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步桥
摘要:伙伴学习是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围绕教学各要素之间关系,充分调动教学主导与学习主体的角色意识,旨在解决学习的实践问题,提高学习品质的一种开放、自主、多元的学习样态。当前课堂教学中“伙伴学习”的方式改变了旧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伙伴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溯源及哲学思考,能够进一步厘清其现实意义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伙伴学习;伙伴文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A-0085-0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1]人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合作,主动彼此靠近,形成伙伴团队,让经济、国家机器得以持续运转。团队与团队需要合作,国家与国家也需要合作。伙伴之间互相支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与清华大学学生的一次讨论中,曾语重心长地说:“不论今后你们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工作并要学会与人合作。”当下的时代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世界,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只有携手共进,才能持续发展。具有社会性的人,往往在群体演化中不断拥有新的意义。每一个独立的人组成群体、形成伙伴既是一种情感的需要,也是集体智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概念的起源及发展
(一)“伙伴”的起源
“伙伴”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叶宪祖的《鸾鎞记·挫权》。元魏时军人以十人为火,共灶炊食,故称同火为“火伴”,后引申为同伴,后来多写作“伙伴”。在南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曾写道:“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后来“伙伴”的内涵逐渐扩大、固定,通常指一些具有共同情感、从事相同事情的人的分类。
1.生存条件催生伙伴关系。在共同期待的指引下,伙伴的建立既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当原始人在面对强大的猛兽时,自发形成的伙伴群体,用火把和石块共同驱赶猛兽,保护种族群体安全和领地的归属的行为,正是一种最为原始的伙伴期待和伙伴结构。
2.时代的发展丰富伙伴角色。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迈入文明社会,社会问题不再是简单的生存问题,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将面对更为严峻的时代危机,例如:全球变暖、金融危机、政治动荡、国际形势重组等诸多问题,人类个体的力量无法独立应对,群体的力量逐渐壮大,逐渐提升。在此基础上,人类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世界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不断涌现。国家的个别力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显得势单力薄,“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约”等区域共同体不断联合,成为伙伴共同体。
3.共同期待建立伙伴体系。建立伙伴交往在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性的学习型组织。麻省理工学院佛瑞斯特教授认为,“组织”能够形成要通过“制度”和“控制”,目的也不仅仅停留在“更努力地工作上”。彼得·圣吉认为一个團体应该“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发挥伙伴内在的“思维能力”。在共同目标、共同准则引领下,伙伴逐渐演变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二)“伙伴学习”的概念演变及发展
“伙伴”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地凸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各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逐渐被“学生成长的参与者”取代,纯粹的“知识学习”逐渐转向复杂而深刻的“过程式学习”。师生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催生了相应的发展内驱力。
1.伙伴学习的内涵与辨析
伙伴学习是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围绕教学各要素之间关系,充分调动教学主导与学习主体的角色意识,旨在解决学习的实践问题,提高学习品质的一种开放、自主、多元的学习样态。它在教学实践中有多种表现的方式,例如:分享式伙伴学习、游戏式伙伴学习、涂鸦式伙伴学习、报告式伙伴学习、任务式伙伴学习、问题式伙伴学习等。它以“合作”为基础,以“群体”为单位,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其主要特征为:
(1)常态、自主的学习方式。在现代社会,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增多,视野得到了扩展,但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教师可以调动不同的知识来源,让学生伙伴成为“小先生”,助力同伴发展。区别于固定的小组和群体,动态形成的“伙伴”,其活动的范围既可以是空间上的(课堂中、学校里、田野中、社会中),也可以是时间上的(课内和课外);学习内容上,既可以是学科性的学习,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学习;在组织上,既可以是一个班级的伙伴,也可以是社团……“伙伴”的形成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学科”的边界,拓宽了学习的边界,让学习变得更“常态”“自主”。
(2)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学以致用”的工具观与“学以成人”的道德观在现代教育中需要融合。以伙伴为团体,为了共同的任务,经历亲手实践、探究交流的过程,达到平等互助、彼此欣赏、相互协调、共同成长之目的。学生在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倾听、表达、交际、合作能力不断得到培养。
(3)注重情感交流。因为相同的价值取向和愿景,伙伴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有温度的,如果说形式上的合作和联系指向的是具体“问题”的解决,那伙伴学习便是解决问题的“常态”,使成员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分享等情感联系让“伙伴”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2.伙伴学习的历史溯源
对于“伙伴学习”的认识和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初期的“伙伴学习”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系统,只言片语的“伙伴理想”与“教育灵感”相结合引发了伙伴学习概念的萌芽。随着时代的发展,“伙伴学习”是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碰撞的产物,是个体世界和他人世界融合的有机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初期的伙伴学习是自发的,内在的,不外显的。先秦的学者们将这种学习的方式写进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并流传至今。
(1)先秦:“伙伴学习”的萌芽
先秦,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诸子百家从各个角度解读教育、实践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不愤不启”的教育方式都是其在新时代中的体现。孔子创办私学,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但他并没有故步自封,他提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希望弟子们能够在伙伴学习的过程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所言的“三人”正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伙伴,他们的“行”也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行为。孔子认为能够“同行”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成为老师,互相学习长处规避短处。孔子提倡的“伙伴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行为,充满着人性的自觉。
《学记》继承了先人重视伙伴学习的传统,它将伙伴学习说得更为直接:“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伙伴是人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只有共同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弥补自身的缺憾,并获得更多知识。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人物,在同一时代的西方,“伙伴学习”的思想也在萌芽。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他指出要从他人的身上汲取智慧,让自己不受蒙蔽。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即人无法脱离社会和群体而存在。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伙伴”萌芽,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在同一时期关注到了人类本身这一群体,认识到了个体智慧的局限性,开始发现“伙伴”的价值和影响。纵观先秦的“伙伴学习”的思想萌芽和教育灵感,无论是自发的内省式学习还是督促式的伙伴融合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都是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中国教育的文化场。
(2)宋元:“伙伴意识”的深化
宋元时期“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质彬彬矣”,在三百多年的宋史中,书院达到720所之多,宋代书院的各项制度与教育学术相结合,从而形成超越前代、活力无限的教育体系。
书院和官学不同,它提倡学习伙伴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和宣扬。它继承了儒学“礼、乐、射、驭、书、数”的全面教学,倡导学习伙伴的多元选择。其讲学内容广泛,并且经常有讲会和会讲等活动。宋代有自由讲学之风,讨论、辩论活动增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习方法的改变,增强了其独立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大家朱熹还提倡自由争辩,相互讨论的学术氛围。书院正是“伙伴”意识的一种实践和探索,如果说先秦诸子的伙伴意识还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个人期许,那么宋元的书院办学正是将这种“伙伴”思维变成了一种“伙伴”的群体性行为,是人的“群体性”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是集体智慧的新尝试。
(3)近代:“伙伴个体”的发掘
“伙伴”的本质主体是人,“教育伙伴”的主体是学习者。作为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爱伦·凯就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1900年便预言:“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这里的“儿童”便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者”。美国教育家,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约翰·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在杜威看来,“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他拓宽了对于“学习伙伴”的界定,将“活动”“教师”“经验”引入新的教育思想中,夸美纽斯、卢梭、杜威、皮亚杰、蒙台梭利等人都把人作為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阵地和依靠。
鲁迅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上发表的《我们怎样做父亲》中这样写道:“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抨击了中国传统教育忽视教育主体、忽视学习者本身。胡适在继承杜威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国情,在新旧思想交替过程中致力于引发中国人的“人性觉醒”。伙伴个体的发掘是伙伴群体的形成并壮大的重要基础。
关注人,关注全面发展的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影响人,理解同伴,理解人性,加强人的伙伴建设,形成强有力的伙伴群体,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手段,也是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其实关于“人”的哲学探究同孔孟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并不断影响着人类教育的发展。
二、伙伴学习的现实意义
如今,丰富而多样的现代“互动式”学习已逐步取代单向的知识传输。它在打破了课堂沉闷气氛的同时,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转变为“我要学”“我乐学”的主动。但固化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互动式学习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系列问题,进而限制了现代教育的实践。
(一)应对问题,探寻教学新途径
在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分组单一、过程随意,合作学习无目标、无组织,学生思维无序的现象经常出现。部分老师重结果,轻过程;重答案,轻思维;重告知,轻体验;重自我,轻分享。合作的“模式化”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简单化”的借口。教师、学生、课程作为课堂的三要素,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失衡的状态,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偏重任何一方,课堂质量就会被淡化。学习的快乐、知识的充盈、生成的喜悦均无法有效地达成,教育的幸福感也大大降低了。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心态、教学要素、教育环境的综合结果。在和谐“对话”中实现教学生态的建设,更需要情感价值的联系,形成共生共长的伙伴意识。
“伙伴学习”的课堂,是围绕学习主体,指向学习“真”情境的理念回归与发展。首先,伙伴学习的课堂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将学生参与、选择、表达、质疑的权利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人在课中央”。其次,伙伴学习的课堂拓宽了课堂知识的来源,从单一知识学习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知识的获得变成能力的提升,让课堂成全成长。再次,伙伴学习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交往合作为组织方式,努力创造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它更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自主发展、合作交流、创新实践,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分工协作等综合素养。
(二)指向主体,强化学习权利
其一,参与的权利。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没有了学生,课堂便缺失存在的意义。只有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才能有血有肉,充满生命的活力。伙伴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自行分工,在团体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内向的孩子,喜欢安静地聆听,那么他拥有参与聆听的自由;外向的孩子,或许拥有领导的欲望,那么他拥有参与管理的权利……我们的课堂需要将参与的权利交给孩子,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和潜能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需要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吸引孩子。
其二,表达的权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七彩的世界”。这一诗意的表达提醒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内生长起来的孩子们拥有丰富而个性的认知。让每个孩子都能表达出他们对学习、对世界的认识,是尊重儿童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多数孩子具有较强的表达愿望,他们的思维也很活跃,伙伴学习的课堂给予孩子们更充分的表达权利:一方面通过表达促进学生的参与,特别是思维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学会清晰地、有条理地进行交流。
其三,质疑的权利。“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学习应做到不唯书、不唯师。有的孩子怯于质疑,少有创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允许质疑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孩子们主动质疑,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观念的重塑与形成。伙伴学习的课堂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带着旧的问题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在不断质疑中形成探索的习惯,感受探索成功的乐趣。
其四,选择的权利。选择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当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呼唤和回归,强调真正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改善是决定性的一项工作。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主体的回归。在一项针对学生最喜欢课程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选课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是多元的。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的学生是长期的习惯,有的学生是和好朋友商量之后的结果……虽然选择有差异,但选择时的快乐是普遍的。学生们在自主判断、选择之后,体会到获得尊重后的自我认同。在伙伴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伙伴、选择伙伴活动的方式、选择承担的任务等“放权”行为充分肯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肯定需要教师具有强大的把控能力和预先设定的能力。如果教师无法面对学生自由选择后可能出现的局面,必须要慎重考虑是否需要重新设定选项。教师的“放手”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精心设计与准备后的给学生提供更自由的空间。实际上,适时恰当地“放”甚至能起到比“收”更好的效果。伙伴式学习主要指向的是学生在过程中的‘学,它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差异大的问题。”[2]发现差异,平衡差异,认同差异才能让课堂持续充满生命。
伙伴学习,就是尊重儿童差异。让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聆听,拥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让严谨认真、勤勤恳恳的学生展现思维的缜密,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让善于观察的学生发现观察的乐趣;让善于分析的学生條理清晰地讲述;让善于领导的学生承担组织和管理工作……学生们各司其职,让学习真正发生,就是一种学习权利的真正落实。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找寻学习的位置;在班级管理中,让每个成员各有岗位;在学校管理中,让每位教师各有专长。
三、伙伴学习的发展前景
伙伴互联,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存在方式。在伙伴学习中,每一个学生只有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有效合作,才能保证自己学习目的得以实现。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互赖、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过程。平等和合作便成了两个相互促进的因素,共同推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平等与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社会能力的锻炼培养自然地融为一体,使“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素养。
仔细思考不难发现,伙伴学习的过程正是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的过程。伙伴学习以“平等”“合作”“发展”为基本思想。平等,是伙伴学习产生的思想动力,是学习得以真正发生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享有平等的参与课堂的机会,平等的合作关系,平等的发言机会和平等的成功机会。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所以,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平等的交流。我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发现:“学校教育中伙伴文化并未建构伙伴教育情境”[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需进一步打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文化,这对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及培养有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公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人都是一样的,人人都能成才”[4],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适合的土壤和环境。伙伴学习并不是学习的“万能钥匙”,它可能无法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也不代表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的状态。在开展伙伴学习的过程中,一个既定的伙伴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集体,同质化程度过高,因此我们要注意伙伴成员的构成,根据任务的需要灵活地组织。还应注意由于较多地强调共同体的意识,导致共同体的边界渗透性不好,不同共同体有时较难对话。当然,在伙伴学习时较多地强化责任分享,导致学生的认识“去私人化”,群体思维往往抑制个体的一些新概念和新想法。但是,伙伴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群体一员的学生学习的需要。它是一种更为开放、自主、多元的学习方式。在伙伴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习者能够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得到集体的助力;个人的发展反过来也能使集体不断壮大。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伙伴学习的同时,应注意保留孩子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深度学习的时间[5]。
参考文献:
[1]陈馨.7号教室:基于数据研究的教师伙伴研修基地[J].江苏教育研究, 2018(9):24-26.
[2]周玉华.“伙伴式学习”:全纳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育研究, 2017(4):82-83.
[3]杨娟.伙伴的教育魅力——“适合的教育”方式探究[J].江苏教育, 2018(10):74-76.
[4]顾明远.教师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N].中国教师报, 2016-11-16(15).
[5]王洪波.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6(11):106-107.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