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的校园暴力防治

2019-04-25 00:32任丹丹代以平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韩国

任丹丹 代以平

摘   要:作为中小学校园安全与和谐的重要挑战,校园暴力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校园暴力防治工作关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韩国校园暴力频发,对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对此,韩国政府极其重视校园暴力防治工作,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主体,通过颁布法令、成立专门机构等一系列措施遏制了韩国校园暴力的势头,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要阵地、家庭和社会联动防治校园暴力的局面。

关键词:韩国;校园暴力;联动防治

校园暴力严重影响了在校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此,各国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政府和学校施加压力,要求采取措施防治和严厉打击校园暴力事件。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预防和干预校园暴力。例如,为有效预防校园暴力,新西兰先后颁布了《学习积极行为》《新西兰零校园欺凌框架》《预防和应对暴力:学校指南》等多项预防校园暴力的政策[1]。澳大利亚通过出台诸多法律并创设国家“反暴力行动日”为学校反暴力提供了理念与实践的双重支持[2]。韩国在校园暴力防治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校园暴力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果。2013年1月,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和政府部门人员参加了在韩国首尔举办的“校园暴力防治项目发展和应用国际研讨会”,该会议旨在分享和讨论各国在校园暴力防治项目应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韩国的Eoulim项目、美国的第二步(Second Step)项目、芬兰的KiVaKoulu项目以及新加坡的品格与公民教育(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项目得到各国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3]

一、韩国校园暴力防治历程

(一)第一阶段:初步构建校园暴力防治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社会各界呼吁学校与政府加强监管并出台相关政策对校园暴力加以防治,政府当局迫于社会压力开始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校园暴力事件。1995年,韩国教育部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发布了首个以政府为主导的旨在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事件的《校园暴力根治对策》。随后,又通过建立专门的政府组织机构、颁布校园暴力防治法律等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校园暴力防治体系。例如,2004年颁布的《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对该国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防治工作做出了清晰明确的界定,规定了校园暴力防治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学校、教师等责任主体的职责和义务,同时规定了对受害学生的保护措施与赔偿标准,以及针对暴力实施者的处置措施。同年年底,又成立了由多个政府部门和多个领域联合组成的校园暴力防治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的执行情况,确保该法得以切实贯彻,同时还对国内相关部门进行校园暴力防治指导。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校园暴力事件的恶化,也没有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工作起到显著的作用。韩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韩国从2004年颁布《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后,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并没有减少,反而以每年近10%的比例增加[4]。校园暴力呈现出的上升趋势表明韩国这一阶段的校园暴力防治效果一般,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第二阶段:政府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整顿力度

2012年,韩国校园暴力事件高达24709件,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遭受暴力的中小学生数量也上升至41368人[5]。为改变校园暴力防治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不到位的现状,韩国政府于2012年颁布了将校园暴力的防治责任明确到学校和教师个人的《杜绝校园暴力综合对策》,该对策规定了7项应对校园暴力的实践方针以及与之相关的85项具体对策[6],这对韩国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应对给予了较为详细的实践指导。通过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韩国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得到较大改善,韩国教育部对校园暴力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3年校园暴力受害者比例下降了5.9%[7]。然而,这些政策措施规定了学校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具體对策,却没有扩大学校在防治校园暴力时的自主权,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担心“矫枉过正”而受到学生家长和上级领导部门的问责,进而使得各种防治措施走向形式化,在实际的校园暴力防治过程中,暴力恶性事件仍屡禁不止[8]。2014年韩国校园暴力事件为19521件,同比增长10%,有近2.6万名学生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种类的校园暴力,占韩国中小学学生总数的3.8%[9]。韩国政府于2013年和2014年相继发布了由韩国总理室、教育部、未来创造科学部、法务部等20个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的《“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及《“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促进计划》[10]。这两部文件的出台是韩国政府继2012年的《杜绝校园暴力综合对策》后针对校园暴力的又一有力举措,政府旨在通过一系列校园安全法案的出台及校园暴力防治项目的推进,创造出以学校为主体,学生、家长及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型校园暴力防治机制,构建一个“零暴力”的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这一时期韩国校园暴力势头得到极大遏制。

(三)第三阶段:预防为主、多方合作

近几年来,韩国的校园暴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校园暴力形式多样化、低龄化和隐秘化,给校园暴力的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韩国社会将校园暴力事件的防治工作的重心放到了预防上,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青少年思想品质、发展人性教育、加强青少年网络管理的措施。2016年,政府发布《人性教育五年综合计划》,提出通过人性教育从根本上预防校园暴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韩国学术界对校园暴力的研究深入到了本质认识阶段。韩国教育研修院组织的2017年第二次学校暴力调查(参与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共360万名学生)发现,小学生的被害率及加害率为初中生和高中生的3倍以上,因此在学校教育初期,对学生加强以人性教育为基础的更为系统化的校园暴力预防教育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除此之外,随着儿童及青少年对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普遍使用,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隐秘多样。为此,韩国政府又适时推出了《2018年校园暴力预防教育推进方案》,从多种渠道加强校园暴力预防教育的强度。通过明确责任义务、完善校园暴力申告与调查体系,深入中小学开展预防校园暴力的课程与讲座,深化和完善人性教育,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系与合作,提出包括抵制暴力网络游戏在内的七大方针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率。

二、多方主体联动应对校园暴力

伴随着韩国校园暴力防治的发展历程,韩国学术界对其国内校园暴力频繁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并最终将其归因于个人品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同辈群体等多个方面。基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韩国政府、相关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校园暴力的防治措施和力度逐渐加强,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要阵地、家庭和社会各界联动防治校园暴力的“四位一体”格局。例如,韩国政府每年制定并发布防治校园暴力的政策文件,对国内的校园暴力防治工作进行统一规制和引导;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做好防治校园暴力的基层工作,充分发挥防治校园暴力的堡垒作用;家长积极参与校园暴力防治工作,增进与学校的联系,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众媒体利用舆论宣传和谐校园精神、校园暴力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基层社区则与学校联合开展反校园暴力相关宣传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一)政府主导校园暴力防治工作

韩国政府在防治校园暴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从20世纪末开始,韩国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且触目惊心。迫于社会压力,韩国政府从21世纪初将校园暴力防治工作放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每5年制定一次《关于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的五年基本规划》,确定各阶段校园暴力防治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目标、要求和方向,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校园暴力全民防治机制。自2004年颁布第一部《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以来,韩国政府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第一,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校园暴力防治工作,例如,教育部成立“青少年暴力预防小组”,各级政府和学校成立校園暴力对策委员会和校内防治暴力专项机构等;第二,明确并强化校园暴力防治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例如,韩国明确规定了地方学校的主要负责人“督学”来组织调查一年两次的校园暴力治理现状,相关机构则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和依据,制定下一步的校园暴力措施与对策。

(二)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暴力

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与有限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是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群体一般都处于青春期,身心还未发育成熟,他们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较低,同时缺乏法律意识,容易受到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误导,从而行差踏错,产生错误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和行为举动,这是校园暴力在中小学阶段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韩国社会各界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例如,时任韩国教育部长李周浩认为,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同情心和体贴他人的能力比任何防治校园暴力的政策都重要。韩国以品德教育方式杜绝校园暴力主要从以下三点展开。第一,推广适合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共感、沟通、解决矛盾等能力的项目,并将项目试用对象扩大,形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根据学生年级差异进行不同的情感认同教育,并通过树立榜样,挖掘与推广优秀事例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共感、沟通、情绪调节、解决矛盾等能力和自尊、预防学校暴力等意识。第二,推行语言文化改善措施,实施一系列提升语言文化的策略。例如,开展以学生会、年级会为主的倡导文明用语的活动,改善校园语言环境,减少校园语言暴力。第三,积极开展团队心理辅导活动,开发形式多样的,能够引起学生共感、反思的参与型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认知能力。

(三)改善家庭环境,增进家庭成员沟通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及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内部和外部环境、家庭人口组成与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等都对学生的品格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状态和变化都可能引发学生的诸多问题,从而成为校园暴力的诱因。例如,大多数韩国家庭的家长缺乏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的意识,对孩子的教育或是不管不顾,或是进行严厉的惩戒式教育。加之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最终使青少年产生对当前生活的抗拒心理和对暴力行为的认同与模仿思想。对此,韩国通过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开展亲子沟通活动、指导家长的教育方式、倡导良好的家风等措施来教导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状态。例如,为提升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家风,韩国开展了很多增进代际理解、解决家庭矛盾的项目。通过影像资料、案例教学、互动活动等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深层次沟通,从而优化家庭教育,改善家风。

(四)将学校作为防治校园暴力的主要阵地

学校是青少年进行学习和与同辈群体展开社会交际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境之一,也是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发生地和防治校园暴力的关键性机构。学校的校园暴力应对机制、教育和管理方式、治安管理水平、校园文化、校风校纪、教师的专业水平、同辈群体等校园生态环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和校园暴力事件的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亚洲国家广泛采用的层级制传统权威教育方式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产生校园师生冲突的重要原因;学校各年级之间的冲突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一大因素;教师缺乏专业、有效的处理方式也使其在防治校园暴力中难有作为;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的欠缺,以及对学生安全与道德教育的不足也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

鉴于此,韩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建立机构、开展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校内部防控机制,对学校暴力频发的校园进行重点整治。从2012年开始,韩国政府就将校园暴力的防治重点转移到了学校内部,建立了“以学校为中心、全民共同防治校园暴力”的防治网络,该网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在校园暴力预防方面,强调提高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识,增强校园暴力防治意识。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预防教育,开设预防校园暴力的相关课程或讲座,举办以Eoulim项目为核心的体验活动,细化教导主任、班主任等责任主体的职责范围,倡导优良语言环境的良好风尚,完善学生生活指导及心理辅导,树立德行品质榜样等措施来增强学生的校园暴力防范意识。第二,在校园暴力事件的应对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应对策略。例如,中小学在校内设立专门受理校园暴力的部门,提供多种匿名举报方式,鼓励举报校园暴力事件;校园暴力发生后,校长及自治委员会等责任主体必须主动采取行动,对受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对其采取保护措施,同时对加害学生进行教育并加以适当惩戒。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净化网络媒体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持久的、隐性的。青少年所处的生活环境将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不良青年打架斗殴、不规范娱乐场所集中、网络媒体不良文化的渗透等社会不正之风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沾染不良社会习气,影响和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秩序,是造成校园暴力的又一因素。近几年来,虚拟网络、电子游戏等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流行,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其价值观在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容易扭曲。对此,韩国社会普遍响应政府号召,社会组织、大众媒体共同致力于净化社会环境:一是社会组织开发校园暴力防治项目,向学校、家长和学生推出防治校园暴力的教育节目,包括如何避免校园暴力,受到校园暴力如何应对,家长如何了解孩子的想法等;二是大众媒体避免或淡化对暴力等文化的宣传,积极弘扬优秀美德,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韩国对校园暴力的应对处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要阵地、家庭和社会联动防治校园暴力的格局。从校园暴力的预防到校园暴力发生過程中的处置,再到校园暴力发生后的救助处理,形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校园暴力防治制度体系。在校园暴力预防方面,一是通过法律明确界定校园暴力的内涵与外延,认识校园暴力对学生造成的身心伤害,并对不同的校园暴力手段进行分析;二是落实多方主体的责任。校园暴力的预防工作是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主体的分工与合作中共同推进的,教职工、学生、家长等在校园暴力问题中既可能是杜绝暴力的“卫士”,也可能是纵容暴力的“帮凶”。因此,只有落实多方主体在校园暴力预防工作中的责任,才能真正实现校园暴力的预防。在校园暴力事件的应对方面,除了完善校园暴力问题的应对程序,使校园暴力在萌芽之时便能够得到关注,形成系统的校园暴力应对体系[11],还要明确对于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处置方式和力度。

注释:

①本文援引韩国2012年修订的《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中的校园暴力概念,该法将校园暴力界定为: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对象实施的伤害、暴行、监禁、胁迫、绑架或诱拐、损毁名誉、亵渎、恐吓、抢夺、强制做事、性侵害、欺凌、网络欺凌、利用信息通信发布猥亵言论或暴力言论等致使学生身体、精神或财产受到损害的行为。从法律对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中可以发现韩国的校园暴力概念具有广义特征,包含了校园欺凌、网络欺凌、恐吓胁迫等诸多形式。

参考文献:

[1][11]李睿,俞凌云,马早明.打造零欺凌校园:新西兰预防校园欺凌政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8(05):68-75.

[2]马早明,俞凌云.澳大利亚校园反欺凌:学校治理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05-112.

[3]宋庆清.韩国举办研讨会关注校园欺凌现象[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05):75-76.

[4][EB/OL].http://oneclick.law.go.kr/CSP/FlDownload.laf?flSeq=321043,2012-02-06.

[5]吕君,韩大东.韩国青少年校园暴力情况及相关政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6(05):16-20.

[6]陶建国.韩国校园暴力立法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3):58.

[7][10]吕君.韩国《“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01):88.

[8][EB/OL].http://www.doran-doran.go.kr/?module=file&act=procFile-Download& file_srl=1172748&sid=8883150a683fc04f20d010e51cb5a 347,2014-12-15.

[9][EB/OL].http://if-blog. tistory.com/5186,2015-06-29.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王亭亭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韩国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从中美校园暴力案件报道出发思考相关法律问题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