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在学科素养的视域下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考查趋于明朗,彰显出考生在复杂情景中利用学科知识之间跨越式的联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引领学生进行不同知识间的整合也就成为当务之急。现以《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为例做一次有益的尝试,以期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些许指导和帮助。
我们知道,“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我们通常的切入往往是通过“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对比分析来实现的。这样做的确能让考生知道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但这也只是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考生除了掌握对比分析外,还应尝试从知识间的联系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这其实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比如,人的一生中,人的根本性质就没有发生变化,这当然是相对于时间(人的一生)这一条件来说的,因此这是暂时的;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这其实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看,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比如,正在上课的学生相对于空间(教室里的黑板)这一条件来说位置就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这也是暂时的。我们不难看出,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与静止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所以我们也容易得出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这一结论,因此,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例都能很好地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比如,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绝对运动),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相对静止)。第6年雨水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长到30米高(绝对运动)。再如,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我国的成语、俗语、古诗词中有很多表述都能说明这一问题。比如,出自《吕氏春秋·尽数》的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再如,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意指人的一生少年时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
哲学上所说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就其具体形式而言是多种多样的。有物理性质的运动,如物体的位移;有化学性质的运动,如铁钉生锈;有生命有机体的运动,如人的一生等。而且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如何理解呢?打开这一结论的钥匙首先就是哲学上的物质,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是我们从万事万物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出他们共同的属性就是客观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可知性即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面包和我们头脑中想象出的面包是不一样的,前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后者则是人的主观想象,属于客观存在。
哲学上的物质是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的属性,相对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哲学上的“物质”则既不能被创造、改变,也不能被消灭,它是永恒的。运动则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也就是说物质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得以存在。因此物质的永恒存在性就要求运动必须是永恒的。因此运动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事物只要在时空上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就绝对存在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因此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推动事物的运动必定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比如,密度流是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地中海蒸发量大,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而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大,水面降低,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面比地中海高。因此,大西洋水面较高与地中海水面较低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使得大西洋表层海水会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底层海水会从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绝对运动);另一方面,同一是对立面之间的同一,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第一,只有处在一定具体时空的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才会有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二,矛盾的同一性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也就使事物呈现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即哲学上的静止。比如,海水中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这种同一性就使得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相对静止)。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认识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认识的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实践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通过实践可以把主观认识和结果加以对照的过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要明确哲学上的认识,我们就要先从意识说起。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意识可以分为主动意识和被动意识。比如,我们看见花朵盛开的时候,就想知道它是什么味道的,就是主动意识。再比如,我们学生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的上课,可是外面突然打了一个雷,这里学生对雷的反映就是被动的意识。认识则是主动的意识,因此,认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动反映。
我们的认识有的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即感性认识;有的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即理性认识。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在哲学上我们把正确的理性认识称为真理,错误的理性认识称为谬误。因此,在我们教材中对真理含义的界定也是从正确的理性认识的角度阐释的,即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我们知道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因此,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自然就是针对它的客观内容来说的。客观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联系具有条件性,而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此真理就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特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不能相互包含和混淆。客观事物又处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因此真理的内容也将随着实践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即真理具有具体性,这一过程也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我们可将这一过程描述成:人们过去对真理的认识是A,现在是A+,未来是A++。这一过程就清晰地展现出真理不会被推翻,而是真理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到这里我们就可将上面认识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可以用下图表示: