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张迎新 朱燕芳 通讯员 张笑伟
2018年以来,新一届漯河市委、市政府立足实事、创新举措、扎实推行城建交通工程、重点项目和服务企业3个周例会工作机制,目前已召开130余次周例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杂症”300余个。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对漯河市这一典型做法给予了的充分肯定。
由河南省漯河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百城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的城建交通周例会,针对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召开60次城建交通工程周例会,有效解决了160余个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城容市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得到全面提升。
“要想富,先修路。”路桥建设历来是城市向前发展的基石,漯河市自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后,要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路桥建设是其首要任务和必然选择。但由于一些建设项目受到征地拆迁、资金、手续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2013年,漯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太白山路桥梁建设工程,跨越两河、连通三区,太白山路沙河桥、澧河桥是太白山路这条道路的重要节点,建成后可以完善市区路网结构、方便市民出行。同年9月,太白山路沙河桥、澧河桥开工建设,计划2014年12月竣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拆迁征地、设计变更、桥下措施等问题,致使工程迟迟不能完工。在2018年4月11日的第11次城建交通工程周例会上,专门就沙河桥桥梁工程水下措施费用增加以及澧河桥因设计变更导致的预算增加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反复讨论,议定沙河桥桥梁工程水下措施费增加部分按照程序由财政部门审核后作为追加费用,澧河桥的预算增加部分,由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中标施工单位签订补充合同后,西城区管委会纳入工程资金预算,市财政据此进行审核。至此,太白山路沙河桥、澧河桥因为设计方案变更遗留下来的问题得到解决,5月1日,沙河桥建成通车,澧河桥北引道挡墙全部完成。
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托城建交通工程周例会制度,全方位动态梳理问题关节,集中协调,责任明确到个人,公开监督,跟踪督办,这些历史旧账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解决,彰显了政府对历史负责、对群众负责的决心和担当。
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由于资金数额较大,财政时常拨付不及时,影响工程进度。6月7日,漯河市政府副市长徐汇川以现场办公形式主持召开第19次城建交通工程周例会,就太白山路澧河桥建设资金作出决定:“为保证太白山路澧河桥施工进度,西城区要在6月底前分两次共筹措1000万元资金拨付项目单位,确保澧河桥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得益于城建交通工程例会的有力支持,太白山路沙河桥、澧河桥建设顺利进行,10月底全线建成通车。
雨污分流工程是漯河市水环境治理的核心之一,实施雨污分流后,一方面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率,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污水对河道的污染。2018年,漯河市启动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市区共安排雨污分流改造项目23项工程,总投资约3.4亿。雨污分流属于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牵涉破路、管线迁移、绿化移植、构筑物征拆等问题,需要在规划、城管、园林、电力、通讯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费时费力。为解决这一问题,第15次城建交通周例会专门做出要求,市城管局、规划局等部门要根据项目实际,做好绿化移植工作,加大征拆力度,简化手续办理,压缩办事时限,为工程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雨污分流工程实际改造道路较多,每条道路受年限、技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现有的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作复杂繁琐,迟迟没有进展。问题提交城建交通周例会后,漯河市委、市政府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领导多次组织专家研讨论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道路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变更。在第19次城建交通周例会上,确定了松江路(泰山路-舟山路)段新的设计方案,南环路雨污分流工程因为距离石油管道过近,影响施工,被列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8年重点建设任务,邙山路段进行雨污分流工程的同时也要改造破损严重的人行道。经过数次现场踏勘,在第27次城建交通周例会上,决定将南环路大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变更为先在道路南侧铺设排水管道,北侧排水管道待南环路改造时一并实施。
经过城建交通周例会持续的跟踪督办,各方积极配合,不解决、不放过,施工路段内园林绿化移植问题,均已和市城管局对接协调解决完毕;规划手续问题,全部项目均与市规划局对接完成,顺利办理了规划手续;淞江路、南环大排水、邙山路设计方案问题,正在按照新的方案组织施工。这些问题的解决极大地保证了工程进度,截至目前,23项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沙北区、铁东区的7项已完工,4项正在收尾。双龙区10项改造工程因前期多次进行方案优化论证,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完工的工程已初步发挥它的效用,2018年8月份的频繁降雨、台风“温比亚”期间的暴雨,都没有让这些工程所在的地方出现内涝现象。相信雨污分流工程全部完成后,漯河市将会变得水碧天蓝、靓丽鲜活。
2007年12月,漯河市组建了漯河市天阳供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京广铁路以东、沙河以北区域内30年的城市集中供热的建设、经营和管理。2017年,市政府又和华电公司达成协议,由华电公司负责源汇区域内集中供热。2018年,城市集中供热成为漯河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10项承诺之一,15项集中供热工程总投资5.5亿元,包括管网建设和供热设施改造等,工程建成后,可新增供热面积97万平方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样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却先后遇到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分配、特许经营权和建设手续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牵涉到多个单位,解决起来难度大,工程一再停滞不前。
漯河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座没有明确通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来解决集中供热建设资金的地市,导致其后续建设资金不足,直接影响了供热企业的积极性。城建交通周例会第11次会议就此问题特别要求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住建、规划、发改、城投等部门,提出现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热力的分配比例。目前这一问题正在制定具体划转程序和办法。
由于漯河市供暖行业主管部门未能和供暖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华电漯河公司供热项目的可研内审和立项无法按时进行,严重影响了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城建交通周例会第11次会议对此做出明确要求,市城管局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组织起草并与华电公司签订供热特许经营协议,及时上报事项进程,跟踪到完成为止。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还需要综合考虑地上地下管网布局,需要破路、占绿、交通管制等,手续办理繁琐、费时较多。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在第15次城建交通周例会上,专门针对包括集中供热在内的市政工程项目的绿化移植、构筑物征拆、管线迁移和规划审核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要求有关部门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服务工程建设,要简化手续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限,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经过城建交通周例会的反复调节和监督,目前集中供热工程进展顺利,供热管网建设已完成30公里,建成换热站16座,新增供热面积98.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省定工作目标,另外还有4条道路管网工程及3座换热站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通过实施“3个周例会”制度,漯河全市上下在破解难题中,扎实有效地解决了城市道路、城市环境、市政基础设施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既彰显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8年7月发布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显示,漯河已成为河南省最宜居、幸福感最强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