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宏 严仍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涌现了很多成就卓著的书法大家,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碑帖。(课件出示《多宝塔碑》两段碑文)这是同一篇碑帖的两段碑文,有谁知道整篇碑帖的名称叫什么?是谁写的?(相机简介《多宝塔碑》和颜真卿)
(出示《多宝塔碑》另一段碑文)这段碑文也是出自《多宝塔碑》,谁能迅速找到森林的“森”字?“森”是什么结构的字?(品字形结构)谁能再说几个品字形结构的字?(晶、焱、淼)
二、授之以渔,突破重点
(一) 交流读帖方法和临写步骤。
1. 同学们,谁能说说你在学习毛笔书法时是怎样临帖的?
2. 师引导归纳,出示“三步临写法”,指导读帖方法。
(二) 分析“森”字,掌握品字形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并临写。
1. 出示“森”字,让学生从整体字形和笔画特点等方面,观察“森”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2. 指名说,师根据示意图引导学生从三个部件的形态、大小、位置关系以及笔画细节分析“森”字的书写要领。相机出示“整体上缩下伸”“下部左缩右伸”“笔画穿插巧妙”。
3. 小结书写要领,出示品字形结构书写要领:
一字三兄弟,大小要区分。
彼此相独立,整体有照应。
上部要居中,收缩稍扁平。
下部分两边,左缩右边伸。
笔画有变化,避让又穿插。
只要勤练习,字美如其人。
4. 出示“森”字的教材配套范写视频,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体会,一边书空。
5. 学生临写“森”字。纠正“双姿”,指导学生正确执笔,端正书写姿势,调匀气息,放松心情。生在练习纸上摹一遍,临一遍,师巡视指导。
6. 反馈,展评。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书写要领”进行点评,指名说,师生共评。
7. 师范写“森”字,生观察、书空、体会。
8. 生再次临写“森”字,师提出要求:每一次临写要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进行比对调整,要做到一遍比一遍好。
9. 反馈,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掌握品字形结构字的书写要领,使学生“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森”是关键例字,教学时,从整体字形到笔画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充分发挥配套视频范写和教师范写的示范引领作用,训练学生保持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反馈评价时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有效挖掘潜能,提高评价能力。
(三) 巩固练习,出示“品”字书法,强调品字形结构的字三个部分形态不可一致,有大、小、收、放的区别。
1. 臨写“品”字。指导观察,分析字形。师范写,生临写,反馈,展评。
2. 比一比,体会不同书法家处理品字形结构字的不同效果。
三、必要拓展,巩固提高
(一) 出示“赫、非、多、出”。引导学生观察特殊复杂结构。
小结:左右或上下相同的字,结字的原理与品字形结构相同,书写时要遵循左让右、上让下的原理。
(二) 举一反三,出示“翕、替、歘”,引导学生观察并小结:根据品字形结构字的特点,在字中出现上下或左右相同的部件时,也要遵循左让右、上让下的规律。
(三) 出示《多宝塔碑》部分碑文,让学生找到品字形结构的字、左右或上下相同的字以及含有上下或左右相同部件的字,进一步体会它们的书写规律。
(四) 临写“非、多”。
1. 指导读帖,依次分析“非、多”的书写要领。
2. 教师范写,生观察、书空、体会。
3. 生临写,师巡视指导,相机用红笔圈画出写得好的字。
4. 反馈,展评优秀作业。
【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环节,旨在让学生懂得在书写这些字时要遵循左让右、上让下的规律。考虑到“森、品”已经评讲充分,在学生临写“非、多”二字时,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进行比对调整,自我纠错,再相机展示优秀作业。这样,整堂课学生的书法学习层层推进,有张有弛。
四、适度延伸,巩固成果
(一) 欣赏《黄州寒食诗帖》。了解书法作品的幅式。
(二) 展示部分学生创作的书法作品。
(三) 课后练习。在每天习字小课上,把本课中出现的品字形结构的字以及左右相同、上下相同的字临写3遍。
【评析】
一、教学严格遵循《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充分准备,准确把握教材和书法课教学特点,恰当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吸收语文课教学的成功做法,合理确定教学思路,做到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循序推进。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过程中,注意教给方法,渗透情感、态度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审美教育,做到润物无声。
二、注重学生“双姿”训练,教会学生观察、比较,正确实施读帖、摹帖、临帖、比对、调整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书写时“眼到手到心到”。教学示范指导到位、循序渐进、扎实有效。
三、正确处理练习与指导的关系。教师指导贯穿教学全过程,为学生练习提供方向、方法和点拨引导;学生充分练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不同层次要求的习练中,悟形悟法,习得书写和审美能力,涵养品性和情感。
四、充分利用教材、配套教师用书和范写视频等资源,灵活安排,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利用视频、投影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生动直观示范,提高了教学实效和教学水平。
五、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激发了学生热爱汉字、热爱书法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融入了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提高了教学文化含量和品位。
当然,此课尚有提升空间。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可适当精简压缩、教学内容可进一步整合,使教学更加集中、有效。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学,六安市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