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红,周文娟
(海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 南通 226600)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常会导致关节软骨、半月板、膝关节韧带和胫骨内外侧髁后1/3 等部位受损,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临床上常需要行手术治疗,进行开放复位和内固定手术[1]。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和科学的功能锻炼,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提高了康复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骨科行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均经外伤史、局部特征、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确诊;排除骨肿瘤、骨结核、骨髓炎、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症,不能配合研究和随访等。男67例,女17例;年龄19~85岁,平均48.7±6.2岁;车祸46例,撞击伤15例,坠落伤19例,暴力伤4例;伴关节面塌陷22例,韧带损伤26例,半月板损伤17例,膝内翻或外翻19例。据数字表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
①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措施。②观察组:在术前、术后和出院后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措施。
1.2.1 手术前
①入院指导:为患者安排安静舒适、设施齐全的病房,介绍医院情况,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指导患者学会在床上排便,鼓励多饮水和进食新鲜果蔬,避免便秘。②心理辅导: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告知手术和术后无痛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术后积极康复训练,不会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请恢复较好的病友现身说教,增强自信。③术前准备:肢体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治疗,患肢给予制动和抬高,适当使用活血祛瘀药物;积极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和皮肤准备,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和麻醉的意义、流程及注意事项。
1.2.2 手术后
①监测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患肢肿痛渗血、末梢循环和感觉,及各种引流管、静脉和镇痛管道的护理;早期抬高患肢和床上活动,严防静脉血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②生活指导:按需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新鲜果蔬等食物,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适当多摄入水分,保持大便通畅。③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多做深呼吸,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及健肢和上肢的练习,力量由轻到重,幅度从小渐大。术后2~3天可取半卧位或坐位,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增加踝关节屈伸的幅度和力量。术后1周进行轻度膝关节屈伸,加强踝关节屈伸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2周可在搀扶下拄拐离床,患肢不负重时移步行走。拄双拐时应将双拐的高度与肩部持平,行走时先将健肢向前跨一小步,使健足与双拐呈等边三角形,肢体平衡后再分别移动患侧和健侧拄杖[2]。
1.2.3 出院后
①出院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用药、科学合理的生活饮食和康复锻炼方法,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痂生长。②延伸性服务:通过电话、微信、患者复诊和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持续性对患者的用药、康复锻炼和生活饮食起居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患肢半年内不要负重;据患肢骨痂生长情况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力量。
出院9个月时,观察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
观察组的Rasmussen、Barthel评分、总有效率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降低(P<0.05)。
表1 两组康复和护理指标的比较
表1 两组康复和护理指标的比较
组别 n Rasmussen评分 Barthel评分 总有效率 并发症率 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 42 27.1±3.24 92.5±4.06 41(97.6) 2(4.76) 94.6±3.15对照组 42 23.5±3.36 88.2±4.53 37(88.1) 4(9.52) 89.7±4.26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多为外伤暴力所致,属于关节内骨折,常合并关节面、韧带和半月板的损伤,对膝关节的稳定性破坏较显著,大多需要手术治疗。较多患者因外伤导致肢体肿痛和活动障碍,对手术的认知度不高,常会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手术顺利开展和术后康复进程。我们在患者的手术前给予入院指导、心理干预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密切监测、生活指导和科学的康复锻炼,出院后继续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3]。通过对患者实施全程的优质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促进了术后的康复进程,提高了膝关节的生理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降低了各种术后并发症,改善了疾病预后;同时增进医患和谐,提高了骨科临床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