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如
(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病区,江苏 宿迁 223800)
眩晕指人体平衡系统失衡产生的运动性错觉或自身运动性幻觉,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男女发病率分别为39%与57%。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产生的眩晕,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眩晕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我科对在我院就诊的4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年龄(66.7±14.6)岁,合并高血压23例,高血脂17例,糖尿病10例。上患者均经临床症状、经颅彩色多普勒、影像检查等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排除前庭周围性疾病性眩晕、精神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贫血与青光眼等内科疾病引起的眩晕,神经系统性疾病,如急性脑梗死、肿瘤、感染引起的眩晕。
患者予以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原发病等治疗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突然发病,因头晕、眩晕、呕吐等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接诊患者后对其进行心理安慰,主动关心,避免其情绪激动;讲解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焦虑心理反应;病房环境保持安静。2.安全护理:急性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头颈部转动;患者在搽浴、进食、行走时做好监护,防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3.用药护理:严格按医嘱给药,对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需查看皮肤有无瘀斑、瘀点,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等症状。4.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疾病康复,如仰卧位眼球向上注视,依次上下左右转动眼球,直至眩晕症状消失;眼睛由近至远注视自己手指;坐位、站位耸肩、转肩、传球、转身练习;睁眼、闭眼室内行走、上下台阶等练习。5.饮食指导:清淡、低脂、低盐、低糖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呕吐时预防呕吐物窒息,及时清除呕吐物。6.有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疾病,以降低或消除后循环缺血眩晕的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疗效判标准[2]:显效为治疗护理后5天内眩晕症状消失,无复发;有效为治疗护理后10天内眩晕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无复发;无效为治疗护理后10天内眩晕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评分大于50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分值越高症状越重。
42例患者中,显效27例,显效率为64.28%,有效14例,有效率33.33%,无效1例,无效率为2.38%。
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s)
表1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s)
组别 例数 SAS SDS干预前 42 51.39±12.5 52.34±13.08干预后 42 34.17±9.34 35.29±9.38 t 5.627 6.542 P 0.011 0.005
后循环指椎动脉、基底动、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构成的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包括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后循环梗死。其病因多为血管狭窄、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与致死率高等特点[3]。后循环缺血主要症状有眩晕、头昏、头晕、头痛、头胀、耳鸣、耳胀等,其中60%患者首次症状表现为眩晕[4]。眩晕导致患者患者头昏、呕吐、行走不稳、步态失调、晕厥,增加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机率,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加大。后循环缺血治疗治疗效果因素较多,除严格按医嘱服药外,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如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康复功能锻炼等,对于疾病康复亦具有促进作用。
眩晕导致的不适症状以及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常规护理注重疾病本身护理,与患者交流较少,对患者的心理、环境等疾病预后影响因素关注不够,无法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影响护理效果。本组42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显效率为64.28%,有效率33.33%,SAS评分与SDS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同样张平[5]对颈性眩晕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达88.9%,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4.3%;孙欢地[6]对老年眩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 )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综合护理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生活环境、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功能锻炼可以加快疾病的康复,故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疾病预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反应,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制定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