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发展

2019-04-25 11:36孙毅泽
新课程·中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法治思想中国古代

孙毅泽

摘 要: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商鞅变法是推动秦国强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它也是法家思想的成功运用。虽然,秦朝之后儒家思想占据中国的统治地位,然而法治思想依然对于我国的思想文化统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法治思想;思想发展

在新时代,我国主张依法治国,要求人们要懂法、守法、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中国的法治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让我们沿袭时代的巨轮,追溯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发展。

一、理论的提出

在春秋战国时期,法治初具雛形。在商鞅的《商君书·君臣》中,提到这句话“明主之治天下也,源法而治”。战国时期法治思想日趋成熟。其中第一次提到“依法治国”的思想,“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依法治国,则举措而已。”而这可以凸显出法家对于“依法治国”充满信心,其主张依靠法律建立权利集中、政令统一的国家。

在秦国,依法治国的含义是指以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制定相关的法律,从而实现法治的思想。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是“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其推行的方法是依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

1.封建王朝法律制定的构成及意义

封建王朝法律主要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制作成文的法律。制定法律的内容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其遵循量可能、随时变和顺天道等六项原则。制定法律的目的为让国家的活动有章可循,巩固国家的统一,树立政权的合法性,比如,《秦律》和《魏律》。第二部分是判例的制定。它是对律文的有力补充,比如,汉朝的《决事比》。法律和判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法律是由一般到个别,而判例是由个别到一般,它们两者相互补充,从而确保法律的确定性和使用性,进而调整和维护人们的社会生活。

2.封建王朝法律制订后的注意事项

封建王朝法律制订后,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法律制定后,封建王朝注重宣传。比如,商鞅曾设法官职务,其职能负责宣传和解答人们的法律问题。而在唐宋的科举也设立了“明法”专科,国家创办法律学校。第二,执行力是法律的生命,严格依法办事。比如,我通过翻阅唐朝的《唐律疏议》,其中写道:“诸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而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援法断罪、罪刑法定的简要概括,它比起西方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提出,早了十几个世纪。

二、法律思想的形成

1.治国理念法律化

治国理念法律化的集中表现是“援法断罪”论的提出,曾经刘颂引用《晋律》说道:“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政,若无政,依附名例断之。”其也是战国法家思想在立法上的最大成就,它还能突出地表现西晋时期杰出的刑法原则,也展现了中华文化法治文明的先进水平。

而通过研究历朝历代的法律,我主要有以下三种体会。第一,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律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二,法律的制定更加的规范化、权威化,法律的约束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其中对司法官权利的约束较为明显。第三,治国理念法律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日本的著名法治史学家任井田升对这种治国理念做出过高度评价,即中国的这种思想与欧洲罚刑法类似,其比欧洲的法律制定早了一千多年。

三、法治思想的执行

吏治主张“明主治吏,不治民”,即由君王治理官吏,再由官吏治理平民。而法家主张术、势和法相结合。而其中“术”是指君主监督、管理和选拔官吏的手段。而在秦汉之后,礼法统一、儒法合流,封建王朝在实行礼法合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官吏的治理,从而构建成以法律控制为主,以道德约束为辅的官职管理体系。

而这种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项。第一,选拔和任用。选拔包括世官制、察举制、军功制、科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在用人方面,封建王朝采取回避制度,主要包括职务回避、亲族回避和地区回避。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徇私行为的发生。第二,考课和奖惩。考课是历代君王核实考察官吏的任职情况,并以此设立专门的班子领导,还会定期召开会议,而最终根据官吏考核的结果对在任官员进行升降和奖惩。第三,监察和纠劾。古代法制的一大特点是注重监察,纠劾不法。而随着历朝历代地不断更替,监察机构也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宋、元、明和清这几个朝代。在宋朝,只有担任过三次县令的人才能担任监察官,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对官员的阅历和从政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在金国,御史官的年龄要求在60周岁以上,其虽品阶不高,但权利巨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御史官在惩治贪污、管理官吏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依法治国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我们不仅要正确认知今天法律构成及其意义,还要回顾历史中的法律发展过程,并从中不断吸取智慧的养料,从而拓展自己的眼界,增强自己对现有法律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历史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玲,谢保峰.论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法治思想的形成与演变[J].兰台世界,2017(36).

[2]田兆阳.传统法治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类),2016(3).

编辑 田香香

猜你喜欢
法治思想中国古代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学习札记
韩非子法治思想浅析
战国诸子叙事与中国古代史传文的成熟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党法治建设的新贡献
李步云的法治思想及其政治智慧
中国古代的律文解释与近代的刑法法条解释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