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琴
(江苏省泰州中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和病因,但普遍认为与静脉曲张、肛垫下移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长期过量酗酒、局部感染、门静脉高压等其他因素具有直接性关联。混合痔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内痔部分出血的同时伴随明显的外痔部分疼痛、肿胀,如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引起痔核嵌顿、贫血等[1]。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混合痔的常用手段,但术后水肿、伤口难以愈合等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将本院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52例作为实验样本做如下报告。
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52例作为实验样本,全部病例均满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混合痔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参照单双号法的方式分组。对照组26例中11例为男患者,15例为女患者,年龄区间18~73岁,平均年龄(48.6±7.6)岁;研究组26例中10例为男患者,16例为女患者,年龄区间19~72岁,平均年龄(47.4±7.5)岁。对比两组间以上资料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此次比较。
对照组:术后晨起换药前,于专门的熏洗坐浴盆中倒入80 mL痔浴净+1000 mL沸水,先对患处进行熏蒸,待温度达到35~41℃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一般38℃最佳熏洗温度,对熏洗温度、时间进行适当调控,术后第1天进行5 min的熏洗,第2天进行10 min的熏洗,2次/天,便后需增加1次坐浴。坐浴后采用肛泰栓、龙珠软膏进行常规换药,严重疼痛者以消炎痛栓塞肛的方式缓解疼痛。
研究组:常规熏洗后给予射频电疗,具体操作:完成每天的换药操作后,对切口部位进行Crnation 22肛肠治疗型光子治疗仪照射,指导患者选择侧卧位,将肛门暴露出来,射频探头和肛门间保持2~3 cm的距离,20 min/次,1次/天,1个疗程为1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指导,包括科学饮食、适当运动、遵医嘱治疗、保持健康合理生活等,并适当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疾病宣教指导,以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提高配合行为和治疗依从性。
术后1天、4天、7天、10天时对患者肛缘水肿程度进行评判,以水肿分级标准为依据,其中0分表示无水肿和异常突起;2分表示肛缘皮肤呈现略微隆起状态,存在纹理;4分表示肛缘皮肤呈现中度隆起状态,纹理比较模糊,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活动;6分表示肛缘皮肤呈现,明显隆起状态,纹理完全消失,限制患者活动,需手术切除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s”,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术后1天的肛缘水肿积分与研究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天、7天、10天的肛缘水肿积分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肛缘水肿积分情况(±s,分)
表1 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肛缘水肿积分情况(±s,分)
组别 术后1天 术后4天 术后7天 术后10天对照组(n=26) 2.40±0.80 2.39±0.72 2.22±0.66 2.06±0.53研究组(n=26) 2.42±0.64 2.00±0.61 1.54±0.51 0.43±0.35 t 0.0995 2.1073 4.1570 13.0859 P 0.9211 0.0401 0.0001 0.0000
混合痔患者术后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即为创面水肿,其亦是肛肠科医护人员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医学观点指出,手术对局部静脉、淋巴管造成破坏后,血液、淋巴液回流过程中发生障碍,组织液生成并增多的过程中会在组织间隙聚集,引起局部水肿,此外术后如果局部压迫过紧或术后疼痛等也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发生痉挛,引起血液、淋巴液回流障碍,增高血管压力,释放出炎性介质,造成组织水肿[3]。中医观点中,痔后肛缘水肿是因为手术导致脉络受到损伤,经络阻塞使得气血运行不畅,淤血阻络过程中湿热下注而引起的,治疗原则应遵照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痔浴净主要组成包括红花、薄荷、黄柏、野菊花、马齿笕、紫花地丁、制大黄等,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射频电疗作为无创性治疗手段,其在肛瘘、肛裂、痔等肛肠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性成效,可对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行改善,减少分泌量,促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加快创面水肿消退速度,提升机体免疫力并对炎症吸收起到促进效应,缩短病程和治疗时间,且该法简单方便,无副作用,患者配合度良好。
此次试验发现,研究组术后4天、7天、10天的肛缘水肿积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从而可表明射频电疗联合痔浴净熏洗坐浴有利于缓解和减轻混合痔术后水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