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联网普及率上升的环境下,网络语言呈盛行的发展趋势,随着初中生对网络接触频率的增多,在作文书写中也常常会引用一些网络语言。针对盛行网络语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此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需要转变的策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网络语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基于网络环境产生的语言就叫做网络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包括字母、符号、文字、图片等,能够代表一些特殊的意义,也是初中生非常喜欢的一种社交语言,学生开始在作文中无意识地添加,但引用的过程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老师需要抓住网络语言的特点,积极转变现阶段作文教学的模式。
一、盛行的网络语言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影响
好的影响:首先网络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国在规范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时曾指出:语文需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倾听、注重表达、掌握应对,提高学生与人的沟通能力,学生在进行沟通时,不只运用语文知识,还会使用网络用语和生活用语,沟通能力是学生后期工作生活的必备能力。老师在课堂作文讲解中插入一些现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最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我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但初中生的接触量较少,不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作文取得高分的关键原因在于主体的表达,千篇一律的作文不能够博取批卷人的好感,网络语言能够让学生表现出自我的写作风格,但要注意使用的方式。
不好的影响:一是降低了语言使用的规范性。虽然网络语言的独特性带给了学生很多好处,但一些语言学家通过分析得出这种语言具有不规范性,一些网络语言过分压缩了原本的含义;一些网络语言中英混杂,不伦不类;还有一些网络用语存在错别字较多的现象,降低了传统汉语言文学表达的实效性。二是网络语言涉及范围单一。通过对现阶段学生的上网行为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大部分都是关于爱情的,有可能会对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产生错误的引导,再加上互联网更新速度快,学生的内心浮躁情绪较大,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二、转变初中作文教学在网络语言盛行的相关策略
(一)创新作文教學策略
自科举制度实行以来,作文写作就是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这也间接证明了作文教学的文化源远流长。但在现下网络语言的冲击下,学生经常性地在作文创作中使用盛行的网络语言和特定符号,若老师不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只关注作文的结构,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写作热情,还会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当老师遇到引用网络语言来写作的学生时,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放宽审视的条件,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告诉其可以采取适当的网络语言引用,但不能够通篇全都是以这种表达方式为主。若学生能够将文章的主旨、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老师就不要进行过多地干涉,以此提升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二)注重选择题材风格
中考是学生走向新阶段的必经之路,也是总结老师三年教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考的影响下,学生和老师的压力较大,学生为了考取自己心仪的高中而奋笔疾书,语文老师为了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语文成绩,会限制学生日常写作练习的题材,认为网络语言在作文中的应用是非常具有危险性的,但一些时候网络语言非但不会弱化学生的写作成绩,还是会增加学生文章的新鲜感,最终获得较高的分数。例如:初中生主要的生活圈子就是学校,大部分学生的题材都以学校为主,内容限制非常明显,想要在作文中拿到较高的分数,就必须要运用网络语言对文章画龙点睛,如“杯具”“屌丝”等。这些青春感强的词汇,能够将中学生在校生活的各种境遇以诙谐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读者透过文章,体会到初中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学习热情,了解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2]。
(三)强化语言使用方式
在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使用盛行网络语言的学生,老师往往迫切地给予否定的态度,认为这种语言的表述方式过于混乱、非驴非马,但这种写作方式依然在初中生的作文中出现。对于此,老师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类判断,毕竟一些积极正向的网络语言同样存在,老师应该强化学生使用语言的方式,而不是扼杀学生的自我想法。例如: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妈妈的作文,某个学生在作文中用“偶稀饭你”来形容对妈妈的喜爱之情,但老师认为还是“我爱你”能够直接表达出学生的情感。其实老师不需要纠结这种情感的表达字眼,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仍是青少年时期,可爱地表达自我情感,更容易展现出自我的性格,而且初中生日常与父母的沟通中,不会用正式生硬的语言去表达自我的情感,使用盛行的网络语言正好烘托出作者温暖的家庭气氛,更能够表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自身的主体地位替换成学生,老师只需要在旁边正确引导学生即可,督促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
综上所述,如何在信息时代提升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是现阶段老师最头疼的问题。老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小事,领悟生活的美好,在作文中融入自我的情感,提高初中作文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乘着互联网这艘大船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高蕊.信息网络时代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01-102.
[2]赵英娴.网络语言盛行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转变[J].文学教育(下),2018(1):105.
作者简介:赵伟蔚(1990.10—),女,江苏镇江人,本科,二级教师,初中生语文作文和阅读方向。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