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良
摘 要:在初中教学体系中数学占据着核心地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初中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从精彩的课前导入、创设生活化情境、实现学以致用三个方面详细探讨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限制,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模式创新上始终无法落实,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缺乏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了尽早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内动力,生活化教学策略逐渐受到认可,并在数学教学领域广泛应用。生活化教学就是指在学科教学时,将生活现象、生活情境、生活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一、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节数学课有45分钟时间,如何确保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课前导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立足教学实际,结合教学目标设置精彩的,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前导入。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教学时,可在课前导入环节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大家去过游乐园吗?谁能说说哪些项目是你最喜欢的?”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接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各种游乐园项目,要求学生观察哪些项目是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的呢?通过精彩的课前导入,在寓教于乐中自然传授知识,不仅调动了课堂氛围,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为后续课堂的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二、贴近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适时将数学教学引入进来,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便于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学会用坐标方法来表示具体的位置,可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操场,在操场上为学生创建真实的直角坐标系,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坐标的具体含义,掌握坐标的应用方法。通过直观的感受,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持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因此,如何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是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数学知识,还必须对生活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不断探索,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数据的波动》教学时,可摒弃教材中原本枯燥乏味的数据理论,引入如下教学场景:“同学们,周末你们过得怎么样呢?有什么开心的事吗?可是,“好朋友”大熊猫宝宝却一点都不开心,你们猜它怎么了?”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都在猜测原因。随后揭晓答案:“它感冒发烧了。”接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不同时间段对大熊猫体温监测的数据,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统计,为学习数据波动的相关知识作好铺垫。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围绕此情景展开,带领学生一同经历大熊猫宝宝从发烧到康复的过程,学生对这些数据的波动以及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最后和学生一起统计出数据波动相对稳定的数据。此时,班上很多学生都明显松了一口气,这充分说明这节课是成功的,回归生活的策略是有成效的,相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也都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理论正逐渐被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教师都积极参与到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队伍中,但是要想切实发挥生活化教学的功效,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和分析出更多有价值、有效率的教学方法,助力初中数学教学高效开展,引领学生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把焕英.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J].青年时代,2016(8):238-238.
[2]刘素梅.让生活走进课堂: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31).
[3]杨怀信.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1):67.
编辑 梁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