偏见问题。医护人员谈到,有的家属到了安宁病房,会说:“这个病房挺好的,装修得很漂亮”,但另一个家属则会回应:“好有什么用,到这样的病房来都是等死的……”医院周围的居民房都挂着镜子,他们认为这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死亡,希望把晦气再返照给医院。

医护人员感叹:“人们只认为‘优生才是一个问题,从来不认为‘优死也是一个人应享受的基本权利。”

【真题演练】

临终关怀,又称舒缓疗护,作为一种全面照顾,通过预测、防止及对痛苦的处理来优化患者生命质量,提高家属的生活质量,涵盖生理、心理、情感、社会等各个方面。我国的“临终关怀”服务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社会偏见问题,人们不仅忌讳“谈死”,也从来不认为“优死”是一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

生与死是一组对立的矛盾,谁都无法避免。就中国家庭来说,对于新生命的诞生,全家会全力以赴做好准备。但对于死亡的话题,很多家庭是讳莫如深,并不能坦然面对。恰如白岩松所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结合上面的影视素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佳作示例】

让生命安享最后一缕阳光

张瑶佳 高诗雨

在草地和落叶上/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我写下生活的诗

——北岛

当一片秋叶逐渐从芳华走向凋零,是否会有一块土壤去温柔地承载?当一个生命逐渐由璀璨走向消逝,是否会有一份真情去温暖地告别?安徒生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人面临死亡,又何尝不是如此,它并非如人们所忌讳的那般冰冷、阴暗,它亦可以温暖、洒脱,甚至夹带着花的芳馨。

中国人讳谈“死”,甚至闻“死”色变,连带着任何与“死”相关的话题、字眼,都蒙上了一层阴霾。然而,生与死、始与终,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人,需要有尊严地活着,更需要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优死”也是一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正如琼瑶在公开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中写道:帮助我没有痛苦地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地活着,意义重大!

活在痛苦中,或是静静地离开?这是人们面临生命即将结束时所需要做出的抉择。纪录片《生命里》,从临终关怀的角度,真实记录了四十多位临终者的最后时光。片中的汪明昌老人是胃癌晚期患者,他了解自己的疾病,也有死亡的准备,他入院的要求就是,在最后阶段不要进行任何积极的抢救和治疗,不想没有生存质量地活着。还有一位送到医院的重症患者,由于家人照顾不佳,送来时浑身污秽,指甲都残留着排泄物。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老人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好在有医护人员的照顾,走时的他,面容安详,干净整洁。晚期的强制治疗让许多病人活得很痛苦,其实很多人只想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体面、有尊严地离开,“让生命走得更温暖,尊重每个生命的自由意志”,也许这就是他们选择“临终关怀”安静离开的意愿。

阿图·葛文根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讲到高龄老人面对死亡时说:“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人有生的权利,自然也应有平静走向死亡的权利;当人无法有尊严、有价值地生存,那么延长的不是生命的欢乐,而是痛苦。“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与死、光与暗,生命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由此构成,他们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歌颂死亡,赞美生命的终章,是知这生所含的可贵与不易,是晓这死所守的尊严和人格。

相信曾对生活抱以热忱,亦对死亡怀以安然;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平静安享最后一缕阳光——也许,这才是人生圆满的答卷。

【提分小贴士】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备考时,会有这样的疑惑,明明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可在考场上还是用不上。其实,疑惑的症结不是记忆库里没有素材,而是考生缺乏对素材的思考、筛选和优化。所谓“优化”,就是要从日常积累的素材中选择出适合于“这一次”写作要求的材料,并加工、润色,使得“这一次”作文更具信服力。在备考中,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周围绕一个指定主题搜集素材,必须做到“321”(即3句名言,2个事例,1段自我思考),这样方能循序渐进地加深素材的理解和运用,做到积蓄“材”富,充盈“材”富,不至于在考场上出现“无米之炊”的现象。

这一篇习作中,作者围绕“让生命有尊严地离开”这一主题,选择了纪录片《生命里》的汪明昌老人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两个素材,用语简约,言简意赅。其中,“不想没有生存质量地活着”“走时的他,面容安详,干净整洁”,集中指向了主题,包括选用安徒生、琼瑶、阿图·葛文根、泰戈尔的引言,也恰到好处的丰富了主题。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乐观思念
爱的思念分不开
邮递思念的猫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长,寂寞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