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全身麻醉下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1]。因担心全麻术后麻醉药物没有完全的排泄出来,会导致患者嗜睡,或易在嗜睡的状态下,引发呼吸抑制,甚至窒息。故一般在麻醉术后返回病房的2 h内,要求患者不能够睡觉,要求患者家属多和患者说话,让患者保持清醒的状态。临床实际护理中,患者常强烈表示想睡觉,家属也表示连续不断的说话有困难。有研究[2]指出,鼾声是由于颈部肌肉松弛且软腭麻痹,使得舌根后坠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不畅从而发生,常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相关。笔者将鼾声引用到肺癌患者全麻术后护理中,使用鼾声判断患者有无发生呼吸抑制,使得患者可安心休息,家属也能更轻松照顾患者,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胸外科2019年1月~2019年5月肺癌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②自愿参加本研究;③非鼾症患者;④全麻手术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人口资料学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给予床边心电监护,鼻导管氧气3 L/min吸入。
1.2.1 对照组
全麻术后返回病房后2小时内,嘱患者勿闭眼睡觉,并嘱家属2小时内不间断与患者对话,避免患者入睡。
1.2.2 实验组
全麻术后返回病房后2小时内,患者正常入睡,嘱家属陪护在患者床边,发现患者出现鼾声呼吸时,叫醒患者。鼾声消失后,患者可以继续入睡,直至2小时后。
1.3.1 SpO2<90%的发生人数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是反映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肺癌术后SpO2低于90%常被认为是呼吸功能不良的表现,麻醉后呼吸抑制常可见SpO2低于90%。其是通过探头红外光区光谱对血氧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特异性[3],从而检测出SpO2。本研究中,在全麻术后返回病房后2小时内,查看监护仪记录,观察两组患者SpO2<90%的发生人数。
1.3.2 患者困乏度
采用自制的困乏度评价表,将不困乏到极度困乏分为5个等级,分别取1~5分。于术后返回病房2小时后,询问患者的困乏程度,并打分。
1.3.3 家属舒适度
采用自制的舒适度评价表,将舒适到极度不舒适分为5个等级,分别取1~5分。于术后返回病房2小时后,询问家属的舒适程度,并打分。
SpO2<90%事件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患者困乏度和家属舒适度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两组发生SPO2低于90%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SpO2<90%的发生人数比较(n)
实验组困乏度,家属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困乏度和家属舒适度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困乏度和家属舒适度的比较(分,
组别 患者困乏度 家属舒适度实验组(n=30) 2.07±0.74 2.06±1.01对照组(n=30) 4.03±0.85 3.53±1.20 t-9.56 -5.12 P<0.001 <0.001
术后2 h内SpO2低于90%常被认为是呼吸抑制的表现,而鼾声的出现常提示呼吸抑制,且发生在SpO2改变之前。采用实验组的方法,即患者返回病房后对患者入睡不做干预,若患者发生鼾声则即时唤醒患者,可避免呼吸抑制,其与2 h持续唤醒患者的方法比较差异不显著。
患者术后常表现为嗜睡,困乏,尤其是术后2 h内。采用持续唤醒患者的方法,避免入睡,易导致患者焦虑,甚至愤怒。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正常入睡,术后2 h内,患者困乏度较对照组改善,说明患者在术后2 h的睡眠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困乏程度。此外,患者正常入睡,也使家属能从不断的说话中解脱出来,降低家属焦虑,改善家属舒适度。
本研究中纳入的人群不包括本身有鼾症的患者,但在笔者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有鼾症的患者亦可采取实验组的方法,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鼾声虽对呼吸抑制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并不能代替心电监护,只能起到一种预警作用,作为一种帮助控制患者睡眠程度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