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痛经300例疗效观察

2019-04-25 03:21王华马瑞芬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7期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针刺

王华 马瑞芬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5~2017年我院门诊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 腹痛临床疗效300例患者治愈187例,显效83例,有效25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98.3%。治疗前积分为(12.5±4.6)分,治疗后为(3.3±2.1)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6.3±1.6)分,治疗后为(1.8±0.5)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痊愈167例,显效85例,有效48例,无效0例。结论 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患者容易接受,科室医生均能应用该技术,临床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基层医院适宜推广。

[关键词] 隔物温和灸;针刺;原发性痛经;适宜技术

[中图分类号] R24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07-006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ake-separated mild-warm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 Methods 300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7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ake-separated mild-warm moxibustion for 3 courses. The clinical effect after treatment was observed. Results Clinical effect of abdominal pain in 300 patients, 187 cases were cured; 83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25 cases were effective; 5 cases were ineffective. And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98.3%. The score before treatment was (12.5±4.6). And the score after treatment was(3.3±2.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CM syndrome score before treatment was(6.3±1.6),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 after treatment was(1.8±0.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 300 patients, 167 cases were recovered, 85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48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0 case was ineffective.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ake-separated mild-warm moxibus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is safe, effective, convenient and inexpensive, and is easy for patients to accept. The doctors of the department can apply this technology,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s clear. No obvious reaction occurs. And it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in primary hospitals.

[Key words] Mild-warm moxibustion; Acupuncture; Primary dysmenorrhea; Suitable technique

痛經属于祖国医学“经行腹痛”的范畴,最早见于《金贵要略》,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是妇科多发病及常见病。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及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及腰部疼痛,以痉挛性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冷汗、肢冷、恶寒、面色苍白甚至休克,多见于未婚青年妇女。我国的痛经发生率高达33%,其中原发性痛经高达36%[1],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与复旦大学卫生学院曾联合对上海4校高二年级1116位女学生开展月经情况的流行病学粗浅的调查,其中痛经高达58.3%,但仅12.1%就医,从远期而言,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危因素,由此可见原发性痛经对女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目前西医治疗以避孕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但有一定不良反应,且易反复。基于上述疾病带来影响及治疗的现状,推广一种止痛起效快、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患者容易接受的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而我院开展针刺结合隔物温和灸中医非药物技术多年,临床运用疗效明确。痛经在基层各大医院较常见,自2015年起我院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负责在本地区将该项技术在基层医院进行适宜技术的推广。现对2015~2017年我院门诊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2015~2017年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4~30岁,平均(22.35±4.63)岁。病程1~9年,平均(4.90±2.62)年。均无妊娠史。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3]制定。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关于痛经证候分类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3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停止治疗2周。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妇女;②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肝肾、血液系统及精神、神经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怕针、晕针患者。④交流障碍或不配合者。

1.4 治疗方法

采用针刺结合隔物温和灸治疗。针灸取穴及刺法:中脘、地机、三阴交、关元、太冲、足三里。穴位消毒,直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期间视情况行针。隔物饼制作:由相同分量藿香50 g、紫苏50 g、红花50 g研磨粉,用黄酒调制,做成直径约3 cm,厚约8 mm的饼。温和灸取穴:太冲、足三里、关元,采用艾绒放置隔物药片,至局部皮肤潮红。

1.5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

1.5.1 腹痛积分及疗效评价标准  腹痛积分标准:健康0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根据各伴随症状及腹痛情况,分0.1分、0.5分、1分、2分等共16项评分,判断痛经的轻重分级:轻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分以下;中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13.5分;重度:痛经症状积分在14分及以上。疗效标准:治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恢复至0分;显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有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的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无效:经期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

1.5.2 中医证候积分及评价标准  积分标准:①一般症状:包括经前或经期食欲不振、疲乏感、胸闷不舒、手足欠温、头晕、畏寒、头痛、乳房胀痛。有任一上述症状1分,无0分。②月经量和颜色:月经量:量正常:0分;量少:1分;量多:2分;经色:鲜红:0分,暗红:1分,紫黑:2分,血凝块:3分。疗效评价标准:痊愈: 治疗后总积分降低至0分;显效: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降低70%以上;有效:治疗后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70%(不含);无效: 治疗后总积分下降不足30%者。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组间各变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痛临床疗效

300例患者,治愈187例,显效83例,有效25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98.3%。

2.2 腹痛积分评分比较

治疗前积分为(12.5±4.6)分,治疗后为(3.3±2.1)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积分为(6.3±1.6)分,治疗后为(1.8±0.5)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痊愈167例,显效85例 有效48例,无效0例。

2.4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晕针现象发生。

3 讨论

国内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病因的研究还不十分明了,目前较公认的是痛经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合成的前列腺素过多,月经期子宫内膜破碎,过多的前列腺素释放出来,作用于子宫肌及其他部位平滑肌,引起局部和全身性反应,如经期腹痛、恶心、呕吐、晕厥等,是引起女性旷课和旷工的最常见原因,也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美国曾做过统计,由于痛经引起旷工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对全球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中医药在治疗痛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疗效得到临床共识。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属于“经行腹痛”的范畴,病位在子宫、冲任。中医医籍对痛经的记载较多,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诸病源候论》首立“月水来腹痛候”。《景岳全书》所云:“ 经行腹痛,证有虚实,虚者因血虚,或因气虚;实者或因热滞,或因气滞,或因寒滞,或因血滞”[5]。《丹溪心法》:“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也……。临行时腰腹疼痛,乃是郁滞,有瘀血……”。《医宗金鉴·妇科新法要诀》中提出痛经的病因有气滞血瘀,如:“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气滞腹胀血滞痛,更审虚实寒热情。”《格致余论》:“将行作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傅青主女科》认为:“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痛”。传统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实者主要在于寒凝 、血瘀、气滞及热壅,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 “不通则痛”;而虚者主要在于血虚以及气虚,致使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以致“不荣则痛”。现代医家认为痛经主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两虚及肾气亏虚等,徐莉莉[6]认为本病以寒凝血瘀型为多见,常见于青春期少女中。杨弋[7]认为肝病与痛经关系密切,肝郁气滞是主要病机。

原发性痛经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药,西医常用止痛剂或非甾类抗炎类药等治疗,均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大,无法根治。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法颇多,疗效确切,安全。如张立环[8]根据痛经症状及月经先后关系,采用辨证论治治疗,注重肝在月经调节中的作用,兼顾脾肾。王丽红[9]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协同作用较好,标本兼治,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蒋琦雯[10]采用中药外治方法治疗高校女生痛经,疗效好,方法简单。马凤君[11]采用针刺联合照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立竿见影。夏秀爱[12]针对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采用推拿治疗,疗效较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张晓[13]隔盐灸神阙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邓霞[14]运用耳穴压豆方法达到止痛效果,体现中医非药物治疗特色[14]。杨弋[7]联合拔罐止痛。郑惠平[15]联合穴位貼敷增加疗效等。其中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它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它通过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大量研究表明针灸可调理患者整个机体状态,产生一种综合的调理作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杨延婷[16]认为影响痛经针灸效应的因素主要有选穴、针灸方法、针灸与其他疗法的联用等。而针刺疗法与其他相应疗法产生了协同疗效,进而可以更好的提高疗效。张国玺等[17]认为不同电针频率干预后可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内阿片肽调节作用不同,针刺镇痛效应常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密切相关。不同的刺激量与疗效及得气关系密切,针刺治疗中对刺激量影响因素较多,如针刺角度深浅、电针频率、针具的规格、留针时间密切相关。

叶大智[18]论述针刺穴位进行使用的时候,频数 >10 的为16个,分别为:一是三阴交,二是关元,三是足三里,四是太冲,五是气海,六是合谷,七是次髎,八是地机,九是中级,十是血海,十一是肾俞,十二是归来,十三是水道,十四是脾俞,十五是肝俞,十六是阴陵泉。本研究针刺选穴: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地机,均有治疗痛经要穴。其中中脘位于前正中线,脐中上4寸,属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具有调节三焦的功能;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为任脉经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为全身强壮要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为阳明经之合穴,可补益气血;三阴交位于足部的三条阴经,也就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3寸,符合阴的特性,是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调理三经气血,通经止痛;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属足厥阴肝经,调控足厥阴肝经气血,可达疏肝行气止痛之效;地机属足太阴脾经,其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为脾经之郄穴,是本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之功。各穴合用及配伍以调理冲任、舒肝健脾,达到调经止痛的疗效。隔物温和灸选用红花、藿香和紫苏研磨调和而成。其中[19],红花功善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辛散温通,专入血分,《本草纲目》曰“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紫苏具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行气止吐功效;藿香具有化湿、解表、止呕功效,为芳香化湿要药,止呕逆重要药物,药理研究有解痉功效,缓解疼痛。艾绒气味芬芳,辛惹走窜,能有效改善穴位血管通透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止痛作用。《本草纲目》中描述艾叶为纯阳之品,可以取太阴真火,能回阳救逆[20-21],《千金方》认为:“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药物、艾绒配以关元、足三里、太冲穴位,更有效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调理冲任气血、暖胞脉之效。

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中医传统疗法”或“中医民间疗法”,具有“简、便、廉、验、效”的特点[22]。我院开展针刺结合隔物温和灸中医非药物技术多年,临床运用疗效明确。2015年起我院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在本地区基层医院进行适宜技术的推广,目前推广10家以上医院,促进基层医药事业发展,提高痛经治疗技术,得到患者肯定。

该项适宜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为:(1)利用新媒体:QQ群、微信群、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及时、有效、简便地传授最新的理论基础知识,加强多中心的相互交流学习,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诊疗规范。(2)编写防治手册:编写痛经的诊疗标准、防治及疑难病例介绍,提高基层医师的整体诊疗水平;建立“中医妇科”微信平台,定期发布最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知识,宣传科学防治措施,形成互动咨询服务网络。(3)建立考核标准:建立妇科及针灸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诊治、预防操作技能的考核标准,定期考核基层医师掌握情况。(4)培训与实践:对基层医师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及临床防治的培训。完成该项技术理论学习、操作方法及设备应用。并跟随培训基地医师进行临床诊疗工作,通过理论和操作考试,达到考核标准后方可回单位进行技术操作。

通过此次推广,共收集完成符合标准的病例300例,治愈187例,显效83例,有效25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98.3%。治疗前积分为(12.5±4.6)分,治疗后为(3.3±2.1)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治疗前积分为(6.3±1.6)分,治疗后为(1.8±0.5)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痊愈167例,显效85例,有效48例,无效0例。并通过多种形式推广于基层医院,建立和形成技术操作规范性文本,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完成本技术操作的课件视频制作,建立微信、QQ群,定期发布最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知识,宣传科学防治措施,形成互动咨询服务网络,加强多中心的相互交流学习,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诊疗规范。建立巡查员巡查制度,确保项目同质量的在各个医疗机构完成,培养30名以上基层医师,但仍缺乏统一技术筛选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23]。虽然该项技术疗效肯定,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因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疼痛的阈值不同等个体差异,所以疗效分析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痛经有效率改善高,仍有较多患者无法根治,再次痛经复发,故疗效仍需提高,需分析疗效差原因,更新操作技术、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复发率少的技术推广,进一步延长研究时间、增加样本量减少误差,更好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得到患者信任。

[参考文献]

[1] 宋云娥,徐放明,唐成林,等.原发性痛经患者关元穴艾灸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9):753-758.

[2] 吴仁定,张划代,林凌峰.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1):815.

[3] 谢幸,荀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62-36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5]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4-129.

[6] 徐莉莉.原发性痛经选穴基础的实验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09,21(10):74-76.

[7] 杨弋.逍遥散加减配合拔罐治疗青春期痛经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3,36(1):21-22.

[8] 张立环.《傅青主女科》痛经病辨证论治规律探析[J].西部中医药,2016,29(8):66-67.

[9] 王丽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疗效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9):80-81.

[10] 蒋琦雯.中药敷脐疗法对高校女生痛经的干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80-81.

[11] 马凤君.针刺结合腰骶部TDP照射治疗痛经患者34例[J].中国针灸,2017,37(4):433-434.

[12] 夏秀爱.浅谈推拿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26-27.

[13] 张晓.隔盐灸神阙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75-177.

[14] 邓霞.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0):955-957.

[15] 郑惠平.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33-34.

[16] 杨延婷.基于《中医针灸信息库》对针灸治疗痛经多因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4(34):815-819.

[17] 张国玺,葛子.電针深刺浅刺环跳穴对人自鼠镇痛及蓝斑内组化成分的影响田[J]. 针刺研究,1990,(3):203-205.

[18] 叶大智.试述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规律[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46-149.

[19] 雷载权.中药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0-206.

[20] 宁方力,徐平.艾叶为主内服配合外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8):786-787.

[21] 高树中.中医脐疗大全[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9:17.

[22] 马献中.三级综合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5):435-437.

[23] 陈淑慧,唐雪春,温泽淮,等.中医适宜技术临床研究方案优化的思路与方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10(1):119-122.

(收稿日期:2018-07-23)

猜你喜欢
原发性痛经针刺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扣击次穴和三阴交联合口服益母草颗粒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不同剂量益母草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舒尔经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评价
浅谈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